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Golf 看板 #1DdyzeVy ]
作者: ashin1069 () 看板: Golf
曾雅妮的泪水
2011-04-09 03:48 |回响:0|点阅:580
纳比斯科大赛卫冕失利,让高尔夫球后曾雅妮当众落泪。妮妮很爱哭,但她从小至今,
都是为了明确的目标而哭,她在小学五年级就决定勇敢做自己,才会有今日的成就。这位
二十二岁球后的泪水,对于台湾教育现状、家长心态都有重要启发,以妮妮为榜样的年轻
人更可见贤思齐。
在升学主义挂帅的台湾,很难想像一个十二岁就决定“当PRO,把高尔夫球当工作”
的小女孩,会得到周遭环境的高度祝福。就此而言,曾雅妮无疑是幸运的,父母、教练以
及旅美学者的大力支持,让她得以发挥天分与努力,一步步登上世界球后宝座。
但与其说妮妮比其他年轻人幸运,不如说妮妮更早认识自己,更早朝自己设定的目标坚
定前进,才可能走上对自己负责的人生道路。
曾雅妮日前接受本报“民国一百,当代风华─把台湾推向世界的精彩人物”专题独家专
访时,大方承认自己非常爱哭。早在六、七岁第一次打比赛时,就因为把球打进沙坑而嚎
啕大哭,当时她已经爱上在球场畅快挥杆的感觉,但还不会打沙坑球,因此在碰到挫折时
情急掉泪。
因为知道自己“为何而哭”,妮妮才能不断克服挑战。她喜欢跟别人“拼球”,虽然输
了都是老爸付钱,但她可以连续四十五洞不休息,打得连教练都吃不消,显示她非常清楚
自己的人生热情所在;她更了解自己“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不服输个性,才有可能在
球场上打败任何比她更强的人,因此当父亲问她“妳要读书还是打球”时,她在十二岁就
给了明确而不打折扣的答案。
而各界盛赞曾雅妮之际,可曾进一步深思:当妮妮在球场上为了自己的既定目标而落泪
时,多数学生却是在无止尽的功课与才艺补习中茫然落泪;当妮妮的父母尊重并支持其国
小五年级的人生抉择时,多数家长却是到了高中、大学仍不信任孩子的人生方向;教改推
了这么多年,我们的教育体系究竟是鼓励更多年轻人做曾雅妮、吴宝春、吴季刚,还是让
更多上不了建中、北一女、台大的学生形同被放弃?
曾雅妮没有走上社会主流思维期待的高学历道路,的确让她错过不少“好学生”才会经
历的人生风景,不少重要的知识训练与人文思维,也有待她在社会大学中成长学习。但是
,爱哭的妮妮之所以如此自信,在于她很早就愿意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同辈年轻人若不愿
独立自主、承担责任,只想在其他人安排好的环境中且战且走,又怎能看见非常不一样的
人生风景?
尽管还会继续遭遇挫折、伤心哭泣,然而,当妮妮擦干泪水后,能够以“无法(依照得
冠军的传统)跳水池,就回家跳游泳池”自嘲,你我都知道,这位二十二岁球后又往自己
的人生目标(当永远的球后)前进了一大步。
http://blog.chinatimes.com/turtle/archive/2011/04/09/64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