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法国大战立陶宛,教练“经典教材” LYS

楼主: kk999999 (小鼠鼠)   2014-09-19 17:52:38
法国大战立陶宛,教练“经典教材”
2014篮球世界杯铜牌战,法国最终以95:93力克立陶宛,拿下铜牌。这一场球最后30秒法
国以84:80领先,30秒内裁判吹了15次犯规,这是一场充满教练斗智、斗法,决胜期如何
防守与抉择的经典教材。
我原本没有看到这场比赛,一名资深老师特别打电话给我,问我为什么双方要这样犯规,
他有想法,但充满疑惑和不解。
这两天看了最后1分30秒的决胜期,我才发现,这场比赛真的可以写好几篇论文了,30秒
双方一共15次犯规,这大概是世界第一次,也是绝无仅有的判例。
讲白一点就是,最后30秒落后4分的立陶宛,试图用犯规冻结时间,设法追回失分,寻求
任何一点点可能逆的契机,用不断迅速的犯规去创造机会和空间。
领先的法国在立陶宛积极犯规,冻结时间,全力创造逆转契机的同时,也用犯规反制,不
给立陶宛任何快速进攻、投三分球机会,只要立陶宛球发进来,法国就在自己的前场马上
犯规,把立陶宛送上罚球线。
就这样,双方在30秒内一共犯规15次,你罚完、我发球,你就犯规,我罚完、你发球,我
也犯规,双方教练斗智、斗法,立陶宛在终场前16秒追成 85:86,终场前3秒钟追到92:
93,两度只落后一分。
在最后30秒,双方一共罚了26球,罚进21球,5球失手。
双方教练都不给对手任何机会进攻或拖延时间,更不会有三分出手的机会,领先的法国被
迫陷入被动,干脆也用犯规反制立陶宛,立陶宛也真的两度把比分追到只落后一分,只要
法国罚球多失手一次,比赛情况和结果可能就立刻改变。
这是欧洲篮球的风格,根NBA完全不同,NBA时间、犯规、停表非常“职业”,总是留给比
赛许多想像空间。但业余篮球不同,30秒即使采取犯规战术,最多就是3-4次反击机会,
万一漏了人,或者裁判没有因为你要冻结时间犯规吹哨,时间一拖可能10几秒就没了,根
本无法创造逆转情势。
法国大胆反制,立陶宛奋力最后一赌,双方都用犯规和罚球决定胜负,法国罚球够水准,
立陶宛也不含糊,这是教练对球员和罚球的自信。
这部分很难会发生在中华男篮身上,因为一旦要比最后罚球谁稳谁准,那中华队可能就糟
糕了。
罚球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华队国手群一个不小的罩门与障碍。
这场球不只是教练执教、应变、斗智的教材,也是球员的一种启发激励,对裁判的哨音和
尺度,更是绝佳示范。
NBA会这么干吗?我想应该不会,NBA教练和球队大多会全力防守,这是职业与业余比赛的
不同,也是美国篮球与欧洲篮球文化上的落差,没有好与坏,也没有绝对原则。
法国教练Vincent Collet真的有一套,立陶宛也的确不含糊,教练Jonas Kazlauskas大胆
放手一搏,两度都差一点改变比赛走向。
看过这场比赛,我相信对教练和球员、球迷都会有很大的想法与启发。
http://www.dongtw.com/nba/nbaspecial/20140919/00089176.html
作者: kukulovesyou (KuKu™)   2014-09-19 17:56:00
头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