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国际社会讨论在南极建立迄今规模最大海洋

楼主: kkob5433 (kk)   2013-10-29 23:05:06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邓黎):来自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的代表和科学家共300多人
从23日开始在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州首府霍巴特召开会议,以在南极周边建立世界上规模
最大的海洋保护区。
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讨论在南极周边地区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目前在议的有两个保护
区计划:其一是由美国和新西兰等国提议的在罗斯海建立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保护区的
计划;其二是由澳大利亚和法国等提出的在南极东部海域建立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保护区
的计划。
两个计划加在一起,涉及南极周边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无论这两个保护区中的哪
一个获得通过,都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保护区。按照有关国家的设想,保护区将免
受矿业、环境污染、军事活动、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侵扰,从而使南大洋一些天然的生
态系统得以保留,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此前对计划持有保留态度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方面表示,他们对这样的海洋生态保护区的国
际法地位存在疑虑。而芬兰则担心保护区设立后会对本国渔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针对上述疑虑,美国和新西兰将其在罗斯海域的保护区计划规模从190万平方公里下降到
160万平方公里;新西兰则提出一个所谓“落日计划”,即允许有关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逐
步减少其在保护区内的活动。
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参赞曲文胜23日表示,海洋保护区议题是委员会目前
的重要议题之一,他期望在尊重《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原则、基于科学依据的
前提下,本着合作与妥协的精神,本次会议能在此议题上有所进展。
1980年,为了保护与合理利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签署了《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该公约于1982年生效并成立委员会,负责实现公约的目的
和原则,管理南极周边海域的生物资源。中国于2006年递交了加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
护公约》的加入书。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是南极条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公约。公约共33条和1个附
件,宗旨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防止过度捕捞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加
强对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及有关国际合作。公约适用于南纬60度以南和该纬度与
南极幅合带之间区域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框架下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负
责制定南极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和有关制度,在公约适用区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调查
或捕捞活动的缔约方,可申请成为委员会成员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