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10-2 张宇卫 训诂学下 期中考

楼主: zuisi (醉卧海棠花下死)   2022-07-02 00:27:52
课程名称︰训诂学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教师︰张宇卫
开课学院:文学院
开课系所︰中文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2022.03.31
考试时限(分钟):110分钟
试题 :
一、训诂学与文字学皆会谈及“假借”,二者所指有何异同?请举例详细说明。另外,请
解释“古今字”与“假借”的关联。(20%)
二、 “同源词”是“训诂学”的重点吗?现在为何又要与“语源学”做出区分?试问“
训诂学、语源学”涉及的语源概念差异为何?请举例说明。(20%)接着请阅读以下这则
蔡伟的考释后,说明其在说解过程中如何运用训诂学与语源学?(15%)
《治政之道》简6云:
  黄帝不出门〔木八言〕(檐),以智(知)四海之外。
关于“〔木八言〕”字,整理者仅括注为“檐”,而无说明。检《韩诗外传》卷五有相关
文句分别作:
  天子居广厦之下,帷帐之内,旃茵之上,被躧舄,视不出阃,莽然而知天下者,以其
  贤左右也。
  圣王在,彼躧舄,视不出阃,而天下随,倡而天下和。
又刘向《新序・杂事五》有类似文句作:
  天子居闉阙之中,帷帐之内,广厦之下,旃茵之上,不出襜幄而知天下者,以有贤左
  右也。
其遣词命意皆与清华简相近。
其中《外传》“视不出合”与清华简“不出门〔木八言〕(檐)”之文义尤近,并且“〔
木八言〕(檐)、“合”古音亦极近,二者应为同源关系。
案《说文》作“〔门詹〕,云“〔门詹〕谓之樀,庙门也。”《说文》“〔门詹〕”字厕
于“闱、闳、闺、合”之间,而宋本《玉篇》及《篆隶万象名义》又皆以“〔门詹〕”、
“合”二字相邻,如右图:
https://imgur.com/a/0vKNUn6
是许叔重、顾野王皆知“〔门詹〕”字古义有“门也”之训。又《集韵・上声・五十琰》
:“〔门詹〕,门屋。”传世文献中如《国语・吴语》云“王背檐而立,大夫向檐”,韦
昭注云:
  檐谓之樀。樀,门户掩阳也。
所以,清华简《治政之道》“不出门〔木八言〕(檐-〔门詹〕”之“门〔木八言〕(檐-
〔门詹〕”应为同义复词。“门〔木八言〕(檐-〔门詹〕”,犹云“门闼”耳。
案《广雅・释器》云:“〔巾囟比〕、〔巾炎〕,〔巾兼〕(帘)也”王念孙《疏证》云

  《太平御览》引《通俗文》云:“障牀曰襜。”《释名》云:“牀前帷曰襜,言襜襜
  而垂也。”《新序・杂事》篇云“不出襜幄而知天下”,襜与〔巾炎〕同。
  《尔雅》“衣蔽前谓之襜”,襜与〔巾囟比〕皆是障蔽之名,〔巾兼〕谓之〔巾囟比
  〕,亦谓之襜,屋梠谓之〔木囟比〕,亦谓之檐,〔木囟比〕与〔巾囟比〕,檐与襜
  ,声近而义同也。
则《新序》作“不出襜(?)幄而知天下”,殆汉刘向所改。总之,《外传》《新序》等
相关文句有其共同的来源,即来源于清华简《治政之道》篇之“黄帝不出门〔木八言〕(
檐-〔门詹〕),以智(知)四海之外”。
我们知道,出土文献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大大地丰富了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词例,补充
字典词书书证之不足,让我们对于古代语言有更深入更确切的了解。通过本文的考证,正
足以说明这一点。
    蔡伟:〈清华简《治政之道》小札一则〉,武汉大学简帛网
    (http://www.bsm.org.cn/?chujian/8175.html)
三、《广雅・释诂》“拌、墽、捐、振、覂、投、委、〔扌左月〕、拨,弃也。”一则,
请依照王念孙《疏证》的说明以及下列所附语音讯息,试着分析其中哪些可能属于同源字
,请详细说明背后的理据。(25%)
拌(滂母元部)、墽(溪母宵部)、
捐(喻四元部)、振(章母文部)、
覂(帮母谈部)、投(定母侯部)、
委(影母微部)、〔扌左月〕(喻四歌部)、
拨(帮母月部)、播(帮母月部)、
弃(溪母脂部)
四、 下列是“孟浪”一词在两处的说解,请说明二者何者较可信?何者可能有误?其背
后致因为何?请详细论证。(15%)
汉语网:
疏阔而不精要;荒诞而无边际。
《庄子・齐物论》:“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成玄英《疏》:“孟
浪,犹率略也。”
《隋书・礼仪志四》:“文理孟浪,无可取者,夺容刀及席。”
宋司马光《乞罪刺陕西义勇第五上殿札子》:“若以臣所言皆孟浪迂阔,不可施行,则臣
之智识愚闇,无以勉强变更,不可久污谏诤之列。”
明 吴承恩《寿王可斋七秩障词引》:“得手应心,奚事揣摩之计,入经出传,耻为孟浪
之谈。”
教育部国语辞典:
言行轻率、冒失。
《庄子·齐物论》:“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聊斋志异・卷一〇・葛巾》: “偃卧空斋,自悔孟浪。”
五、请分析以下“滔滔、陶陶、繇繇、怞怞、悠悠、遥遥”的声音条件,以及句中字义,
并试着论述影响字义的原因为何?(10%)随卷缴回。
《楚辞・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庄子・秋水》“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
《楚辞・九怀・危俊》“卒莫有兮纤介,永余思兮怞怞。”
《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吴越春秋》“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