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科学当然存在
但不能以台湾落后的环境来看
人家美国1969年就登陆月球了,要计算人体负荷以及人体训练等早就达到非常高的水准了
基本上80年代NBA开始有钱,到90年代发大财,各种科学训练就很成熟了
绝对屌打现在2020年的台湾
最早的气垫鞋是Nike的AF1,在1982年上市
之后对球员双脚的保护当然越做越好
但时至今日,Nike品质下滑穿坏鞋子的问题反而被人诟病
连鞋子都穿坏了,自然没办法很周全的保护球员
所以至少光看鞋子,就没有一定随着年代就越来越好的情况
但至少医术方面绝对是有明显的进步,就像大家知道的越来越进步的微创手术
所以在延长球员的职业生涯方面一定也有普遍性的帮助
至于提高颠峰期的能力?至少在NBA现在并没有人提到这样的说法
反倒像是火箭队这种拘泥于数学计算的打法还被人嘲笑
再来还有一个老问题
滞空时间
在篮球的应用就是从起跳到出手的时间,拉的越长能力越强
再来要有一个观念,人不是刚体,在起跳之后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改变质心
同样的人拿着一颗球质量是固定的,所以同样施力起跳让你离地的距离也是固定的
但起跳之后,如果让你的质心从较高的位置转移到较低的位置,就可以延后你的落地时间
因为质心从起跳到落地的轨迹固定不变,但落地的质心比起跳的质心还低
所以比起质心在同样水平高度起跳落地的情况,多加了一段从高往低的位移量
那么要如何延长滞空时间,起跳点质心越高越好,落地点质心越低越好
如果起跳点质心在1.5m,落地点质心在0.5m,
那就多了1m的距离可以落下,自然落地所花的时间也增加
所以举一个动作来说,Jordan起跳的时候双手持球举高,身体尽量挺直
到了空中拉杆身体微缩,手和球往下拉,这时候纵使Jordan已经过了最高点
但因为质心往下移动,所以双脚的位置仍然没什么下坠,看起来就有了滞空的感觉
之后再往下落,球大约在腰部位置抛出手
这时候防守者因为没有改变质心延长落地时间,多数情况已经接近落地
因此就会达到防守球员接近落地,Jordan才出手的效果
以上就是用科学解释滞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