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allfan (纯看球)
2013-11-19 23:36:15是不是偏门?
以下是截录自"维基"的资料:
“保罗‧威斯海德(Paul Westhead)体系的跑轰战术,要求持球者在七秒内就要出手。
他希望能在对手还没有完全回防,准备好防御阵容前,我方就已投篮得分。在防御方面,
持续采取全场紧迫盯人(Full-court press),逼迫对手掉球,或是勉强出手,之后快速
反击。一般来说,在这种战术下,希望球队保持快速的节奏,主动进攻,放弃轻松得分的
机会。跑轰战术另一个常见的特征,就是频繁的换人(有时候场上五个人会全被换掉),
以保持场上球员的速度与体力。”
Westhead应该是跑轰的祖师爷无误,虽然更为出名的是老尼尔森以及太阳时期的冷笑话。
但就审视Grinnell System的跑轰,实在很难让人不得不承认这就是Westhead理论的完美
实现,各位可以就此回头看目前NBA主打跑轰的勇士队,去年季后赛,由Curry&Thompson
双卫所执行的,或者是当年Nash拿两次MVP在太阳队所执行的,就可以了解不管哪种类型
跑轰战术,三大不可或缺的要素:三分球、冲抢进攻篮板、以及early offense。
只是Westhead和Grinnell System较为注重透过盯人与包夹防守,来创造对手大量的失误
以获得更多的投篮次数,此外,他们也培养场上的球员都能有三分线的能力。
但冷笑话的跑轰启动于挡切,十分依赖控卫,而老尼系统的跑轰也颇依赖后场的能力,
此外在防守方面,走的比较传统,且因为侧重后场,所以对主力控卫依赖性高,就
不能期待他们把体力浪费在包夹上,所以很常看到勇士队和对手互轰的场面。
但Westhead流几乎就是要人人都能战,不只卖力投三分,也要卖力包夹让对手发生失误
,换个角度想想,这不正是人人有球玩的快乐篮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