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李亦伸 - 2016-09-08
“咖哩”Stephen Curry访台,这场“Curry秀”除了行销、品牌宣传、卖篮球鞋,还引起
媒体、社群、乡民、艺人一场大混战。想目睹当今天下第一人的球迷也如愿以偿。
这场秀引爆的争议、话题、网络发酵,让我不由想2004年意外引爆NIKE公关危机的“
Jordan秀”。
04年乔丹(Michael Jordan)访台,篮球上帝来台,谁不想看,全台湾都疯了。当年在世贸
二馆塔起舞台,一场纪录乔丹生涯,用舞台剧和走秀去呈现,又说故事又时尚又运动又能
展现品牌革命和进化的Jordan秀登场。
NIKE标榜近距离接触上帝的宣传口号,深深打动人心,为了看乔丹一面,再困难再昂贵再
稀有,消费者都愿意买单。
这场“Jordan秀”真的经典,乔丹生涯起浮、成长、荣耀、退休、复出、再退休,透过舞
台剧和现代时尚走秀贯穿全场,故事说得浅显易懂,深深打入人心,乔丹的鞋子,品牌诞
生成长,从NIKE到乔丹牌,每一个故事都让心感动,心领神会。
每一件商品和鞋子,真实纪录乔丹一生,整场秀的内容、铺陈、设计、商品和说故事的剧
情走秀,完美。然后,当大家热爱乔丹,崇拜篮球上帝的情绪和情境被热烈挑动时,秀竟
然就结束了。
老实说,我完全不知道ending是这个样子,很错愕,很不够味,也很意犹未尽。乔丹没有
出来坐在沙发上跟球迷互动,聊聊他的人生、他的气垫、他的鞋、他的退休和自己品牌,
没有丢丢签名篮球、商品、大方送礼,他在“Jordan秀”前后出来挥挥手,敬意,前后亮
相不到10分钟,一切就结束了。
很突然的结束,但还是一场很棒的秀。可是,有人不买帐,因为大家只看到不到10分钟的
乔丹,也没有“近距离接触”,网络有人点火,要求退货(购买商品才能得到看秀机会),
媒体跟进,这一炒,火烧得令NIKE和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最终NIKE台湾总经理被迫出来善后,想退货的就退货,该平抚的就平抚,该送的礼全送,
NIKE退了两、三步,终于收拾残局。但NIKE被吓呆吓傻了,没有人知道这场公关危机是如
何发生?为何会演变成一场莫明灾难?这是什么样的一个社会和社群发酵?
这场Jordan秀唯一败笔是,乔丹亮相时间太少了,大家想看的是乔丹,不是这场秀,秀再
美再好意境再高再伟大,夺下奥斯卡奖也没有用。因为,大家想看到的是乔丹,不是秀,
不是创意,不是说故事,更不是这些演舞台剧、走秀、说乔丹故事的俊男美女和球星。
Stephen Curry 传达他个人对篮球的热爱以及勤奋、不懈、热忱和革新的篮球精神给年轻
篮球员,鼓励他们在球场上奋力拼搏,实现篮球梦想
那时候如果NIKE把钱和创意、故事省下来,搬张板凳给乔老大,在舞台上坐45分钟,畅谈
乔丹人生,动不动就微笑、送礼,再下去握握手、自拍、击掌一下,结局就不会如此。那
里会有什么公关危机。
很俗不可耐,也很令人无法理解,但台湾就是这样怪怪的文化 媒体和社群(当年是网络,
还不到社群世代)都在创造不同价值观感和诡异文化,真相不一定是重点,有了真相,也
不一定看得到是非,喊到媒体和社群都会注意的声音,才是王道。
“Curry秀”如果发生在2004年,那Under Armour可能就要被放火烧了。
买不买Curry产品的都进场了,那些买产品的消费者还不如场边那群从不关心体育,也没
买票力挺台湾篮球的VIP贵宾。
至于媒体报不报,来不来就更不重要了,社群世代百家争鸣,不管是主流非主流,不论传
统非传统,Curry就是当代篮球上帝,你来不来采访,报不报,写好写坏,一点都不重要
。
艺人观众VIP陶晶莹被媒体和乡民狠批不专业、捞过界,因为是他要求重打最后5秒钟,重
新给Curry平反机会,这有那么重要吗?我是不懂,“Curry秀”就是球迷会,就是行销展
示,就是品牌商业宣传活动,跟比赛和专业要扯上关系,我是看不懂,也不在意。
12年过去,媒体生态和社群文化相互冲击,台湾运动文化还在无限沈沦,这才是最可悲的
事实。
http://media.pbplus.me/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