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安东尼的迷途——三届奥运金牌得主是如何

楼主: BeardSmallGG (我胡SGG)   2019-08-20 00:37:12
安东尼的迷途——三届奥运金牌得主是如何被摒弃在美国队之外?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66343
就如同普罗大众一样,很多球员其实并不热爱他们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这只是进帐钞票的一种方式,他们运用上帝给予自身的运动天赋,把儿时热爱的比赛转化成职业,他们比一般人在这项运动上的成绩更出类拔萃,然而他们其实并不享受在其中。
凡事总有例外,但是很多事情的确是你的收获是会和付出成正比的,一个为了生活拚死打球的人,他的斗志肯定远高于因为休闲娱乐而打球的人,而在刺刀见红的时刻,双方投入战斗的意志和决心往往会决定最后的胜负。
林书豪和安东尼(Carmelo Anthony)目前的生涯都岌岌可危,但我们不会认为这是同一件事,两人遭遇到的困难和目前无法重回NBA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林书豪确实是球技上的问题,如果把他形容成产品,那30岁时就是他要被汰除的时刻了。因为现在市场上没有球队能给他那么多的球权支配了,而他需要在场时作为主要持球者才能打出成绩。
至于,安东尼则完全是自己的性格问题。
今年世界杯美国队众球星的意兴阑珊,让塞尔维亚人和希腊人蠢蠢欲动,如今山姆大叔的阵容就是彻头彻尾的塞尔提克队,而且是近四年最弱的一个版本。你可能会期待一下沃克(Kemba Walker)和塔图姆(Jayson Tatum)的搭配、米切尔(Donovan Mitchell)的成长,以及扬尼斯(Giannis Antetokounmpo)和米德尔顿(Khris Middleton)的对决,除此之外没有什么能特别令人兴奋的。
而即使是这样一支美国队,也婉拒了安东尼的加入。听听美国男篮总监布莱恩·柯兰杰洛(Bryan Colangelo)在接受《The Athletic》专访时怎么说:“首先,我和甜瓜的关系很好。他在国家队做得很好。事实上,他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可能和在NBA时一样好,甚至更好。”
但尽管如此,“我明白为什么他经纪人想让他再打一次国际大赛。但他(安东尼)能真正感到满意的唯一方法是,能在NBA有一个机会,和另一支球队一起打球。他只是需要一个机会。”
表面话已经说得很精采了,不过重头戏在于后面这句:“对我们来说,在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他的加入可能会更让球队分心。我们需要关注团队的概念。我们有一群新成员,当你插入一个不同的元素的时候,整个团队会以任何方式衰减,你就会失去这个团队的意义。这不是说卡梅罗不好。我爱他。但我认为,在这个时候,他的加入对我们的团队来说并不是很有利。”
你得状态差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让一支由沃克打头阵的球队拒绝?特别是当这个被拒绝的人居然是美国男篮奥运队史的得分王时,这更显得难堪。
2016年8月,安东尼在对澳洲的硬仗中单场投进9颗三分球,攻下全队最高的31分,这一场比赛让他的奥运总得分来到293分,超越勒布朗和罗宾森(David Robinson)。
这是美国队史上首次有人能够在奥运赛事里两度单场得分超过30分,安东尼上一次办到是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当时他对尼日利亚,外线也是投得遍地开花,单场10颗三分球、拿到37分,两项数据都是美国球员在奥运的纪录。
所以在三年前,安东尼的状态基本上是毫无问题的,实际上他那时也才31岁,应该才刚刚好是他这种类型球员的巅峰才是。
2015-16例行赛打完时,安东尼整季的数据是21.8分、7.7篮板、4.2助攻,那一季和他一样能达到“21+7+4”的球员只有4人—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凯文·杜兰特(Kwvin Durant)、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和布雷克·格瑞芬(Blake Griffin)。
而对他这种类型来说更有意义的数据是这个:他单季出赛72场拿到了1573分,联盟中只有21名球员在同一个赛季拿到了超过1500分,安东尼在其中排名第17。在下一个赛季他还是有1659分的水准。
这就是说,即便他因为体能状态下滑,以及疏于对身体的保养,而导致篮板和助攻不若以往。但他招牌的跳投依旧很有杀伤力,而且他的生涯只有一个赛季(2014-15)出赛场次未过半,并不是很常受伤。
所以如果你说他在34岁,而且没有受过任何大伤的情况下,会面临无球可打的情形,是很难让人相信的。
但从夏天市场的发展来看,似乎就是如此。
如果篮球世界也如同名球评詹启圣所说的—“历史会重复他自己”,那么或许我们能从过去的某号人物来找出某种规律,进而回答这个问题。
安东尼目前的挑战名人堂的履历是这样的:10次全明星、1次得分王、6次最佳阵容,3枚奥运金牌(北京、伦敦、里约)。
例行赛生涯场均24+6+3,季后赛生涯场均24+7+3。
例行赛巅峰赛季2012-13:出赛67战,29+7+3,帮助纽约尼克拿到54胜的战绩、闯进季后赛,拿到该季得分王,获选入年度第二队。
季后赛巅峰赛季2008-09:出赛16战,场均27+6+4,三项命中率45/36/82%,率领丹佛金块闯进西决败给洛杉矶湖人。
生涯总分25551(史上第19),连续14年场均得分上20,其中有7季得分破25。
相当不错了,不是吗?接下来是他—
累计荣誉:6次全明星、2次得分王、2次最佳阵容、年度最佳新秀,一枚奥运金牌(蒙特娄)
例行赛生涯场均24+6+3,季后赛生涯场均21+5+2。
例行赛巅峰赛季1983-84: 30+6+4,帮助犹他爵士拿到44胜的战绩、闯进季后赛,拿到该季得分王,并入选年度第二队。
季后赛巅峰赛季1983-84:出赛11战,场均32+7+4,三项命中率50/0/86%,爵士在次轮输给太阳。
生涯总分23177(史上第28),生涯有11年场均得分上20、1981-1984期间连续4年场均得分破30。
他的名字是阿德莱恩·丹特利(Adrian Dantley),一个没有被足够多人了解的伟大得分手。和其他历史著名的砍将不同,丹特利兼具得分爆发力和稳定性,他在巅峰的4年间,单季命中率从来没有低于过55%,没有人能够真正箝制住他的低位进攻。而有6个赛季场均入球数在10颗以上注2。
安东尼的生涯维持得更长寿更久,但丹特利的巅峰的得分能量更无法阻档。不过除了去年在火箭(基本上跌出轮换),以及2008-09赛季在金块的短暂辉煌,安东尼生涯都没有待在一支实力足以争夺冠军的球队,因此我们很难去断言,如果他以核心身份去带领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会如何。
但是这方面的经验丹特利却有,他在1977年被交易到湖人,然后在1986年来到活塞,这两支球队当时都处于旭日东升的状态。但结果却是:两队都在他被交易后,立刻拿下了冠军。这很有指标性意义,说明丹特利虽然单打能力高超,但这能力却没有很显著的帮助球队提升。
甚至外界普遍认为将他送走、换来马克·阿奎尔(Mark Aguirre)是“坏孩子”们最后能夺冠的关键。
阿奎尔确实也是一名得分好手,但他显然不是比丹特利更好的球员,活塞完成这笔交易的原因不是因为个人能力。以赛亚·汤玛斯(Isiah Thomas)至今仍然认为这笔交易是他们成功的秘密之一。
如果你生涯和正处于生涯高峰的贾霸(Kareem Abdul-Jabbar)、库柏(Michael Cooper)、尼克松(Norm Nixon)、威克斯(Jamaal Wilkes)、汤玛斯、杜马斯(Joe Dumars)、罗德曼(Dennis Rodman)、维尼·强森(Vinnie Johnson)、蓝比尔(Bill Laimbeer)、爱德华(James Edwards)等人当过队友,但是你却无法在这个球队终获得认可,并且和队友一起取得成功时,那你最好从你自己的身上去找问题。
丹特利进攻虽好,但却是球权黑洞,防守不够卖力和队友的化学效应极差,个性古怪而且独来独往,如果连底特律都无法接纳他、戴利(Chuck Daly)都无法调教好他,那我们可以得到证明——他确实是个毒瘤。
安东尼又如何呢?他的生涯确实很少和这么好的球员一起打球,最了解如何去开启他正确比赛模式的人是昌西·毕拉普斯(Chauncey Billups),而合作过最大牌的球星则是艾佛森。剩下合作超过一季的知名队友还有:威斯布鲁克、乔治(Paul George)、JR史密斯(JR Smith)、林书豪、阿玛雷·史陶德迈尔(Amare Stoudemire)。
但是这不是说他的命运仿佛被诅咒一般、总是只能来到烂队,而是曾经他有机会去更好的球队,但他放弃了。
2010年,“甜瓜人生”开启,安东尼要求彼时金块的小老板乔许·克朗克(Josh Kroenke)将他给交易出去,在一个错误的时机、用毫不讲情面的强硬方式喊“卖我”。最终在闹了半个赛季之后,如愿去了家乡尼克。
这是一支糟透了的球队,毫无团队效应可言,史陶德迈尔和安东尼出现像是马布里(Stephon Marbury)和法兰西斯(Steve Francis)那种彼此的排斥效应。本来“林来疯”带来了一个全新气象,一个完美的体系和锻炼出了一些适合的角色球员。
安东尼上一次闯进西区决赛,靠的是一名出色的控球(毕拉普斯)、一个禁区大扫把(坎比)、一名疯狂射手(JR史密斯)以及一群强壮的锋线(马丁、努内等人)。这是最适合他发挥的阵容。
林来疯后,尼克控卫上有林书豪、替补有香波特(Iman Shumpert),中锋是刚帮助小牛夺冠的钱德勒(Tyson Chandler),史密斯后来也被交易到此,而且现在多了个诺瓦克(Steve Novak),锋线则有费尔斯(Landry Fields)、杰佛瑞斯(Jared Jeffries)等人。
当时东区虽是热火的天下,但竞争并不激烈,其他的球队乏善可陈,安东尼完全有机会建立自己的版图。
但他选择像个政客一样,继续玩汤玛斯主政时的那一套,拉拢自己的人马,对抗主帅德安东尼,对林书豪也是极尽冷落之能事。他为了巩固自己球队一哥的地位,而放弃了离开丹佛后的第一次基会。
2014年,公牛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这一支球队的阵容非常适合他。罗斯(Derrick Rose)复出、巴特勒(Jimmy Butler)也慢慢成长为一名球星,罗尔·邓(Luol Deng)和乔金·诺亚(Joakim Noah)都是很棒的团队型球员。
当年火箭也派出了一支9人的大型招募团队前来和安东尼商谈,这支球队拥有哈登和霍华德(Dwight Howard),这两人都有和多次和超级球星合作的经验,休士顿不能让他拿到很好的数据,但这里距离冠军的机会更近。
但安东尼最终选择留在纽约,因为只有尼克可以给他开出一张5年1.29亿美元的合约,他的家人也想在此,所以他亲手把自己最后作为头牌夺冠的机会给关上。
安东尼不是没有机会在一支出色的球队中试一试自己的可能,但出于对数据和薪水的渴望,他拒绝了这样做。
就这样,安东尼篮球生涯的前半生到此结束了。他可能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单打得分手,但他的固执、他的习惯和他的性格缺陷,让他无法成为一名好的领袖,也导致他终究没办法带领一支好球队变成一支足以争冠的球队。
不过虽然他在30岁之前的生涯充满遗憾,但也确实打出了一些风采。在和湖人的那个系列赛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能和科比放对、才华洋溢的年轻巨星。丹佛距离成功其实并不远,安东尼没有兑现他全部的可能性,却也没有浪费天赋。
更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安东尼在后半生没办法转化成一名合格的副手?如果连卡特都可以,安东尼没理由不行。
雷霆和火箭要他做得是并不会比在美国队时复杂和困难,但他就是没办法达到那种水平,没有人能从篮球的角度找出原因。
曾经和安东尼合作六个赛季,人品不怎么样、但带兵确实有一定水准的名帅卡尔(George Karl),在他的自传《愤怒的乔治》中回答了一些细节。他认为安东尼绝对是他执教过最出色的球员,但同时也是个自私的家伙,他总希望能独占一切焦点,不愿意和他的团队成员分享,这支球队所有的镁光灯只能属于他一个人,如果你侵犯了这一点,那很抱歉,你只能离开。
这一段评价得到了毕拉普斯的支持,他更直接的表示:“Melo对于自己一场比赛要拿30分看得太重了,这件事情对他意义重大。有些比赛,他只得到20分或22分,就算我们赢球,他也不会开心;如果他在一场比赛拿下36分,即使球队输了,他却会和所有人庆祝。”
这种只想成为最佳男主角式的比赛观念,让安东尼无法去成为一名优秀的防守者。在金块时期的安东尼移动快速且非常强壮,就算是阿泰斯特(Ron Artest)这种等级的悍将也无法完全困住他,他的身材和体能调教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防守者。但他从来没有在这上面投注太多的心力,他的目光总是摆在另一个半场。而到了尼克时期,越来越走样的身材,让他没办法跟上任何人,不过他也不在意,因为他只想得分。
卡尔对此也莫可奈何,“安东尼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孩子,他本应该成为那个位置上最好的防守球员。我希望他在防守端和进攻端一样卖力,甚至更卖力,但这从来不会发生在Melo身上,他在持球的时候拥有惊人的得分能力,这让他成为了一个明星球员,但不是赢家,当我向他指出这一点时,他从来都不喜欢。”
乔丹、邓肯、科比和勒布朗,这些各自时代的领头羊,同时也都是当时联盟最好的防守者。当对方球星在比赛中大杀四方时,他们会主动请缨去解决那个麻烦。他们了解攻防之间是不可切割的,你要成为最好的就得在两方面都付出心力。
安东尼近两个赛季,出手数降低到15次以下,自认为已经退让的很多了。但当雷霆要他在季后赛守住费弗斯(Derrick Favors)时,他却无法办到。而当到了火箭,他又无法为哈登和保罗拉开空间,德安东尼在分手时委婉的说,“这块拼图不合适”。
作为同样偏执的得分好手,卡特生涯的断裂点也发生在34岁,满身伤势加上上场时间的减少,让他场均得分再也不曾回到20。但在这之后他还是打了8年,而且第9年正要上演。
他在达拉斯变成一名完美配角,带给球队硬气和关键属性,在曼菲斯也能弯下腰做好防守。在加州和亚特兰大的两年,他传授自己的经验给那些后备,并且获得了敬爱。
而安东尼则和自己曾经的老大哥艾佛森更像,他们“不知老之将至”,当球队要把他们放在替补时,都做出了非常激烈的反应。
在雷霆和火箭的加盟记者会上,安东尼总是说“我们可以一起...”,而不是“我可以帮助....”,他仍然认为自己是球队里最好的那个人,然而并不是。
当在美国队,阵中所有人都和他平起平坐、甚至资历比他更好时,他愿意降尊纡贵去做那些苦活、在底角等球,其结果我们都看到了——奥运得分王和三面金牌。
但在休士顿和奥克拉荷马,他就是无法说服自己这么做。
心态决定一切,而那些人生故事和经历又决定了一个人的习惯和个性,最终决定他是怎么去看一件事情的。
柯兰杰洛说的明明白白,关注于“团队”的球队,不会想要安东尼。
但他曾经有可能不会是这样的不是吗?如果他真的在2014年去了火箭或公牛,会不会我们现在会用完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的成就呢。
卡特在离开多伦多时被骂为骗子,科比在2004年“F4”时被贴上自私标签,但现在他们都是伟大且励志的代表,这说明生涯是能够补救的。
扎克·蓝道夫(Zach Randolph)在波特兰监狱队时,就已经是一名颇负盛名的低位单打机器,但同时也被认为是球权黑洞、人形立牌和更衣室炸弹。他本来有可能又是一名艾迪·柯瑞(Eddy Curry)式自我毁灭人生的好手。
但在曼菲斯的八年,却让蓝道夫有机会改变。在和麦克·康利(Mike Conley)、马克·加索(Marc Gasol)和托尼艾伦(Tony Allen)等硬汉并肩作战下,他终于来到了一支最适合自己的球队。他还是那个禁区推土机,但同时能为了球队赢球去做任何事。他帮助这支球队打进西区决赛,同时击败过马刺和雷霆。
灰熊球团承诺将会退役他的球衣号码。
雷道夫是NBA里“南橘北枳”的最佳案例,安东尼比他更有天赋,却没有他那么幸运,这让人难过。由于两次见钱眼开的错误决定,不会有太多对他报以同情。
不过千禧年后的古怪时代,确实也将他往悲剧上推了一步,过多的球队和越来越市场化的联盟,让天赋过于分散,好的球员很难在一起打球,薪资结构又束缚了大部分季后赛球队改变的可能。
希望在《ESPN》上大发牢骚和苦水的镜头,不会是我们对安东尼的最终记忆。我们应该记得的是那个和冠军湖人大战六场后落败,率领美国队击败阿根廷、西班牙、塞尔维亚捧金,以及在乔丹面前砍下62分的得分天才。
但如果那真的就是他在NBA的最后一景,那也留给了我们一些遗产,那就是一个人的生涯杰出与否,在于他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去成就他人生的可能性,而不是上帝给了他多少天赋。安东尼是一个可以拿80分的学生,但他花了更多心思在打工和约女孩上面,他认为考个60分就可以了,最终他的想法也如实反映在他的成绩上,求仁得仁。
作者: onegaisimasu (Onegaisimasu)   2019-08-20 12:55:00
3-time olympic gold metalist?美国拿冠军很难?
作者: daniel919927   2019-08-20 14:04:00
重点是 防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