[心得] 对打时至少该有十招

楼主: kuwawa (庫瓦瓦)   2004-12-13 09:17:11
虽说 "千招会, 不如一招精" "随敌变化, 无招胜有招"
白话点: 以一个中心思想, 变化出千招万招.
然后 在阶段性而言, 仍然必须 经历背招, 练招, 用招的过程.
在一次对打中, 初步目标, 我觉得应该能随敌人用出十招.
主要的诉求和目的是,
当你能用出十招时, 敌人就得防备十种状况, 注意力就会分散,
攻击也会比较谨慎, 甚至放不开, 也就是攻击频率和强度都会下降,
当然我方防守的负担也就减轻了.
简单举例来说, 在对敌时, 如果你能
用前脚踢脚胫, 腰腹,(2) 也能用后脚踢脚胫, 腰腹, 再加上头部,(3)
前手可以勾带敌手, 然后后手打(1), 但前手也能直接打出抖劲, 圈扫,(2)
可以前进连攻, 也能后退反击, 也能斜进攻敌后,(3) , (以上共十一招,
不过以模式而言, 也可以说只有五~六招)
跟你只会前手打抖劲, 圈扫, 后脚踢脚胫, 腰腹,
两种情况下敌手在防守上的负担真的差太多了.
因为他只要防这几招, 所以他可以将所有防守感觉放在你出这几招时
的任何最小预兆, 所以最后可能连你这几招都会打不到对方.
然后你可能会用的招式多时, 他得将注意力分散到更多可能性上,
相对地对每一招的警觉度也会变低.
也因此, 当能使出的招式变多时, 也许你每一招并没有做得比原来好,
但因为对方备多力分, 你原本不能得手的招式, 也会变得可以成功.
其实这在所有的竞技比赛都是一样的, 所以投手的球路要多, 打者也要
练习多种球路, 篮球员不能只会卖高灌篮, 要会长射, 会传球.
如果有看过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 第29~30集里面流川枫对泽北荣治
的情节有很精采的表达. 而对国术而言, 我建议的初步目标是能使出
十招.
接下来就要检视, 为什么套路中学了那么多招, 和敌人面对面时, 我却只能固定
地用那几招?
通常是因为身形和气息不够内聚, 而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角度, 使得某些
动作出力很顺, 某些动作要做时却得有很明显的重心转换, 摇晃, 或是摆动,
所以做出来时对方马上知道了, 甚至自己也不敢用.
所以, 先将能用出十招做为自己的目标, 然后去检视身形, 用力习惯的
根本问题, 然后在自己练习套路时更仔细的注意,
那么在 "体", "用", "表演" 等方面, 都可以向前迈进一大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