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雷霆 vs 灰狼的系列赛,其实打得不只是球风,
也是两种篮球哲学,两种主将打法的正面冲突。
魔球哲学:
. 强调最有效率的出手来自三分球与禁区
. 中距离被视为“CP值最低”的选择
AE也在这个思维中逐渐转型:
. 初期还会出现 pull-up、节奏中距、低位翻身跳投
. 到现在只剩切入与三分,中距离比例持续下降
对上 SGA时,这差距就显而易见。即使不谈造犯规能力,
SGA 的中距单打稳、节奏慢、处理球细腻,变化也多,
整个就更适合季后赛这种短兵相接的掌控。
而 AE 越来越像 Curry 的打法,还有更强的身体与爆发力解决,在例行赛打也得漂亮,
但一旦进入季后赛阵地战,没办法靠中距离硬解时,问题就来了。
前几轮为什么看起来没那么严重?
因为 Randle 的“野猪突进”某种程度上刚好补上了这块。
当他能在中距对位打爆对方前锋时,这种打法配置就显得完整合理。
但这场,Randle 似乎又“恢复原状”,
处理球急躁、投篮打铁、选择混乱,
那就让整个结构的缺陷暴露无遗。
这其实也反映出一个老问题:
. 效率 vs 进攻多样性
. 长期胜率 vs 阵地战硬解
一直是例行赛与季后赛、甚至总冠军之间的差距。
说穿了,至今也只有一个 Curry ,而且还是要靠团队够好、系统够极致,才能造就冠军。
更别论其中有KD的成分在,非常明显的差距。
其实每次到了季后赛、尤其越往后打,往往篮球又会变得纯粹起来——
人们还是会期待那个球星,在最难的时候,能单挑取分,一球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