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宣] 台大话剧社X《哥本哈根》读剧演出(免费)

楼主: Cory2030 (Corry)   2016-05-05 17:44:30
台大话剧社X《哥本哈根》读剧演出
“至今为止尚无人发现能用理论物理杀人”
“作为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用于爆炸的研究?”
物理与政治是否能完全分开? 科学家可以遗世而独立吗?
德国纳粹为何没能在二战期间制造出原子弹?
1941年,德国原子能计画领导人–沃纳‧海森堡,前往丹麦,拜访他亦师亦友,
原子物理学的教皇–尼尔斯‧波尔。没人知道他们到底谈了什么,没人知道这场会谈是否
影响了二战结果。剧作家Michael Frayn试图描写这两人和波尔的妻子死后的幽灵,
像侦探般的回朔当时的情景,对话中引出物理学家对于人类社会的哲学问题。
巧妙地将万物本质最终的不确定性的物理对应到复杂且不可预测的人性。
主办单位:台大话剧社、飞页书餐厅
剧作家:Michael Frayn
导演:彭士诠
演员:
李晋杰 饰 波尔
陈薇音匀 饰 玛格利特 
邱奕文 饰 海森堡
剧本翻译: 谢瑶玲
制作人:徐嘉亨
灯光设计:郑木百玔
音乐设计:陈薇音匀
平面设计:陈星颖
5/17 (二) 19:00
5/18 (三) 19:00
地点: 飞页书餐厅
https://www.facebook.com/pagefly.books/?fref=ts
读剧演出 免费索票
台大话剧社活动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39426083019507/
【剧本背景介绍】
二战期间,纳粹政府使得许多优秀的犹太物理学家逃亡到美国。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德国人,二十世纪物理的金童,23岁就发现开创量
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32岁获诺贝尔奖。宣称要在战后重整德国物理和保护
他的同僚与学生,选择留在德国而不留在美国。1938,德国化学家汉恩(O.Hahn,
1879-1986)发现核分裂,之后欧洲与美国的科学家纷纷开始研究核分裂,想知道它
是否可产生毁灭性的原子弹。当时德国除了海森堡仍有少数实力雄厚的科学家留下,
迫使同盟国惧怕德国先制造出原子弹用于战争,爱因斯坦甚至写信给罗斯福总统
警告原子弹带来的威胁。
海森堡在1941年前往丹麦,探望他亲如父子又是师生关系的物理学家–波尔
(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 )。当时被誉为量子物理学的教父。
因“原子辐射的研究”而荣获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出了“互补原理”
与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建立了“哥本哈根诠释”,奠定量子力学的基石。
而他们在1941年的“哥本哈根会谈”成了二战史的谜团之一。
他们在会谈中究竟说了什么没人可以确切知道,谈话的内容是否影响了二战的
结果。但确定的是,在此会谈后,他们两个人的友谊宣告结束。本剧描述海森堡、
波尔、波尔妻子玛格利特,三人死后的幽魂聚于一堂。他们试图重现“哥本哈根会谈”,
总共演绎了4次,每一次都提出了不同的可能性。但最后仍是扑朔迷离,无法得知确切
的真相,有如物万物那本质存在的不确定性。
作者: sophia1993 (全角句点是完美的象征。)   2016-05-05 19:56:00
推!但为什么设计的名字被拆字了X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