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拼图的历史

楼主: blue1152 (悠小米)   2010-01-18 18:25:02
转贴自http://weedyc.pixnet.net/blog/post/18533568
发生
一般认为,拼图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760年代,
英国某个专门制造地图的人–约翰.史皮尔斯布里((John Spilsbury),
史皮尔斯布里首先把地图黏贴到硬木头上,
再延着地图上国家的边界切割木版,
每一块代表一个国家,并应用在地理科的教学上。
从此,这个“被解剖的地图”就成为了很成功的教学道具。
直到1820年代,拼图仍被用作教学的工具。
历程
拼图游戏和许多事物一样,也是由简而繁。
最早的拼图,图形轮廓非常单纯。
到了19世纪,拼图引起注意后,
再加上印刷的进步和印模压力充的发展,
这顼游戏也就更加多采多姿了。
早期的拼图密合品质较差,
一不小心,十多日的苦拼可能毁于一旦,
直到西元1840年,法国和德国才出现紧密相扣的拼图。
台湾追随潮流的速度向来不落人后的。
初期台湾的拼图是以小型的拼图玩具为主,
一般只有在儿童玩具部才看得到。
一直到西元1980年左右,德日等国印制精美的拼图大量进口后,
才逐渐走进成人市场,并慢慢掀起风潮,到1990年达到最高峰。
在拼图发明230年后,拼图的发展已经是当初发明者所始意料未及的。
儿童的拼图从原本教育上的功能,扩展到娱乐方面。
然而,最大的突破该是在近一世纪,
成人也逐渐接受了拼图,并在1908年左右,
成为一个高度发展的风潮且持续进展中。
因为当时木制拼图一次只能切割一片,所以相对地价格也很昂贵。
一盒500片的拼图要花费$5(1908年),
远超过当时一般一个月只赚 $50 工人的负担。
然而,虽然如此,拼图仍是上流社会新兴的一种娱乐。
用硬纸板制的拼图(cardboard ppuzzle)首先出现在1800年左右,
但在20世纪仍是木制拼图主宰著整个市场。
这是因为当时的制造业者企图说服消费者:
不要被廉价却劣质的硬纸板拼图所诱惑;
当然这也是因为木制拼图的利润较高。
随着 1929 年经济大恐慌的来临,
拼图提供给成人市场的娱乐并未因此消退,
在 1933 年每周仍可有千万元的销售金额。
在当时经济萧条的年代,
拼图似乎提供了人们暂时逃离了现时的困境,
在那个失业率上升25%的大时代中,
借由脑力激荡后完成的拼图,
带给玩拼图的人一丝丝难得的成就感。
也因为所得的减少,拼图之类的室内娱乐并不须要花太多金钱,
成为一般家庭的休闲活动。
此外,当然的,拼图也是“可回收的”,
一个人玩过后再打散,就可以再给另一个人玩。
另一个重大的发展就是廉价硬纸板的大量生产,
使得制造业者可以较容易切割拼图,
且硬纸板制的拼图变得愈来愈复杂、困难,也就愈吸引人。
同时,在1932年中,流行起以拼图为广告的工具,
例如:购买牙刷、手电筒或其他商品即会附赠免费拼图。
为了使消费者记住商品的名称,
有什么比让顾客花上数小时拼装一个产品的图片更好的方法?
1932年秋天,出现了一个新奇的概念:
“当周拼图”(Jig of the Week),
每周三可以在书报摊买到,只要$0.25。
当时的人都希望赶快买到,成为朋友中第一个拼出来的人。
随着免费的广告拼图、低价的每周拼图,
手工的木制拼图愈来愈难留住他们的顾客。
但高品质的木制拼图还是有些忠实的顾客不在乎较高的价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木制拼图逐渐走下坡。
因为木制拼图须要花很多时间切割,
然而高涨的工资,使得售价上升,生意下降,
所以木制拼图也一家家的消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