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泪推T-MAC,和62分那场的两次发球 (图解)

楼主: nypgand1 (祈附‧征前御祭)   2014-10-26 20:52:59
ReckonBox 影音好读版:
(内有战术图解)
http://reckonbox.herokuapp.com/2014/10/26/tmac-blob/
泪推 T-MAC,和狂砍 62 分那场的两次底线发球
26 OCT , 2014
Vince Carter 底线三分绝杀、马刺三老再夺总冠军、Ray Allen 还不知花落谁家、Kobe
Bryant 试图强势回归、Steve Nash 背伤复发整季报销。
这一批 90 年代末期进入 NBA,在当年巨头风气不盛、各据一方的球星,虽然总有一天要
离开一级战场,但至少我们可以趁著传奇明星队十一月即将访台之前,再来回味那些青春
回忆。
时间倒转十年前,2004 年 3 月 10 日,Tracy McGrady 率领魔术队来到巫师主场,单挑
近况火烫的 Gilbert Arenas。这场 Arenas 持续保持好手感,再度飙出 40 分,但赛后
他却完全不是话题的主角。
怎么会这样?因为 Tracy McGrady 写下的是更为勇猛的生涯纪录:37 投 20 中,单场
62 分。
底线发球得分
在一边已哭、一边复习这场经典比赛的过程中,我们赫然发现了一个十年前我们不会注意
的细节。
秘密就藏在魔术队第二节两次微妙的底线发球战术里。
影片:第二节 10:16 底线发球,T-MAC 得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4yeUNZd4GU
第一次,在第二节刚开始的时候。
发球者在面对篮框左手边,为强边;反之右边为弱边。场内四名球员,除了最外围的后卫
以外,其余三名在禁区边缘,弱边篮下即为 McGrady。
截图:弱边篮下即为 T-MAC
http://i.imgur.com/RqIn2kS.jpg
第一拍,McGrady 往上,替罚球区附近的队友进行掩护,同时罚球区队友也沿着禁区内缘
往下沉,强边的队友暂时不动。
截图:T-MAC 设立掩护
http://i.imgur.com/qHJrfqS.jpg
但其实第一拍是个烟雾弹,我们的最终目的当然是要把球送到 McGrady 手上。
所以第二拍,当第一道掩护的防守球员还忙于互相交代的时候,强边的队友再趁机贴近,
替 McGrady 设立第二道掩护。
截图:瞬间换 T-MAC 被掩护
http://i.imgur.com/RBKU7c4.jpg
这回可是来真的了,McGrady 闪身出掩护,只见球直送给他,起身,入网。
防守球员呢?还在大老远呢。
截图:发球,T-MAC 大空档
http://i.imgur.com/3hgFFr0.jpg
敲碗敲碗,第二次勒?
好了,看到这边相信大家虽然都看懂了走位,但还是有一点疑惑:因为这感觉上是很常见
的战术啊,就算单节里面跑两遍也没什么特别的吧?
有趣的就在比赛时间过了十分钟之后,魔术再度得到一次底线发球的机会。启动前又摆出
了类似的站位,只是 McGrady 移到中路,而且距离篮框很近。
是又要玩同一招了吗?
影片:第二节 :02.9 底线发球,T-MAC 进算加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E0BGNzbr2Q
有了上次跟丢的经验,这回你可以看到发球前,巫师队的球员们此起彼落、东指西指地忙
了一阵,煞有其事地沟通了老半天。而且全部人都站得很开,深怕又来一堆掩护追防不及

裁判给球,哨音响起。
大伙儿还在东张西望,准备着一有动静就要随时启动,没想到这时球已经从头上发了进来
,只见 McGrady 已经跃在空中,给他阿进还and 1 啦!
总结
高得分除了依靠个人能力,其实队友间的配合和教练团的功力也是缺一不可。队友和教练
可以制造团队良好的出手机会,搭配球星的出手选择换来高命中率。
所以阿,当我们在设计还有部属战术的时候,也要学着抓对手的心态,交叉运用各种看似
相同,实际上却南辕北辙的策略来反复欺敌。
这是篮球场上的铁律,十年前是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作者: tracymarbury   2014-10-26 23:27:00
真的泪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