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西部沿海中华白海豚社会结构初探

楼主: batboylin (batboylin)   2009-03-25 02:36:34
※ [本文转录自 Biology 看板]
作者: batboylin (batboylin) 看板: Biology
标题: 台湾西部沿海中华白海豚社会结构初探
时间: Wed Mar 25 02:16:48 2009
Lin, Chien-Chou*, Tzu-Hao Lin, Ming-Wen Huang, Shiang-Lin Huang, Lien-Siang
Chou,2007. The Primary Study in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ousa chinensis in West
Coastal Waters of Taiwan. In the 2008 Symposium on Animal Behavior and Ecology.
Chinese Bioscience, 50(1): 76.
2008年动物行为暨生态学术联合年会
林健洲*、林子皓、黄明雯、黄祥麟、周莲香
国立台湾大学生态学与演化生物学研究所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因活动海域与人类重叠,其栖地易遭受破坏,已被IUCN列入濒
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根据东南亚海域的中华白海豚会随年龄呈现不同体色与斑点之特性,
发现台湾的族群亦具有完整六龄期结构,然其社会结构仍尚未有具体研究。目前有关中华白
海豚群体动态方面,有fission-fusion与成员稳定等两种假说。为进一步验证该假说,并了
解台湾族群的特性,本研究于2005~2007年期间租船沿海岸线进行45趟海上调查,共目击43群
次,总计175只次。初步发现台湾的中华白海豚之社会结构同时具有上述两种假说的特征。
经比对重复目击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呈现fission-fusion结构,并且偶尔会有3~8群短暂聚
集达15~25只的现象,聚集时间不超过60分钟即又分裂成小群各自离开。然而根据连续跟踪
中华白海豚结群游动的资料,在2~4小时期间,各群移动距离约5~10海浬,群内成员却始终
无变动,结构稳定。此外,育幼群主要由婴或幼年期的仔豚伴随母豚,并与其他不同年龄
的成员共游组成。仔豚通常会紧邻母豚形成母子对,偶尔也会接近其他成员。育幼群成员数
平均5.9只显著多于非育幼群成员数(平均2.6只)。然而成熟个体在群内比例平均为53%,育
幼群与非育幼群并无显著差异。当仔豚成长至少年期,有98%少年期个体不再紧随母豚,甚
至于其中12%个体会独自或两只结群活动,推测进入少年期后开始会有播迁行为。由于生殖
与育幼攸关该种之存亡,未来将持续研究育幼群的结构与动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