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于素书楼门墙之外
◎杜正胜
...
我与钱先生一样,教过小学。民国五十二年台南师范普师科(等于高中)毕业后,
任教小学三年,这期间我一面准备大学联考。我考乙组(文科),兴趣在历史,中
国史方面主要读《国史大纲》。虽然1960、1970年代钱先生在台湾学术界的评价
没有1980、1990年代那么高,甚至还有人把他比做埋首于沙堆的驼鸟,批评他不
知时代和世局的变化。不过在南台湾的一个高中毕业生,读他的书考大学,应该
是敬重他、喜欢他或佩服他的。
...
大四考上研究所,服役一年后再入学。记得那是民国六十年一个炎夏的夜晚,我
刚退役返校,介乎师友之间的逯耀东学长抓着一瓶啤酒,与我蹲在椰林大道上谈
天,提示我有三个人必须去跟他们学习。这三位,一是沈刚伯先生,一是陶希圣
先生,一是钱穆先生。逯学长是有识见的人,这三位前辈的确是当时,恐怕也是
数十年来,在台湾最重要、最有启发性的历史学家,后来我与他们也都建立或深
或浅的关系,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我把当时才刚刚出版的一篇报告〈墨子兼爱非无父辨〉当作见面礼呈给
钱先生。钱先生瞄一下封面目录,连翻都没有翻,就开始批评我的论文,讲了一
个多小时,我连一句话也插不上,最后唯唯告退。
钱先生说,这种与孟子抬杠的翻案文章是受疑古派的影响,学问的路子错了。“
你要为墨子讲话,大可伸张墨义,不必批孟扬墨”。......
...
虽然内心有点不平,我还是接纳钱先生的指教。别人的见解我们不能不知道,但不
要从批评别人起家,要正面建立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治学态度成为我一贯的风格,
这是我永远要感谢钱先生的地方。他后来告诉我的朋友,也是与他有通家之好的学
生说:“杜君第一次被我批评,我以为他不再来了,但他并不生气,后来又来。”
...
......。当时文学院有些研究所的指导教授往往会给研究生出题目,这风气在自然
科学与生命科学直到今日还是天经地义的。我不能免俗,也请钱先生给我一个题目
,但他劈头一句话就说:“题目要自己找,我给你题目,你就被我限制住了。”于
是他发挥一番,这令我对他增加一层认识。一般总把“钱穆”和“保守”画上等号
,保守于是落伍,甚至反动,但他这样教育态度和方法,要学生寻找自我,无疑是
最先进的。......。
钱先生一生关切的是东西文化优劣的问题,排除西化的时潮,反求古籍,以发扬中国
文化的精义为职志。可惜他受到成长环境的限制,成名以前没有到过西方,不曾亲切
体察西方的文明,故不容易真切地了解西方文化。据说他的一位门生曾有比较客观的
论述,论旨是要年轻人注意,钱先生的学问,其论中国处即使有错,也有错的道理;
其论西方处即使是对,也不一定有道理。这是值得许多人思考的警语。不过当时我说
钱先生的学术离不开时代与社会,却非潮流中人,而且一生旁观潮流,批判潮流,直
到今天我仍然不会改变这个看法。
...
........。我提到对待历史所持温情与敬意的态度并不一定那么绝对,从钱先生治学
入门与不入门的两难,亦各有理据;也提到他晚年的议论是信者自信,疑者自疑。我
一直是在素书楼门墙之外徘徊的人,其实从钱先生那所得到的是先寻回自己,我也不
清楚这算不算得了钱先生的“真传”?由于十年来时空环境的变化与激荡,加上自己
思索与反省,我的历史观和文化态度,遂与他的关怀渐行渐远。
...
钱先生对我的启发主要在两方面,即寻求自己的治学方法及高瞻远瞩学术层次的态度
,让我一生受用不尽。但钱先生对中国文化百般回护,虽然看见了专制独裁的政体和
蔑视人权的制度及风习,他还是吝于批判,这点使我无法信从。他太爱中国文化了,
建造了民族史学的堡垒,呼应了从1850至1950年的时代处境,但他根植于那个时代的
史观能否变成一盏明灯,引领中国文化成为世界上负责任的一员?犹有待慎思与观察
。今日,一个自称热爱中国的史学家,是要强调建构民族史观,以激励民族精神呢?
还是选择努力超越国族史的界限,更理性地观察了解自己的文化?怎样才能到世界太
平之大道,恐怕值得吾人深思。
1990年代以后,经过实际地考察体会,许多经验使我对中国历史与文化另有一番看法
,与钱先生的距离也就慢慢拉开。我没有做钱先生的学生,所以不愁“小子鸣鼓而攻
之”的遭遇。现在既然应邀撰文,乃忠实纪录下这段缘分。回忆起过去受教于钱先生
的时光,不由得无限感念。
收录于《新史学之路》,杜正胜著,三民书局出版,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