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霹雳男儿 Days of Thunder

楼主: KoalaLin (林纸鹤)   2015-01-20 20:20:38
http://blog.roodo.com/koalalin/archives/37738627.html
拆开封套、打开CD,内页印着一帧穿着无袖背心、戴着招牌红帽的东尼史考特(Tony
Scott)的彩色照片,然后下方打着“1944-2012”字样。
这张于2013年底发行的《霹雳男儿》(Days of Thunder,1990)原声带,在制作上充满
感情,仿佛用它来向导演致意、怀念。电影或许在台湾鲜为人知,也或许是因为《决战终
点线》的关系,影迷脑海再度响起赛车电影那轰然、吵杂却美妙的声音,然后忆起23年前
的史考特作品。
影迷向来把《霹雳男儿》视为《捍卫战士》的延续,叙事规格类似、只是换了交通工具,
就连演员也都同一个: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影迷不仅可以回顾超级年轻的阿汤哥
,还能“顺便”看看当年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首部好莱坞电影的美丽身影。片商
后来常常宣传此片主演是“阿汤哥+妮可”(他们电影拍完后也真的“顺便”结婚了),
但“阿汤哥+劳勃杜瓦+麦可鲁克”才是全戏重点啊!要知道,往往东尼史考特的电影只
关注男人情谊,还有不知为何就会燃起共患难的热血魂,女角几乎都是花瓶。
劳勃杜瓦(Robert Duvall)饰演阿汤哥的资深技师,两人从一开始对彼此的不信任,到
最后形影不离、没他就没有他。有段戏让我很感动,当阿汤哥被送进医院,因脑震荡导致
双眼暂时全盲,他着急找著始终会在赛车比赛时用无线电领航他的劳勃杜瓦,因为那是他
唯一能信任的人。麦可鲁克(Michael Rooker)则饰演阿汤哥的对手,就像《决战终点线
》的双雄对决,两人相互竞争、却又相知相惜,一样没他就没有他。
噢,对了!其实《霹雳男儿》剧本最早是阿汤哥写的,换句话说自己根本就想扮演赛车手
啊!他说:“我超爱看赛车的,不管短程赛还是NASCAR的赛事。我最初想讲一个菜鸟车手
,如何在NASCAR赛事里成长,因为他以前比赛都是靠自己,但NASCAR讲求团队合作,包括
技术、赞助商的资金。”
于是,《决战终点线》跟《霹雳男儿》成了影坛上少见的赛车电影;有趣的是,两部配乐
都由汉斯季默(Hans Zimmer)担纲。但《霹雳男儿》配乐的运气比较差,因为它从来没
有获得正式发行,乐迷在这23年来都得透过bootleg或网络串流的MP3档案,才能一窥其究
。乐评人丹高德瓦瑟(Dan Goldwasser)便说:“它充满了能量、摇滚热力、纤细的感情
,而这也是季默在90年代逐渐创出自己曲风典型的首站”。所幸,独立唱片商La-La Land
终于搞定发行权,甚至去把片商的原始类比档案、季默工作室的素材,重新且完整挖掘出
来,然后数位后制一番,以全球限量三千张的CD形式,正式献给那些等待已久的死忠乐迷

《霹雳男儿》也是季默跟东尼史考特的首次合作;之后他们陆续一块完成《绝命大煞星》
、《烈火终结令》与《赤色风暴》。季默曾于2013年接受英国《帝国》杂志访谈表示:“
东尼史考特跟我踏进好莱坞有很大的关系。当年他在拍摄《复仇》,在伦敦一直打电话给
我讨论想法,因为他听过我在1988年的配乐《分离的世界》,他很喜欢,所以希望我来接
《复仇》。但有一天,他的制片还是什么的,跟东尼说:‘汉斯?那是哪位?从没听过他
。东尼,我不是跟你开玩笑的,你必须要用名单上那些红牌作曲家!’;所以,我觉得我
事业差不多快完蛋了。”不久,季默的《雨人》获得奥斯卡提名,然后又接下雷利史考特
的《黑雨》,显然两部“雨”开头的让他遇水则发,事业反而蒸蒸日上。汤姆克鲁斯想要
用他,所以二话不说邀请季默签下《霹雳男儿》合约,也让上次因故破局的东尼,终于能
够跟季默展开合作。
季默早期创作都是走摇滚流行路线的,然后再加上世界音乐的节奏感;本片也不例外。序
曲〈Days of Thunder (Main Title)〉一开始的轻快旋律很吸引人,很有季默同时期另一
部作品《温馨接送情》的感觉,接着琴键进入,奏出主题乐句,以及铜管合成音色的两音
阶,恣意领着听众走进赛车场的热闹场景,并让一旁的电吉他愉悦弹著。整首开场,效果
超级棒,不仅旋律好听、情绪热血,也精确捕捉到东尼导演眼下的竞速世界。
次曲〈Rowdy Drives/ Who Is This Driver?〉以快速节拍带出赛车场上的紧促感,但火
力还没全开;中间过了一段主旋律,重拍节奏跟电吉他突然带出雄壮气势,衬托汤姆克鲁
斯的登场。〈Let Me Drive/ Cole Drives Rowdy's Car〉延续上曲气氛,并顺便交代悬
疑未决的情绪音乐,颇有《黑雨》质感;后段为顺应阿汤哥赛车英姿,季默再把主旋律端
出来急促变奏一番。描写劳勃杜瓦在农舍打造赛车骨架的〈Car Building〉,则是我很喜
爱的一段,逐渐推升的能量非常突出,它让这段戏有着宗教般的崇高感,而且热情的电吉
他跟键盘演奏好好听啊!
第五曲〈Darlington/ Cole Wins〉顾名思义,描述阿汤哥于赛事上的首场胜利;季默展
现相当热血的美式摇滚快板节奏,喜欢电吉他独奏、强力和弦的乐迷必能在这首获得大大
满足,而且能量张力饱满,跟赛车意象完美结合,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段。趁胜追击的〈
You're Home/ Daytona Race/ The Crash〉,继续以动感鼓点延续竞速赛事的热情,中段
打击篇幅非常长,感觉鼓手都快要没力了,而后段以摇滚快拍铺设,末端两声铜管音色则
表示车祸意外瞬间,并接连〈The Hospital〉那种述说人命关天、悬疑恐惧的电子节奏。
诡异的是,〈The Hospital〉居然烧声破音,这在国外论坛也被讨论,有人便认为这是
La-La Land数位母带处理的时候“出槌”。
短短几秒的〈Wheelchair Race〉,用幽默手法来表现两个死对头赛车手就算进了医院,
彼此还要继续坐着轮椅较劲的幼稚戏码;以现在网络术语描述这两人,叫“中二病”。专
辑后段第20曲是替代版本,个人觉得这个听起来比较有喜感。〈Rental Car Race〉前段
是阿汤哥与饰演医师的妮可基嫚,两人开始邂逅的爱情主题;它在后面几首〈Physical
Kiss〉以及〈The Last Race〉结尾的地方都能听到变奏,〈Claire Arrives at Her
Apartment〉则以摇滚编曲呈现,吉他刷弦与轻柔键盘非常悦耳。
紧接着曲风一转,变成黑暗沉重的〈Cole Blows His Engine〉,因为阿汤哥的“致胜好
运气”已经用光,倒霉事不断而来。〈Wheeler/ Cole Smashes〉延续其后,剽悍的电子
音色环伺其中,并加强节奏点,一如《黑雨》营造杀戮景观的音效手法,制造出狂乱失序
的感觉。到了〈Cole at the Laundry/ Cole Agrees to Drive Rowdy's Car〉,仿佛《
末路狂花》般的蓝调吉他成了主导乐器,有种失意落寞之感。由于〈Cole and Harry
Fight/ Harry Talks to Car〉在描述阿汤哥与劳勃杜瓦的争执,所以音乐继续黑暗下去
,而里面季默也再度使用早期的最爱,一种类似排笛、亚洲吹笛的音色。
根据专辑内页资料,笛声是来自80年代初期的电脑合成器Fairlight CMI,在〈Cole in
Truck/ Pre-Race〉前段,都能听到它的存在;曲子中段,则以蓄势待发的手法带出车手
决心一搏的紧绷感,最后再让爱情主题短暂出场。长达十分钟的〈The Last Race〉,显
然是专辑制作人特别献给乐迷的一大惊喜,它把电影最终赛事的全场配乐,一律打包整理
出来,整曲简直就是〈Darlington/ Cole Wins〉的豪华衍伸版,不论像是5分18秒耍弄一
段诙谐的电吉他,或如最后象征胜卷在握的气势变奏,都让人爱不释手。听完〈The
Last Race〉,建议你再去听《决战终点线》的〈Lost But Won〉,你应该会发现两者关
注的焦点非常不一样;阿汤哥的〈The Last Race〉比较华丽、摇滚、热血,而〈Lost
But Won〉则显得沉重许多,紧扣“宿命”主题。
专辑特别加收当年有被商业发行出来的电影主题歌曲〈The Last Note of Freedom〉,旋
律来自季默的主题动机,然后再由英国歌手比利艾铎(Billy Idol)润饰、大卫科弗代尔
(David Coverdale)演唱;两位都曾在英伦70、80年代组过摇滚乐队,也是时代的记忆
。最后一首压轴的〈Days of Thunder (Main Title) (rock arrangement)〉,是歌曲的
演奏版,也是CD制作人最珍藏的一首,曲末还有一小段当年录音实况,传奇吉他手杰夫贝
克(Jeff Beck)弹奏的粗糙音质,以及季默工作的谈话,都是珍贵的声音资料,可以想
见制作人找到这首旧档案的欣喜之情。
附注:根据内页提供的轶事,电影的撞车事故来自真实事件,一场发生于1988年NASCAR赛
事,车手是李察派迪(Richard Petty),而那台被撞烂的车至今仍被保留,且成为拍卖
品。另外,车手爱上女医师的情节,则参考另一位已故NASCAR车手提姆李奇蒙(Tim
Richmond)的真实故事。
专辑评比:4.60 / 5.00
作者: srx080578 (薯泥玛拉 Rooney Mara)   2015-01-20 21:26:00
三千张...
作者: jesusnotme (gaygay-yo)   2015-01-23 22:4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