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生辅组的工读生,当时的老板就是负责导生业务的。
因为工读的关系,对学校的导生业务有一点点了解,
反正当时也没有签过什么保密条款,所以我来po这篇应该没关系吧?!
其实一直以来,学生对于导生制的认识,应该很模糊,
至少在我还没进生辅组前,也觉得就是老师拿学费的一部分,每学期请一次饭。
以前念的是管院,可能每个系有自己的文化or习惯,
我遇过的每任导师,真的都请得很不错,大多都饭店的buffet。
但另外地,也是有同学的老师,是分批约在研究室,订200元的便当边吃边聊;
相对于我这种一大堆人揪团吃饭店,也有可能整场没跟老师说到一句话而言,
到底孰优孰劣,其实就因人而异,而这种因人而异,其实就是我这篇想表达的。
首先,先说导生费的问题。
每学期学生缴的学费当中,导生费总共是650元。
(↑此点有误!!有人在推文补充!!)
但这并不代表你每学期付你导师650元带你去吃饭的意思。
第一,我们学校是三级导师制,即院导师、系导师、个人导师。
院导师就是院长、系导师就是系主任or所长,不过带你去吃饭的通常是个人导师。
而650元怎么分给三个人,全看系所怎么安排,但大多的系都是院系导师分一些些,
50或100,但也有0的,大多数都还是会分给个人导师,因为个人导师付出最多。
第二,导生费的用处,确实,至少学校的态度,不认为是用来请吃饭的,
而是─“导师为了辅导导生所付出的时间报酬和成本”。
所以这些钱要怎么用全凭导师,多数老师选择请吃饭,但有吃贵的跟便宜之分,
也有老师没时间请吃饭,所以直接拿去买礼物or礼券发给学生
但学生之间当然会比较,有个人会质疑xx系的都吃五六百,
自己老师都请两百的,可能有所不平衡。
但可能是因为xx系分给个人导师的quota比较多,自己系的导师分比较少。
也有可能是xx系的导师每学期只请吃饭,而自己的导师花较多时间跟学生相处。
但以上这都是理想上的说法,事实上一切都是看导师个人的权衡。
每年,都会有人提出质疑,质疑导师有没有关心学生,导生制到底有没有意义。
但每每有这种质疑出现,不少都是从导师没请导生宴这点出发。
面对这种经年累月出现的质疑,学校不是没做过什么,
两年前,时任生辅组组长的赖喜美教授,就让我老板做了一次全校性的问卷统计。
受访者包括学生、个人和院系导师,其实导师回复率很低,
但也有些导师直接提出,希望学校能对导生费有较清楚的定义,
不然导师每每遭受抨击私吞导生费没请吃大餐,否则干脆不要。
所以,其实这个问题也是让导师有些困扰的。
在这份问卷当中,有问到导生的分配方式、活动期待、学生辅导需求和调查实际情形,
当然,不可避免地,也有问到赞不赞成导生制的存在,以及找导师后的满意度。
当时回收的六千多份学生问卷中(回收率8X%),赞成导生制的有95%,
而找导师后却不满意(含以下)的,还不到10%。
虽然,太数据化未必看到全观,但当时我还很有耐心地整理过建议,
结果是,回收的一千多条建议中,超过1/4的同学,简白地表示对导师的肯定。
相较于此的,觉得导师要多关心导生的有一百多名,反应想吃导生宴的7X名。
简单地说,当时的问卷结果其实还不错,以致最后的建议报告,需从少数中去找寻。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虽然最多的建议,当然还是觉得导师有点距离,
希望导师能"主动"多关心学生。
可是在问卷当中反应出来的是,大多数人找导师的第一原因,是为了写推荐函,
也有学生直言,要写推荐函再找导师即可。
而另一方面,回收的几百份导师问卷所统计出来的结果,
大多也是在讲,学生应该多"主动"找导师,导师才会知道哪个学生需要帮助,
以及学生需要怎么样的帮助。
实然,在问卷中,老师也反应教学与研究已然繁忙,再接导师真的蜡烛三头烧。
可能也是这样,所以在辅导工作上,老师多采被动姿态。
导生活动也是这样,虽然也是有学生吐槽导师把钱吞掉不办导生宴,
或是说导师都看不到人这样,不过相较于回收数而言,那真的是少数。
而我们调查的导生活动和学生希望的导生活动,都是导生宴压倒性胜出。
(有人说希望多点导生宴外的活动,有人希望导生宴愈多愈好,有人觉得一次就好)
平心而论,我们跟朋友约见面,大多也都是一起吃饭,便吃边聊,
因为人都要吃饭,因为吃饭可以聊天,口腹上的享受也可带来愉悦感等等,
所以,导生宴其实可说是最符合多数人期待,而且相对便(ㄅㄧㄢˋ)宜的导生活动。
最后统整起来就发现,其实现实状况,大体上已符合问卷统计出来的需要or期待,
虽有较极端的案例,可能就像原文说的寄信老师都不回,也有对导师不满意的人,
但在当时真的是少数,除非现在再重做一次问卷调查。
所以当时报告结论,我自己这部分是写三点老生常谈,
(最后交给学务处是我老板,我老板最后改成怎样我不知道)
1.改变学生对导生制的刻板印象,让学生敢勇于采取主动。
2.校方对导师应是尊重,而非放手,应关照老师的辅导意愿和能力。
3.学生资讯对导师透明化,让导师有交流平台能明白学生的辅导需求。
其实这些建议也有矛盾之所在。
事实上,学校(至少生辅组是这样)也很为难,当然希望导生制能发挥相当正向的功能,
导生制一开始的设计,就是要学生有问题时,自己主动去找老师,
但有些学生不喜欢主动,而提出希望老师主动什么都关心一下。
可是学校很难强制要求导师要跟导生有互动,一来,老师们大多数都很忙,
二来,坦白说有些老师是无当导师的意愿的,(问卷中有位导师说导生制很无益)
学校太积极做些什么,反而会太免强,所以只能旁敲侧击做一些动作。
例如,每年生辅组都会办导师知能研习营,一来让老师上课增加辅导能力,
二来也让导师有管道反应自己辅导上的难题或需求这样。
不过报名的百分比都不太高就是了。
生辅组每学期也都会要求系所缴交导师的师生活动纪录表,亦即要求导师生间的互动。
不过就像行政指导一样,道德劝说(?)的意味较浓,其实没有什么强制力。
但如果太关照导师的辅导意愿,可能会变成有意愿的导师人数不及应付学生的需求,
一个导师如果分配太多学生,也是会顾及不来,可能又变成大堆头吃饭而已这样。
而在知能研习营活动中,其实也有不少导师反应,有些棘手个案是导师应付不来的,
因而希望能转介到学校的行政机关,就曾有导师联系心辅中心,
心辅中心却反应因辅导师不够用,希望能由导师优先辅导,变成他不知怎么办。
可是学生会去找导师,就是因为导师和学生较近,有一种信赖感。
而学生资讯透明化这件事,生辅组其实也有试着做,也就是注册时要填的综合资料表。
不晓得有多少人记得填过这个资料表,不过就我在闱场的经验来看,
学生大多是为了注册,敷衍般地填,不愿意透露太多个人隐私。
尤其我们要求填写自传时,很多同学都会质疑自传的必要,但就像你求职时,
履历也会要求自传一样,那是了解一个人很重要的工具。
生辅组就曾经接到导师电话,问我们为什么学生没填自传,我们还让他注册这样。
也就是说,就算老师一开始没有认真看你自传,但当日后你有问题找他,
他发现需要了解你一下先时,他就会去系统查你资料(只有导师看得见)。
但大多学生都不当一回事,注册时,甭说自传贴出师表、贴兰亭序,
还有人个人资料那一格一格的,不是空白就是乱填数字。
碍于注册现场新生很多要求快,且又不能不给学生注册,不然说我们罔顾权益,
所以现场都只能暂且填上紧急联络人而已。
以上总总,其实就是两件事:
第一,学生跟老师期待的未必一样,以及,每个学生期待的也不一样。
面对这些个别期待时,学校能做的就是尽量地异中求同。
若要去苛求满足每个人的期待,只是缘木求鱼。
第二,这些不一样的需求与期待,能直观想到的一些作法,大多是两面刃。
所以它们实然是处于一种互相消长的动态平衡,不适且不能一直僵化不变。
就像国家的政策也只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而对于少数人的保护,
只能仰赖个案正义一个一个去解决。也就是说当给付或保护已不及最低程度时,
人民就有权去要求政府的积极作为,去解决这样不正义的现象。
这样讲下来好像有点悲观,但事实上,我也有看过很好、很受学生欢迎的的导师。
只是不是每个导师真的都能够花那么多心力在导生事务上,
但如果你有问题找老师时,老师或多或少都还能提供协助或建议时,
我想这应该就可以算是最低程度了吧,就算他建议你的不是你期待的。
(我有同学就曾经想开咖啡厅,但被老师建议打消念头而对老师失望的。)
至于原文那种,找老师都完全没回应,平常也都堵不到人的那种,
或许可以跟系所或是生辅组反应一下,但都没请导生宴这点,可能就无法要求了。
结论是,人跟人互动都互相的,就算平常不打算跟老师维持热络关系,
但如果你真的有问题,就自己试着找导师吧,毕竟他很忙,而且是你有需要,
只要你主动,大多导师都会有所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