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论运球技巧与球风改变的关联 以及"迟疑"

楼主: FAYeeeeeeee (Fay)   2018-04-25 21:56:44
三分球、禁区协防等规则的变迁
与篮球场上的主宰从禁区中锋到摇摆人,再到近年的后卫息息相关
不过运球技巧的演变以及规则的宽限似乎也有不小的影响
举例来说,国外有人会说80年代以降篮球强度才开始提升
70年代以前的人连球都运不好,要贵古贱今至少也要拿80后的来比
这点比较70年代代表人物 :J博士、手枪
以及80年代的麦可乔丹、微笑刺客,他们的运球技巧可见一斑
J博士基本上就是背打转身或是第一步压肩切到底
Maravich则是加入更多背后、胯下换手运球
与80年代的乔丹、Thomas相比,似乎单调了一点
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他们没有使用“Hesitation”
标题放不下所以用迟疑代称
这个Hesitation,有打过球的网友应该都清楚是什么感觉
当运球运得很大力时,反弹回来的球会在手中摩擦旋转
配合手掌稍微往后提拉的动作,形成了短暂的暂留时间
运用这个暂留时间变向、变速或两者结合,是80年代以后开始慢慢出现的
许多时候使用者会利用接近翻球的动作使效果发挥得更好
70年代以前或许是技巧发展未及或规则严谨,这种动作没有出现
80年代以后慢慢有人使用,但主要是用在变向
到了90年代,变速和变向两者结合
Hardaway、Iverson等人的Killer Crossover袭卷联盟
Iverson的动作影响尤甚,简单明了,不用做到和他一样猛也能收到效果
后来的联盟后场球员基本上都会这个基本功,甚至前场也不少人会
原先Iverson还会吃上许多翻球,但后来联盟慢慢松绑了
这也是这动作能普及的一大原因
2000年代摇摆人盘球准备单挑,利用Hesitation让对手不知道何时换档换方向
2010年代以后强力后卫用Hesitation搭配挡拆和外线,引领联盟
当我们评断一个球员的运球好不好时,其实就是在看他的Hesitation用得如何
有没有办法在对手面前晃呀晃得然后突然启动
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这20年间虽然大家运球都要会Hesitation
但招式可是百家争鸣,在AI那招的基础上各自发展
我这边就放一下个人觉得最帅的当作代表
Kyrie Irving的Hesitation结合Spin Move
https://youtu.be/XXfGFkl0rZk
90年代以前的资讯皆来自网络影片和文章,有纰漏之处烦请纠正
谢谢
作者: jimmyjou2006 (peaker)   2018-04-25 22:52:00
不是翻球啦 说用力运也不太对 简单理解上 你膝盖高度下的低运球 变高运球 那运球的节奏变了 暂留时间多了 就是你作假动作的时机 弄名词反而很多人懂变成不懂而且运球好不好不需要会这个 通常...偏脑补 但还是好文还有 把球左右运的幅度拉大时也是增加球在空中的时间 但很危险不建议
作者: LacrimosaMus (Dr.King Schultz)   2018-04-25 23:08:00
胡子的后撤很像是hesitation的时候双脚快速移动两步双手持球再向后跳两步,所以有没有走步吵翻天就看要不要解释他单手停球的那两步是不是收球了
作者: jack19931993 (三無少年)   2018-04-25 23:18:00
个人觉得用最好是Jamal Crawford翻球没有人抓这么细的啦 去找运球手掌没超过90度的可能还是少数
作者: LacrimosaMus (Dr.King Schultz)   2018-04-25 23:45:00
胡子hesitation球一样很低,所以才会被怀疑走步球低又要停留只能手移动到球下面
作者: jimmyjou2006 (peaker)   2018-04-26 00:17:00
他讨论真有人问他喔..别为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