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现在本来就有许多修校内课/取得校内修课证明/学位的方式
例如转学、交换访问计画、学程等
从更广义的角度而言,就算是学测/繁星/指考/双转辅/转学
说到底都是一种系上决定“要让谁入学”的筛选方式
我们要在乎的除了筛选手段的正当性
还要看筛选的标准会不会因为这个手段而降低
有些人会觉得,师大科大学生素质就是差台大学生一截
但我们合理想像,会想要申请双主修的同学本身就是该校实力比较优秀的人
我相信大家也见过不是台大,但实力比台大学生比肩or更优秀的人(非电子菁英群口吻)
也比许多耍废度过四年的大学生认真多了,至少他们很认真寻找资源。
对于这些申请者,如果系上认为素质不够,也可以选择不足额录取吧?
所以我认为不用担心申请者素质的问题。
再来,有些人会觉得“学历贬值”
但这是一种很空泛的概念,如果说拿学历的学生多,学历就会贬值,那台大这么多人毕业
热门科系如医学电机也一堆人拿文凭,为什么就不会贬值呢?
学历贬值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收太多人,而是因为课程太水
导致学生可以轻易地混过四年,GPA没有鉴别的价值
校友的表现也是一个学历贬值的因素,例如清大人社前阵子就被战的很惨
搞得好像文组都不会看论文不会找资料,只会google
而校内资源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开放的系所应该都是有多余资源的系所吧?
例如法律系等自己学生要抢必修的系,也不在这波开放的名单中阿
所以我觉得这个政策不会有什么明显弊害,大不了不足额录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