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李悔之:两岸和平统一靠什么?

楼主: jiangxw (Goodman)   2015-11-09 14:20:01
http://liliqun1128.blogchina.com/2710032.html
李悔之:两岸和平统一靠什么?——有感于“习马会”
有网友留言说:举世瞩目的“习马会”隆重举行了,老李你能否谈谈“习马会”对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意义?
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意义”这样严肃、宏大的主旋律话题,还是让《环球
时报他们》去谈吧。老李呢,就谈谈“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微观”话题吧。
自“习马会”即将在狮城举行的特大喜讯传开后,作为习哥和小马哥的忠实粉丝,老李
同志几天时间里心情一直十分激动,急切地盼望这一伟大历史时刻早点到来……
有人或许会问:“老李你怎么成为习总书记和马英九粉丝的”?
果真有人这样问,我将十分乐意地回答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习哥的忠实粉丝(不知“
大大”是啥意思,觉得还是称“习哥”为好),是因为两人年轻时有一段遭遇十分相似
:习哥16岁初中毕业后便去延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呢?15岁初中毕业后回老
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然而遭遇相似,结果却天壤之别:习哥来到贫瘠的陜北之
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与贫下中农战天斗地之余,还刻苦攻读了无数中外名
著。很快便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先是贫下中农的信任,当上了大队书记;
后是组织的推荐,上了清华大学。二十多岁便作了县委书记,三十出头便作了地委书记
。日理万机之余,还抽空摘取了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习哥,堪称当代励志典范。
而老李同志咱呢?却成了一个反面教材——自初中毕业回老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后,痛苦地发现:村里的贫下中农并不像老师所说的那样一身都是“无产阶级先进性”
,他们只对猪圈里的猪,鸡窝里的鸡感兴趣;只对自留地的青菜、南瓜、红薯感兴趣—
—有些“贫下中农”一堆屎、一泡尿也要憋著到“自留地”拉……在他们的“再教育”
下,小李不但变得越来越自私愚昧,越来越鼠目寸光,还不求上进,除了必读的《老三
篇》、《红宝书》,除了《艳阳天》、《金光大道》和《少女之心》的手抄本之外,什
么联邦党人文集,什么歌德、莎士比亚、狄更斯,连听也没听过呢(纵然听过,也找不
到)。正因为如此,这辈子也就注定没啥长进——快奔“耳顺”之年了,一辈子作过的
最大的官就是家长(上小学一年级时曾任过半个月的副班长,后来因父亲的“历史问题
”被撤了)。
相同的时代,相同的遭遇,结果却云泥之别,叫人怎能不对习哥顶礼膜拜,成为习哥的
忠实粉丝呢?
或许有人又会说:老李,你大小也是一位网络名人了,不要把自己说得那样不堪好吗?
果真有人这样说,老李只能一脸无奈:作为一个不堪岁月走过来的时评人,作为一个家
长,为了对读者负责,为了对孩子负责(不要说谎),我怎能不说实话呢?
那么,老李又是怎样成为小马哥粉丝的呢?原因极简单:身为哈佛大学博士的小马哥既
是一位坐怀不乱、出道数十年没闹过一则绯闻的超级帅哥,还是一位享誉中外的“不沾
锅”大清官。有一段时间,我曾屡屡有过这样的念头:建议王歧山书记将小马哥不搞“
男女关系”、“不沾锅”的先进事迹写成教材,并组织全党同志认真学习……只是后来
想到英九同志如果在大陆作公仆,也极可能成为既热爱女青年又喜欢人民币的领导,才
打消了念头。
前几天,一想到即将上演的“习马会”的伟大场景,对习主席、小马哥的敬佩之情便“
与时俱进”,于是抽空进一步了解两人的兴趣爱好。结果发现各有所长:身为清华大学
法学博士的习哥,除了喜欢读中外名著,尤其是博览世界名著外,便是日理万机、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了。正因为如此,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这就是谈芳兵的歌曲《
包子铺》,余润泽和徐铵的《习大大爱着彭麻麻》能迅速被千万人传唱的原因所在。
老李同志,习哥,小马哥,习马会
而身为哈佛大学国际法学博士的马英九呢?则喜欢跑步,喜欢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还
喜欢弹吉它……令我感到有点意外的是,哈佛男孩英九同志竟不喜欢世界名著,而读什
么《快思慢想》、《不要轻易碰触》、《之间——陈育虹诗选》、《熊行者首部曲》、
《MIT的魔法师和学徒们》、《惊婚》……这点与习哥相比,无疑逊色不少。
老李同志,习哥,小马哥,习马会
唉,老了,说话越来越唠叨了。还是赶紧转入正题吧。
这次“习马会”上,习哥说了一句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话:“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
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这话跟“照镜子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一样通俗易懂。
既然“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拥有三个“自信”和伟
大特色制度的党,大可不必拘泥于一些虚幻的称谓!总是在一些称谓面前打双引号,既
会让兄弟感到很没面子,也会使兄弟感到对方缺乏起码诚意。另则,不承认兄弟的平等
地位,世界上还不是一百三十多个国家予以护照免签待遇?
既然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谁是老大、老二,
就无须梁山泊英雄排座次那样讲究了。当然,更不能论块头大小,谁拳头更硬决定谁是
老大;平等、诚意、尊重才是“统战”法宝;制度优劣决定尊卑才是王道——这点,中
华民族不应输给德意志民族。
不是一直讲要“务真求实”吗?
还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拥有三个“自信”和伟大特色制度的党,大可不必担
心兄弟的一些话在民众中产生消极作用。现场直播轮到兄弟讲话时,突然发生信号的“
技术性故障”;媒体刊发兄弟的讲话使用“洁本”,既不合“三个自信”精神,也不合
中华民族的智慧。还有,会让世人看笑话,让人民群众心里闹意见——21世纪了,还以
为是躲在被窝里听美国之音的年代?
在“习马会”上,小马哥也说了一句让人印象极深的一句话:“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一语出自《尚书·说命中》。用现在的大白话来说就是:“懂得
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老祖宗怎么两千多年前就把人性致命的缺陷看得那样透呢?
唉,真的老了,罗嗦了一大堆,自己也觉得不知所云。
作者: ianwoo (langHe)   2015-11-09 21:34:00
文笔一流,佩服;立意偏虚,可惜;论据待正,商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