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27000805-260306
吕世浩线上谈秦皇 两岸高人气
开课讲秦始皇,讲到全球都有学生;现任台大历史系助理教授的吕世浩,开的课程是台湾
开放式课程联盟(MOOC)的第一门中文文史课程,选修人数超过4万人且两岸都有学生。
吕世浩自己则既是台大历史博士,亦获北大考古及博物馆学博士学位,观看两岸的历史教
育,他说:“大陆扎实,台湾强调经世致用。”
吕世浩在台大所开的“古国古代历史与人物”,被学生誉为“修不到会成终生遗憾”的课
程,大陆也有不少人透过网络看他讲历史,直说“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被重
塑了!”对此吕世浩强调,自己读史是为了从古人的人生智慧寻找自己的人生解答,因此
在教学上也特别强调思辨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以怀疑、颠覆的心态看历史与经典,反而
是从反复再三地研读开始,吕世浩自己的史观养成,就与20年的私垫教育有莫大关系。
台学风自由 陆重责任
从大学时代开始,吕世浩就跟随人称“毓老”的爱新觉罗.毓鋆,在其所创办的“奉元书
院”读经,且一待就将近20个年头。“毓老讲学是原汁原味的四书五经,每年听,重复听
,老师随着心境、体悟也会给予不同的诠释。”
“传统与现代学术,各有各的好。”读北大考古学博士,则是吕世浩透过现代学术来看历
史的“时”与“变”。比较两岸“最高学府”的学术风气,他指出:“台大强调是自由人
格的养成,而北大的学生更重责任感,当年京师大学堂时期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
精神,如今依然存在。”
读史需 设身处地思考
不论是从私垫读经典,或从考古学中根据遗迹、遗物,寻思前人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吕
世浩说:“教育,应该是让人成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仆。”回归自己读史为找
寻人生解答的初衷,吕世浩强调:“历史和其他学术的不同在于,检验一个道理是用过去
无数的人生和时代来检验。”因此读史应“设身处地”思索在现实中自己在古人的境遇和
抉择中,能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历史告诉我们,所谓的自由意志,其实均受时代氛围的影响。”吕世浩指出,中国古代
认为个人存在于群体中,因此时代氛围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的是责任,而
今人则有90%在谈男女,渴望的是人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