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训] 高山冰攀技巧书讨

楼主: pzhigh (tea)   2014-12-29 00:58:34
高山冰攀技巧 书讨 by 俊宏
冰爪
铰接式 – 与大部分登山鞋款式相合,并适用大部分高山冰攀,比固定式设计更轻、
更便宜。
固定式和半固定式 – 常运用于前抓攀登技巧,因为踢入密度较高的冰时,震动较小
。建议固定式冰抓应配合硬底登山鞋或双重靴,以免冰抓骨架承受过多的应力。
前排与第二白齿钉 – 两者之间角度很重要,将会决定插入的最佳位置,前排齿钉水
平稍微向下,第二排齿钉垂直稍微前倾(p.622, fig 18-1)。
冰攀工具
握柄比一般标准冰斧来的短,短握柄(通常为50公分)较易控制。重量通常在680 ~ 907
克之间,有些款式具可拆卸头部配重,能调整‘挥动重量’(swing weight),不像冰斧
,鹤嘴相对边可以是榔头,而非只是扁头(p. 623, fig 18-2)。有些攀登者会携带第三
把冰攀工具,以便在确保位置作为临时的个人固定点,或置入冰面当作中途固定点,或者
用来代替遗失或断裂的工具。
握柄 – 铝合金、钛合金与碳纤复合材料组制成,设计包括直柄与弯柄的款式(
p.625, fig 18-3a, 18-3b)。弯柄优点是减低加诸手腕的拉力,缺点是让握柄难以插入
雪里、让锤击或砍削的动作不顺、不易从收纳袋取出。握柄弯曲处较靠近头部的设计(
p.625, fig 18-3c),可以加快凸冰与冰花的清除。握柄顶端跟尾端各有一个弯曲(
p.625, fig 18-3d),较适用冰坡角度大于60度。
鹤嘴 – 功用是砍入冰里,向下抵住冰层钩住。鹤嘴下垂的愈陡,齿愈锋利、愈深、
数量愈多,它的咬着力愈强;而鹤嘴愈平滑,就愈容易拔出来。技术冰攀用的弯曲鹤嘴(
p.627, fig 18-4a)比冰斧鹤嘴有更大弯度,反向弯曲的鹤嘴(p.627, fig 18-4b)既稳
固又容易从冰面拔出。反向弯曲的鹤嘴,尖端和顶端边缘都是尖锐的,而锯齿的边缘是斜
的(p.627, fig 18-5)。
扁头与锤头 – 扁头可用来砍步阶、清理冰面以整理出一个易于钻入冰螺栓的表面,
或是敲出确保姿势所需的脚点;锤头可以用来敲入雪桩或岩钉,或是击入冰钩。(p625,
fig 18-3a, 18-3b, p.627, fig 18-4a)
柄尖 – 为了穿透冰面,冰攀工具底部的柄尖必须锐利,而且柄尖和握柄的连接处必
须平顺,而大部分柄尖都有钩环孔(p.625, fig 18-3),当作个人临时固定点时,可以
扣入这个钩环孔。
腕带 – 多重目的:让不慎掉落的冰攀工具不致掉落;便于挥动冰攀工具;可以让攀
登者将身体重量掉在腕带上,让抓握的手休息。
保养与维护 – 出发前检查裂缝、磨痕或受损的迹象,要维持鹤嘴、扁头与柄尖的锐
利,不用时,要用护套套好。
冰螺栓
现代的管状冰螺栓(p.629 fig 18-7a)是由钢、铝或钛合金制成。长度介于10 ~ 22公分
,较长较强固,但长度不能超过冰壁的深度。冰钩(p.629 fig 18-7b, fig 18-7c)是一
种敲入式的固定支点,专为薄冰设计,可以使用在冰面或岩石上,通常会配合吸能带环使
用。
其他装备
收纳套 – 冰攀工具可暂时挂在收纳套、安全吊带的装备环,或是装备扣。
装备扣 – 有些装备扣可以直接扣在坐式吊带的腰带上(p.630 fig 18-8a),有些则
是紧扣在安全吊带装备环或装备绳环上的钩环(p.630 fig 18-8b, fig 18-8c)。
攀登绳 – 冰攀多半使用标准的单绳,不过也取决于攀登的类型和攀登者的偏好,因
为冰攀弄湿攀登绳的机率很高,所以价钱昂贵的防水绳式值得投资的。
头部与眼部防护 – 谨慎的冰攀者会戴头盔,此头盔应该要能配合帽子或套头露脸帽
;冰攀者也应该戴上护目镜或太阳眼镜来保护眼睛,护目镜必须要搭配头盔,而且要通风
良好,以减少雾气产生。
吸能带环 – 考虑使用可以减轻冲击力的带环,也就是吸能绳环或带环,最好在第一
个固定支点上或使当固定点设置在可疑的冰面上时使用吸能带环,可以增加固定支点的安
全余裕。
V字穿绳器无携带冰爪,或追求速度和效率而不使用冰爪的攀登技巧,如通过一小段硬
雪地或冰面。 V-thread tool是一种钩取装备,可以将辅助绳或是伞带钩住,穿过V字穿
绳固定点的通道。市面上有两种V字穿绳器,缆绳式:是由金属缆线构成,在尾端有一钩
子(P.632, fig 18-9a);固定式:是由铸压的金属或塑胶构成,尾端也同样是一个钩子
(P.632, fig 18-9b)。缆绳式比较不会刺到人,但比较不能将辅助绳或伞带推入孔洞;
固定式较有效率将攀登绳或伞带推入洞孔里,但也比较容易戳到自己。
高山冰攀技巧
不穿冰爪攀登
无携带冰爪,或追求速度和效率而不使用冰爪的攀登技巧,如通过一小段硬雪地或冰面。
砍步阶(Step-cutting)– 砍步阶是安全通过陡峭地形快速又有效率的方法。在无冰
爪的年代,砍步阶是攀登硬雪地与冰面唯一的方法。
挥砍步阶(slash step)– 利用冰斧固定身体,呈平衡姿势,扁头在内侧脚前方的冰
面水平地摆动(p.633, fig.18-10),砍出两个步阶,外侧脚移动至步阶1,内侧脚移动
至步阶2,利用冰斧固定身体,回到平衡姿势(p.634, fig 18-11)。
格洞步阶(pigeonhole steps)– 用于较陡峭地形,扁头垂直地在冰面挖出步阶。
阶梯步阶(ladder steps)– 砍出往下的步阶,(1)身体面向下坡方向,先砍外侧脚
的步阶,移动外侧脚;再砍内侧脚的步阶,移动内侧脚。(2)因面向下坡重心易失去的安
全问题,有些攀登者宁愿选择垂降下坡。
穿着冰抓攀登
法式技巧‧脚掌贴地(French technique, flat-footing)– 用在较缓(< 45度)和较松
软的冰面和雪地。原则为冰爪要紧贴冰面。
德式技巧‧前爪攀登(German technique, front- point)– 德人和奥地利人攀爬阿尔
卑斯山脉东侧较为坚硬的雪地和冰壁而发明。可有效率地通过法式步无法处理的困难地形
,如极陡峭或垂直的冰壁。冰爪前爪直接踢入雪中山(取代整个鞋子踢入雪中),并直接
靠前爪支撑身体。
美式技巧‧混和技巧(American technique, combination)– 混合法式和德式,视路线
的坡度、雪地的坚硬度等决定使用法式步或德式步,坡度变化时,自然而然就会转换使用
较舒适的步法。有时也是为让肌肉休息而改用另一步法。
和缓到中等的斜坡
缓坡走路:
脚:一般走路即可。较陡时用鸭步(外八)(p.637, fig.18-12)。膝盖弯曲以平衡身体

手:冰斧呈自我确保握法(self-belay grip),弧口向鹤嘴,鹤嘴指向前方。
斜行上坡:(p.637, fig.18-13)
由于法式步需保持脚掌着地,故随坡度增加脚踝会越走越累。此时可改斜向上坡。
斜行上坡跨步:(p.640, fig.18-14)
脚:外侧脚跨过内侧脚到前(上)方。跨越高度要高过膝盖,以免造成不平衡。两脚太靠
近也难以跨出下一步。
手:冰斧从外侧横跨身体前方到内侧。内侧手以自我确保握法握冰斧,插入一手臂距离的
前方。握柄与坡面垂直。
斜行上坡转向:(p.640, fig.18-15)
脚:外侧脚踏到和内侧脚相同高度,内侧脚转向新方向。外侧手握冰斧柄,以外侧脚为轴
心往新方向转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