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littlekang1 看板 #1DykgfSD ]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3094&page.currentPage=2
挑战自己 勇于尝新
2011-05 天下杂志 473期 作者:洪兰
凡事总要试了才知道会不会成功,即使失败,也有做过的体会。
避开因循苟且的老路,才能大胆创新。
听了倒立先生黄明正的演讲后,心中很是感动。
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身无分文,却敢去作梦,想要用倒立走遍全世界。
他聪明的地方是,懂得用自己的强项去赚钱,完成梦想。
他用倒立去街头卖艺,虽然赚的钱很少,但是持之以恒,必能达到目的。
那么为什么不用其它比较快的赚钱方式来圆梦呢?
因为生活是每一天都在过,人固然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勉强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
但是那样的日子会过得不快乐。
时间久了,人就会开始质疑是否值得这样做。
一质疑,信心动摇,最后就放弃了。
所以黄明正是睿智的,用正回馈所累积出来的能量不是物理公式所能估算的,
它还包括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时,心灵喜悦的能量。
他说,不论什么事,世界上泼冷水的人都比鼓励的人多,
有八○%的人会提出各种理由,劝你不要做。
但没有去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就算做不成,至少做过了也甘心。
躺在安宁病房的人都不是后悔自己“做了”什么,而是后悔自己“没做”什么。
苏格兰讽刺作家卡莱尔(Thomas Carlyle)说,
“生命的悲剧不在人们受到了多少苦,而在人们错过了什么。”
黄明正挫折的是,申请文建会补助时,他既非舞蹈又非戏剧,无法归类,
最后申请被驳回。
这使我想起以前念法律时,老师劝我们熟记判例,
“援例”最不会出错。的确,“援例”最安全,但援例不会创新,
那不是做事情的态度。
心理学上有个有名的实验:
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顶上挂著一串香蕉,
第一只猴子想爬上去拿时,就会有巨大的水柱把牠冲下去,其他猴子同时遭殃。
这是连坐法,一只犯错,全体受罚。
几次以后,再有猴子想去拿,别的猴子就会把牠拖下来、揍牠,叫牠不要做害群之马。
等全部猴子都不敢再去拿香蕉后,实验者开始每天抓一只旧的猴子出来,
换一只新的进去。
新猴子进来,看到笼子顶上有串香蕉,便很自然地要爬上去拿,
这时其余的四只猴子就会合力教训牠。
第二天,实验者又放一只新猴子进去。
如此这般,到第五天,全部猴子都换新了。
笼子里的猴子没有一只淋过水,但每一只都知道不能去碰香蕉。
终于,有猴子忍不住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吃香蕉?”其他猴子齐声说,
“不知道,反正不能吃就对了。”
这是个意义深远的实验。“援例”使公务员不易出错,但也让政府老化,
阻碍社会进步,大家等因奉此地过一生。
壮志是很容易消沉的。
老地图找不到新航线,停在港口的船总是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公务员无例可援时,不妨去看《天下杂志》出版的《芬兰的一百个社会创新》。
书中的例子会告诉你,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去做就对了。
芬兰就是这样起来的。
(作者为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