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有人有意见,但显然现在各媒体的评价都是:2017是选秀大年。
为什么?又选秀到底要怎么分大小年?
首先,对于某个推文“大小年要事后看才准”,我的回应是:这句话大错特错。
大小年要事后看?那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要知道大小年,是选前就要探究的资讯,选秀
都选完了、甚至球员都长出一些样子(不管长好长坏)了,再回头看选秀大小年意义何在?
总管要事前得知选秀大小年才能知道怎么操盘,才能预备到底要怎么交易未来的选秀权,
难道所有攸关未来选秀权的交易都是每个总管随便附送在交易内的添头?别傻了。
的确不是没有这种赌运气的可能,但是如果能事先得知选秀大小年,绝对对操盘有更多的
价值。就像今年二月的季中交易截止日前,为什么大家都把首轮选秀权抓得这么紧,除非
真正丢出无可取代的超级球星(例如 Cousins),否则都不愿轻易丢出选秀权?
因为2017是大年,这就是必须的资讯。没有什么事后看才准这种事。
你的确可以从事后去看那一年的选秀“是不是成果丰硕”,但是一般来说要讨论的选秀大
小年不是成果是否丰硕,而是对于手握选秀权的球队来说,这样的投资值不值得。选秀后
考验养成,选秀前则是决定你的选择值不值得投资。
再者,大小年也不只是一体两面,风险高/中/低、报酬高/中/低就已经是3X3 的排列组合
,当然的确可能存在“非大年”、“普通”、“非弱年”等等的评价。也就是说,就算成
果不如预期丰硕,也不该就从结果论打成“什么大年?根本就是弱年,言过其实”。
2017为什么是大年?因为评价是,那种潜力足以长成球队当家主力的球员连一只手都数不
完,至少有10个人有即战力,几乎确保前十顺位的球队或许有位置上的取舍,但几乎不必
担心会有太高的踩地雷程度,这种“低风险、高报酬”的素质,就是2017被评为选秀大年
的原因。
最后,就用一点个人印象,从风险与报酬的角度回顾近20年内几次比较知名的选秀会。公
认大年的2003和2007就不必多说了。
1997:
结果来看,Tim Duncan、Tracy McGrady和Chauncey带头,出产三个 Big name的确不容易
,1996-97 球季许多球队为了选秀而tank的情况也很明显,问题1997在选前依然不被视为
大年,因为那一年就只有状元很热门,所有球队只要没有坦到状元签就认为是失败,因为
Duncan和其他人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1999:
1999被视为大年,原因不是像2017这样,可以挑中许多干城大将,但是1999的即战力实在
太多了,Francis和Odom被认为有顶尖天分,但后来的确没有长成超级王牌,但从Brand、
Baron Davis、Szczerbiak、Hamilton、A.Miller、Terry、Langdon、Posey,都至少曾被
认为低风险,是可用的即战力,从后续看来这一排只有Langdon没有站稳而已。而 Marion
这种选前较不像上述如此名满全美,但有看过的人都认为非常可靠就看谁敢赌的例子,都
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2000:
毋庸置疑的小年,高风险、低报酬,绝对没有某些推文所说“每年都大年”的情况。
2001、2002:
2001绝对不可能被认为大年,情况有点像2016,高中四少带头的高风险高报酬,低风险的
选择却是 Shane Battier这种天花板不高的扎实球员,至于2002年则是特殊情况,选前就
知道是长人深度很够的一年,姚明、Gooden、Hilario(Nene)、Wilcox、Jeffries等较为
人知的是长人,高风险高报酬的Amare Stoudemire也是长人,侧翼仅 Mike Dunleavy Jr.
和Caron Butler,后场更只有Jason Williams(jay Williams)和可能有转型障碍的Wagner
,也很难被视为质量兼具的大年。
2004、2005、2011:
2004称不上大年,因为从首轮中段开始就会面临许多赌注,即战力的程度不高,但也不算
是弱年,因为中段开始会进入高风险高报酬的阶段,不像2000年期待感那么低。2005年就
是特例,和2002相反,后场深度量多质精,三大控卫不说,中后段还有McCants、 Jack、
Hodge、Garcia、Head、S.Stoudamire 这些NCAA时期闻名全美的后场,以这个程度,绝对
不是弱年。后来的2011年,由KI、Kemba Walker、Fredette、K.Thompson带头,后场深度
好,但整体深度更不如2005,Kawhi Leonard 选前根本没有这么高的天花板,这家伙进职
业后的成长只能说惊人。
2006:
虽然没有2000这么惨,但其实是小年。当年连手握状元签的暴龙,都面临不知道有无绝对
人选的情况,Aldridge、Roy、Gay、Foye算是安全牌,Bargnani、Tyrus Thomas是高风险
高报酬的选择,Morrison和Redick两大射手各有防守和身材的缺陷,其他多半没什么天花
板。
2009:
当年选前的评语叫做“BG & PG”,Blake Griffin是状元不二人选,在他之后是一整排的
控球后卫,Rubio、Tyreke Evans、Flynn、Holiday、Lawson、Teague、Darren Collison
都赫赫有名,侧翼则是DeRozan和Harden,内线深度较差,但整体已经算是大年了。
对了,还有一个大学时期投射能力就震惊全美,只是显然要转控卫,仅剩那么一点点疑虑
的Stephen Curry。
2010:
情况和1997有点接近,同样有人为了状元签在坦,但这次连榜眼也有点价值,整体深度不
够,但比较能放心的人比1997年多,Wall绝对是值得状元签的王牌控卫,Turner的天花板
不高,但大学就有全能雏形,顺利的话是明星副手(当然后来没有养出来),还有天赋惊人
的Cousins、助Butler大学闯进锦标赛决赛的Hayward。George的情况则和99年的Marion类
似。
2012:
2012被认为是大年,但情况比较类似1999,AD是无庸置疑的超大物,Drummond是还很 raw
可是潜力无限的怪兽,Robinson天赋亮眼却需要养成,最重要的是,MKG、Beal、Waiters
、Barnes、Lillard、Rivers、Ross、T-Jones、Henson、Sullinger 都是至少值得进入阵
容轮替的成员,风险不高。
2013、2014:
很显然从近期的争论里,这两年的评价和预估落差最大。
2013选前被认为是弱年,因为几个乐透前段的选择都不好看,原本最具有状元身价的Noel
竟然受了大伤,到最后骑士选了个连新秀合约都不算顺利走完的 Anthony Bennett,但是
可怕的来了,中后段高风险高报酬的选择完全往高报酬的方向前进,Gobert变成顶级护框
巨神兵不够夸张,Antetokounmpo 居然冲到比当初预期的高报酬还要猛,甚至比2014几个
高天赋的天才还要抢眼。
2014被认为大年其实是低风险高报酬的最佳体现,Wiggins是发展不如预期,Parker 是三
年里提前挂了两年,Embiid等到今年才蜻蜓点水,但一来受伤原本就不是可以预期与应该
被评估的风险(除非早就是injury prone),整体而言这三大巨头都是低风险高报酬的程度
,一度和前三人齐名的Randle也非省油的灯,Gordon、Exum、Smart、McDermott不是安全
牌就是有高天花板,Payton、Hood、Stauskas、LaVine也都有期待空间。只是相较于13梯
那些高风险高报酬全部兑现,14梯的发展普遍不如预期,就比较无奈了。
2015是长人深度够,但并非毫无风险,论大年程度,莫说和2017相比,可能也不如99、09
、12,2016只有前两顺位稍有点样子,其他整批都是高风险,大概只有一半有高报酬,根
本不可能是大年。
以上一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