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台清交校门好窄 ──正视高教反重分配问题

楼主: samconcre (samc)   2015-05-10 17:56:02
感觉这篇文章有个迷思,实际上对于弱势的补助要到哪个点很值得思考:
一个弱势学生,可能高中就要打工,所以学习时间变少,结果考不好,要求要加分,或是
更多入学管道,因为这是社会分配不均,弱势无法被保障。
但实际上,一个小康家庭,小孩子确实很努力学习向上,念得书就是比去打工的学生多,
考的分数就是比较高,你能说这些人就不该进台清交吗?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有钱的家庭或是小康的家庭,并不是没有投资,一个小孩一个月
,补习两科到三科,补习费就可能要几千块以上。如果家教,一个小时几百块一千多也是
常见。
也就是有付出才有收获,这个社会很多事情并非皆能公平,而所谓优势并非没有付出代价
,很多家庭其实也是咬牙苦撑,觉得再穷不能穷教育,毕竟并非每个小孩都能自主学习,
都是天才。适当的补习、家教,确实能改变小孩的成绩和最终的职业和未来。
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1.弱势学生在台清交的比例要到多少,才算是正确或是社会正义呢?会不会矫枉过正呢?
2.而所谓的教育平等,是否要用台清交来衡量呢? 实际上进台清交本身就不容易,即便是
有钱人家的小孩子,从小栽培,重考,还是不少无法考上台清交。
3.上大学翻身比率本就不高。
4.台湾人上大学比率过高,本就是畸形制度的产物,而真正翻身,技校绝对不会输给,一
堆中段大学毕业生,出门领22K。
综上所述,
台清交,弱势学生过低可以反映一些问题。
但如果说保障弱势学生到底够不够,那可能不是透过台清交比例来衡量。太过武断了。
如果真的要平等,不是在多加更多分,或是开更多入学管道照顾他们。
我想还是从小就能让这些学生有一样的学习时间,和更多在校资源。而透过从小到大的
学习,在考场分出高下,才是真正的公平。当然,能完成这个想法不容易。
至于外头另外加的补习、家教,那并非国家可以干涉,国家能保障是基础的受教权益,
而如果个别家庭,愿意多投入资源,那是别人的付出,我想不能直接抹煞这些投入。
※ 引述《zkowme (zkowme)》之铭言:
: 【政策想想】 台清交校门好窄 ──正视高教反重分配问题
: 教育一直以为被当成阶级流动的工具,给了弱势家庭子女阶级流动的机会。陈前总统出身
: 三级贫户而能就读台大法律系进而成为总统,更是为人所称道。然而今天在台湾,弱势家
: 庭子弟真能透过高等教育翻身吗?
: 由于缺乏实证的研究,很难指出有多少比例的弱势家庭子女真的因高等教育得以进阶翻身
: ,但家庭背景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明星学校的机会却早从各项研究获得证实。
: 2009年骆明庆的一篇〈谁是台大学生?〉的研究指出,1982到2000年间,57.6%的台大学
: 生来自双北地区,而苗栗、嘉义、花莲、新竹、台东五个县的比率却不到1%。另外台大学
: 生父亲是中高白领阶级、公务员的比例高达77.5%,远远高于工农的8.5%。
: 骆明庆研究的是台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同样看看中低所得家庭子女实际就读各大学的学生
: 人数比例,结果更是怵目惊心。
: 根据教育部的资料,101学年度就读台大的弱势学生数仅351人,在全体三万多名的台大学
: 生中占不到1%,可以说是聊备一格!
: 而从各大学弱势学生就读比例的资料来看,101学年度全国低收入与中低收入学生就读大
: 学的比例为2.52%,略低于全国中低收入人口比例。而中低收入学生就读国立学校,特别
: 是普通大学的比例远远低于私立技职院校,比例高低恰好与社会对大学的评价,国立大学
: 优于私立、普通大学又比科大好的印象吻合,难道进大学也有阶级问题吗?
: 进一步看各校的数据,包括上述台清交成等传统名校,弱势生比例都不到1%,相反的,比
: 例最高的十所学校,除首府大学是普通大学、台东专科学校为公立外,主要都是私立的技
: 职院校。
: 然而细究这些比例最高的学校,高凤数位学院与永达技术学院,均已在2014年宣布退场,
: 高美、康宁也因学生数过少,被列入教育部退场辅导名单,东方和和春则因注册率过低,
: 有退场的压力。换言之,对弱势学生来说,尽管九〇年代的教育改革后,广设大学提高录
: 取率,但台清交等名校的大门依旧狭窄。至于对弱势生比较亲和的学校,很多都有退场的
: 疑虑。退场的原因很多,但从过去的例子来看,多半逃不开教师流动率高、课程不合理整
: 并、学校资源不足等严重影响教学品质的问题。很难想像一间师资与课程不固定、教职员
: 被减薪欠薪的学校,可以提供学生怎样高品质的教学!
: 虽然就读台清交等前段学校未必就等同于翻身,特别是在当今高学历高失业又低薪资的状
: 况下。然而我们不能不去正视,我们把较多的资源投注在学费较低的公立学校,特别是这
: 些前段明星学校还有顶尖大学、教学卓越计画大量经费的加持,如果这些高投资却低收费
: 的学校弱势家庭子女居然较难进入,恐怕很难说是公平吧!
: 更何况并不是所有叫做大学的就有一定程度的教学品质,并不是人人都有大学念就叫教育
: 机会均等,高凤、永达显然不能等同于台清交,我们不能再对弱势学生就读前段学校比例
: 偏低的问题视而不见。
: 过去十年来反高学费运动成绩斐然,可以说基本上阻挡了大学学费大幅的调涨,但对于扭
: 转前述高社经地位子女以较低学费就读较多资源挹助的反重分配现象、教育资源逆分配问
: 题,仍缺乏有效的政策回应。
: 包括学费冻涨、学杂费补助、助学贷款等,充其量仅能减轻弱势家庭的负担,却没有解决
: 根本进不去前端学校、低补贴高学费的结构问题。透过考试决定谁得以享有较多的教育资
: 源,表面上是公平的,却忽略家境优渥子女拥有较多的资源而能在考试升学路上有较好表
: 现的结构问题,这是假公平。
: 反高学费十年有成,现在又将到每年争辩学费调涨的时刻,今年除了抗议学费调涨外,是
: 该对高等教育资源反重分配现象发起作战了!
: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028
作者: pflim (pflim)   2015-05-10 18:33:00
记得当初没钱补习,解题反应比有补有家教的同学慢上许多。。后来有些有家教的同学上了国立医觉得物理这科有补没补差很多。。。
作者: jason1992999 (兹班牙)   2015-05-10 19:00:00
其实高中的东西还好吧...自己念都是OK的
作者: KWBilly (Billy)   2015-05-10 20:08:00
我自己的感想是,学会“自学”的能力比拿到个高学历来的重要的多XDD
作者: blue1994t (肥阿)   2015-05-10 20:47:00
赞同楼上XD
作者: woieyufan (微淋管)   2015-05-11 00:08:00
我觉得教育要把教育这件事传承给每一个人学生终会成为家长 只要每个家长都懂得教育观念就没有失教的问题不能什么观念都丢给学校老师去教学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5-05-11 03:05:00
弱势家庭很常就是因为家长缺乏教育观念或是生计有问题如果没有其他社会功能补足家庭教育功能失能 就是缺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