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off60 (Panzer Vor!)
2018-02-28 00:57:56 【 网志图文版:https://goo.gl/Bd286i 】
过年回乡下老家的时候,
带了Nintendo Switch要回去跟大家玩,
结果阿公家只有一般传统映像管的电视,
影像输入只有AV端子,
所以就只能这样玩Switch了...
https://i.imgur.com/CpIF7oE.jpg
这是我姪女拍的,
虽然萤幕拍不清楚,
不过在玩的正是【Overcooked 煮过头】,
但说真的四个人排排站看着6.2吋的Switch,
我连洋葱香菇都分不大出来啊啊啊~
后来改玩【玛利欧赛车 8】,
分割成四人的画面,这样平均每个人的画面只有约3.1吋,
都比手机的萤幕还小了,
好像也没有比较好啊啊啊~
https://i.imgur.com/Be9cTLm.jpg
不管是单机多人还是分割画面,
都看到眼睛快要脱窗了,
所以玩没多久就作罢...
由此可证,
Nintendo Switch根本不是一台适合多人同乐的游戏机!(咦)
为了可以顺利在乡下传统电视上玩Nintendo Switch,
所以就上网买了这两个HDMI TO AV的线材和转接盒,
准备下次回乡下的时候来测试。
https://i.imgur.com/uUdMyLj.jpg
结果过年回乡下的时候,
竟然忘了带最重要的Dock,
所以就算空有转接线也没有用...(汗)
回台南之后不死心的我,
就拿着线才回就家找这台SONY的老电视来测试Switch,
结果HDMI转AV端子的线材一样抓不到画面,
可是HDMI转AV端子的转接盒成功了!
https://i.imgur.com/N4O0wNK.jpg
虽然这台转接盒要准备的东西比较多一点,
但是经过测试是真的可以把HDMI的讯号转成AV端子输出。
https://i.imgur.com/YWSMuQh.jpg
下面是需要准备的器材:
(1) HDMI线1条
(2) HDMI TO AV转接盒1台
(3) AV端子 (RCA 红白黄) 转接连接线1组
当然Dock跟变压器是必备的就不列进去了,
照片中我使用的是副厂的KACOSATA Dock跟小米USB-C电源适配器(45W)。
https://i.imgur.com/GXQ2UE7.jpg
HDMI TO AV转接盒还有附一条USB线可以接上帮转接盒额外供电,
不过实际测试就算没有接这条线,
单凭HDMI线本身的供电一样可以正常运行。
https://i.imgur.com/h0SWJyx.jpg
至于这条HDMI TO AV的线材,
怎么测试都没有画面,
如果要外接Switch请不要购买它。
https://i.imgur.com/hbiCFeV.jpg
不过传统映像管电视的分辨率本身并不会太高,
像玩萨尔达的话就连文字也看不大清楚的,
所以也请不要对画面抱太大的期待,
但游玩一些不大需要文字的同乐游戏应该也是足够。
https://i.imgur.com/tvipZAX.jpg
话说这年头要找到没有HDMI输入的电视应该比较难了,
当初也想说是不是直接搬一台液晶电视回去比较快...(汗)
给想要在传统电视上用AV端子输入玩Nintendo Switch的大家参考啦!
作者:
AMPHIBIA (amphibia)
2018-02-28 01:04:00HDMI的讯号是数位的,AV端子是类比(?) 很难想像连接线会有用家里是有一个转接器用来接HDMI-> D-SUB(传统投影机/萤幕
作者:
BMW740i (BMW740i)
2018-02-28 01:07:00我也是台南人 每次过年回屏东乡下住四天 都会搬42吋电视回去
作者:
thea (里A)
2018-02-28 01:21:00XD 推
作者:
msun (m桑)
2018-02-28 01:32:00超想要那台CRT
作者:
emulators (Ωmegamind)
2018-02-28 01:39:00接口袋型投影机的话呢?
作者:
chargo (冻结的城市)
2018-02-28 01:40:00色彩一整个复古了起来 超适合玩remake game
作者:
twpost (我的偏见)
2018-02-28 01:45:00那个线材应该是 hdmi to 色差.....但也要机器的 HDMI输出有支援色差讯号才能用 (PS3)
作者:
s89227 (Kei)
2018-02-28 02:03:00在公司用投影机玩过,画面会延迟,比较推荐大萤幕
作者: letsnsss (尼斯湖水怪不是我) 2018-02-28 02:22:00
老电视玩起来有种复古的感觉
作者:
mabedead (whocareu)
2018-02-28 02:32:00接到电脑萤幕就可以玩了,又轻又方便
作者: YOLULIN1985 2018-02-28 03:27:00
作者:
AMPHIBIA (amphibia)
2018-02-28 09:04:00HDMI的讯号是数位的,AV端子是类比(?) 很难想像连接线会有用家里是有一个转接器用来接HDMI-> D-SUB(传统投影机/萤幕
作者:
BMW740i (BMW740i)
2018-02-28 09:07:00我也是台南人 每次过年回屏东乡下住四天 都会搬42吋电视回去
作者:
thea (里A)
2018-02-28 09:21:00XD 推
作者:
msun (m桑)
2018-02-28 09:32:00超想要那台CRT
作者:
emulators (Ωmegamind)
2018-02-28 09:39:00接口袋型投影机的话呢?
作者:
chargo (冻结的城市)
2018-02-28 09:40:00色彩一整个复古了起来 超适合玩remake game
作者:
twpost (我的偏见)
2018-02-28 09:45:00那个线材应该是 hdmi to 色差.....但也要机器的 HDMI输出有支援色差讯号才能用 (PS3)
作者:
s89227 (Kei)
2018-02-28 10:03:00在公司用投影机玩过,画面会延迟,比较推荐大萤幕
作者: letsnsss (尼斯湖水怪不是我) 2018-02-28 10:22:00
老电视玩起来有种复古的感觉
作者:
mabedead (whocareu)
2018-02-28 10:32:00接到电脑萤幕就可以玩了,又轻又方便
作者: YOLULIN1985 2018-02-28 11:27:00
作者:
cloudccw (.....)
2018-02-28 16:31:00我觉得搬一台萤幕比较简单
作者:
zhmmg25 (小_刚)
2018-02-28 16:44:00你这死小孩,人家阿公要看电视你把整台占走了(x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8-02-28 17:02:00好怀旧 推
作者: mamc95e (mamc95e) 2018-02-28 17:10:00
再买一台便宜LCD比较快吧
作者:
cloudccw (.....)
2018-02-28 08:31:00我觉得搬一台萤幕比较简单
作者:
zhmmg25 (小_刚)
2018-02-28 08:44:00你这死小孩,人家阿公要看电视你把整台占走了(x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8-02-28 09:02:00好怀旧 推
作者: mamc95e (mamc95e) 2018-02-28 09:10:00
再买一台便宜LCD比较快吧
作者:
steve5 (峰)
2018-02-28 10:34:00不觉得花点钱帮阿公阿嬷换一台电视比较快吗??
作者:
GR3eeeN (猪猪)
2018-02-28 10:51:00有趣给推 怎么大家都在讲买萤幕 这个器材也才几百块而已
作者:
ygupin (あきら)
2018-02-28 12:13:00我觉得你可以买一台新电视送你阿公,阿公开心,还可以省线材的钱
作者:
LeonardoPika (新竹æŽå¥§ç´å¤šçš®å¡ä¸˜)
2018-02-28 12:21:00是我就趁机会买个萤幕孝顺一下...
作者:
msun (m桑)
2018-02-28 12:30:00这种CRT状况还ok的话,现在虽然没价格,但是我觉得有保存价值
作者:
milkpa (风中狂歌的傻子)
2018-02-28 14:52:00我家也都是传统电视,所以......直接搬投影机回去打墙壁XD
作者:
chuusan (T_T)
2018-02-28 15:05:00买新电视给老人家看大画面啦 这样他们还能跟邻居炫耀看到旧CRT就想准备洛克人合集来回味当年
作者: pinheadlarry 2018-02-28 15:27:00
推
作者:
zeroxx (龙家俊)
2018-02-28 16:12:00有趣,推 ^^
卢广仲广告那台40吋有些电信或网络绑约方案就有送了,买人家转售的可能五千就可买到
作者: jump9128 (罗胖胖) 2018-03-01 12:12:00
买新电视给阿公啦!switch都买了不差这点钱
作者: kevin0316 (K桑) 2018-03-01 22:13:00
楼下支援全国电子的广告
作者:
SentoS (HI~)
2018-03-01 23:56:00拜托千万别用传统电视接转接显示HD的游戏,保证会崩溃HD的游戏设计的分辨率都是很高的,一旦稍模糊很多都看不清你会发现根本是在保健室考你视力测验一样花一堆钱买一堆转接的线材跟机器,换来的绝对是一肚子火
那个线HDMI要接支援的输出孔设备 一般的把线接上去都没有用的 一个数位一个类比讯号
作者: leolea 2018-03-02 1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