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o4x (e04x)
2020-04-09 15:16:20我知道这已经是讨论到烂的问题,但这次想要讨论的不是那种要在NBA打到轮换或全明星
等级。
而是只要进到NBA里就可以(守开特力那种),以及较深入的环节问题。
讲到台湾人为什么没办法打入NBA,一定会有以下几个论点
1.人种问题 -
事实上人种问题,林书豪已经给了一个完美的答复,或许你可以说那是万中选一或是从小
环境不同。
但你不能否认他就是流着黄种人的血液。撇开姚明不说,还有渡边、田卧勇太、孙悦、周
琦这些例子。
代表黄种人进到NBA机率或许只是比较低,但并非为零。
2.环境问题 -
这点我觉得更是台湾人在故步自封的一个说法。平心而论台湾的篮球环境真的做"差"吗?
我认为真正差的环境是那种你连下一餐都不知道在哪里,打篮球是很奢侈的行为的国家。
台湾有多少人买不起一颗篮球、一双球鞋?台湾多少的篮球场?甚至各个层级都是有在固定
举办联赛、还有个联盟可以养得起职业球员。
至少不会让人觉得打篮球完全看不到未来,
这种环境不敢说是世界前几,但至少不是很差吧?
3. 制度问题 -
这就是这篇文章主要想讨论的,大家认为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在20年内,整个台湾产出
一个土生土长进入NBA的球员。
以下是几个我认为可行的方法:
A.菁英培育制 -
从国中层级挑选一批有实力的球员集中培养、训练。
再从中挑选菁英中的菁英(可能每年1、2个)全额国家补助,接受最完善最好的训练、饮食
,
并从国中开始就与职业队/国家队对练,拉高训练强度。
B.大批境外训练 -
一样挑选大批觉得有潜力、有实力的球员,强制公费国中毕业就直接送出国读高中,依照
高中球打的情况,不行就请回来。
可以就继续公费补助继续打。一年送个2、30个,送二十年总会中一个吧?
算是乱枪打鸟的一种。
欢迎正反面想法一起讨论
作者: roger2623900 (whitecrow) 2020-04-09 15:34:00
培养出来还不是去打CBA 不如砸钱补助让在台职业球员薪水高一点
提高训练人员的水准吧 没有参与过科班的篮球 但有参与别的运动 训练期的肌力培养 赛期的调整 体训的时机 重训的时机 着重于爆发还是耐力 练习多久多长 营养的补充 协调性的发展 等等 台湾还是很多运动习惯堆叠练习量而不是质量 过度训练扼杀了蛮多选手的先天重要没错 但台湾连亚洲天花板都还达不到 很明显是体制问题了
作者: roger2623900 (whitecrow) 2020-04-09 16:13:00
足球更竞争欸... 足球热门的程度远大于篮球
作者: Hohenzollern 2020-04-09 17:07:00
陈信安张宗宪是缺乏机运 一个在国王队最强盛的时候选进NBA热身赛 一个是NBA选秀会名落孙山
台湾球风普遍软 看街头就知道了 守贴一点就靠北西方的街头都很凶的 光这点身体对抗就输一大截
先改那个土法炼钢的操体能啦,你看美国训练菜单有那么白痴吗
作者: Zombieslayer 2020-04-10 05:47:00
为什么不投资在其它项目上
NBA沟通实在太重要了,在美国念书成长几乎无可避免中国能打进去的那几位都是靠着超越该位置的身高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