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训] 书讨-雪地行进与攀登

楼主: glaitick (头壳坏去的狂人)   2014-01-13 04:43:16
雪地行进与攀登
雪地攀登的第一守则:预防滑倒和滑落。
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评估滑落尽头。
在30。的雪坡滑倒时,所承受的加速度会接近自由落体,因此必须评估滑落尽头种类来选
择相对应的攀登方式。
攀登工具:
冰斧:
1.使用时机:雪地行进时防止跌倒和滑落时制动。
2.注意事项:以不伤及自身和同伴为原则。
3.使用方式:分为“滑落制动握法”和“自我确保握法”,参考fig. 16-15。
冰爪:
1.使用时机:穿上冰爪行进更有效率、滑落尽头有危险或是未知、鞋子的款式。
2.注意事项:不熟悉冰爪的使用时则不穿冰爪以免被绊住、雪会不会黏住冰爪。
雪坡攀登方式可以分为基础行进技能、上坡、横渡、下坡和滑落制动五个部分:
1.基础技巧:平衡攀登、休息步法、踢踏步
平衡攀登:攀登时尽量保持平衡姿势,并且避免长时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雪地行走(斜
行)时应先由平衡姿势起步,将冰斧插入前方雪中形成自我确保姿势。接着跨出一步,把
外脚(下坡脚)往前移到内脚(上坡脚)前方成为不平衡姿势。最后再把内脚跨至外脚前
方重新变成平衡姿势。(fig. 16-16)
休息步法:避免用冲一阵、喘一阵的方式行进。行进时应该以自身的节奏,平稳踏步前进

踢踏步:适用于队伍行进时,借由最前头的行进者于行进路线上踢踏出步阶,使后方队伍
稳定有效率的前行。可以用甩动脚的方式在软雪上踢踏出步阶,较硬的雪坡则需较用力往
下踏。踢踏时需注意深度要能容纳鞋子前面一半的部份;另外步阶间隔应要适中。
2.上坡:直接上坡与斜行上坡。
直接上坡:快速有效率,可以以“持杖姿势”直接上坡;或是“双手把持姿势”,将冰斧
直柄部分插入雪中辅以双手扶持直接上坡;以及“水平姿势”将鹤嘴插入雪中直接上坡。
(fig. 16-17, 16-18, 16-19)
斜行上坡:以之字型攀爬中等坡度的雪坡。可以“持杖姿势”;或是“斜跨身体姿势”,
冰斧斜横于身前,鹤嘴朝外离身,一手紧抓握柄另一手抓住冰斧头部的方式确保前进。(
fig. 16-20)变换方向时则先以“平衡姿势”起步,跨出下坡脚与上坡脚并列成面对雪坡
姿势,同时双手握住冰斧确保。最后再转换方向,并跨出上坡脚成平衡姿势完成。(
fig. 16-21)
3.横渡:行进较没效率,软雪中可以“侧走”,硬雪中则可以“踢步阶”达成。
4.下坡:面朝外(踏跟步,plunge-stepping)、面朝内(下攀)、滑降。
面朝外(踏跟步,plunge-stepping):适用于坡度较硬、较陡的雪坡下坡。人面向雪坡
外,以脚跟先着地的方式,跨出脚步并将重心置于脚跟上;手握冰斧以随时插入雪中制动
。身体稍微前倾,膝盖微弯以保持平衡。在较陡的雪坡上可以搭配“自我确保握法”前进
。注意行进时维持一定节奏,勿忽停忽行容易疲劳。(fig. 16-22)
面朝内(下攀):面朝雪坡下攀的方式,舒适且较为安全,但速度较慢。先将冰斧垂直插
入雪中,以双手握住后往下踏步。(fig. 16-23)
滑降:如果有安全的“滑落尽头”,“滑降”最为快速简单,但需先脱去冰爪以免摔倒,
并且注意随时紧握冰斧。滑降又分“坐式滑降”,坐于雪坡上并以“滑落制动法”握住冰
斧下滑,以柄尖控制速度或制动,尽量不要“紧急煞车”以免向前翻倒;“站式滑降”,
双腿半蹲双手向外张开保持平衡,可以以转动上半身、膝盖来转弯,以侧脚、冰斧插入雪
中或是用力蹬下脚跟来停止;“半蹲式滑降”,以“滑落制动法”握住冰斧并将柄尖插入
雪中,重心放低前进。(fig. 16-24)
5.滑落制动:自我确保、滑落制动。
自我确保:为防止在雪坡上严重跌落,行进中随时以“自我确保握法”或“滑落制动握法
”握住冰斧头部。滑落时一手压住冰斧头部,另一手握住冰斧握柄没入雪面处。(fig.
16-25)
滑落制动:无论以什么姿势滑落,皆需调整为头上脚下的方式才能有效进行制动。头上脚
下背对雪坡滑落时,手以“滑落制动握法”握住冰斧,另一手握住靠近柄尖处,将扁头置
于肩膀和颈交界附近,翻身将鹤嘴用力压入雪地中(不要转错方向)。可以将背脊稍微拱
起和膝盖微弯帮助制动。(fig. 16-26)头上脚下面对雪坡时,则直接以前述方式将鹤嘴
压入雪地制动。若为头下脚上面向雪地时,则需先以鹤嘴置于头部前方压入雪中,再以鹤
嘴为中心点,摆荡身体调整成头上脚下的方式,在依前述方法完成制动。(fig. 16-28)
头上脚下背对雪地时,先将鹤嘴置于臀部附近压入雪中,以鹤嘴为轴,摆动身体成头上脚
下的姿势再依前述方法完成制动。(fig. 16-29)切记勿以冰斧柄尖插入雪中制动,否则
会因突然制动力量过大使冰斧脱出。滑落制动有其限制,陡峭或硬雪坡上可能帮助不大,
但仍须尝试以便降低滑落速度。另外,冰爪可能会钩住东西使攀登者翻滚会脚步受伤,故
穿冰爪行走易于滑落处应有完善确保方式避免滑落。
高山攀登技巧
不穿冰爪攀登:
未穿冰爪攀登时,需要以冰斧进行平衡攀登,攀登过程可以辅以砍步阶进行。砍步阶有“
挥砍步阶”(slash step)、“格洞步阶”(pigeonhole step)和“阶梯步阶”(
ladder step)。挥砍步阶适用于和缓至中等坡度的雪坡,以内侧手握著冰斧,用肩膀施
力摆动冰斧把碎冰以扁头挖除。(fig. 18-10)格洞步阶适用于较陡陡坡,挥动冰斧用扁
头部份在陡峭冰面上敲出洞来,步阶要可以容纳鞋子的前半部。(fig. 18-11)阶梯步阶
用于向下行走的冰坡上,以冰斧向下砍出一连串的格洞步阶完成。
穿着冰爪攀登:
法式技巧:全脚掌贴地的方式行走,适用于平缓到中等的雪坡。在和缓的雪坡行进时,可
以用“法式技巧”直接上坡。坡度慢慢变陡后,辅以像外八字的“鸭步”前进,膝盖微弯
保持平衡,用持杖姿势将冰斧当拐杖用。至中等坡度时,则改以身体侧向斜行上坡。一样
以脚掌贴地方式行进,这时可能会因坡度过陡而需要把膝盖弯曲脚掌转向坡外甚至直指下
坡(fig. 18-14)。冰斧也不再是持杖姿势而改以“斜跨身体姿势”,外侧手(下坡手)
以“自我确保握法”握住冰斧头部,内侧手(上坡手)握住握柄部份。前进时以内侧手为
主要施力将冰斧重直于冰面刺入,以一次两部的走法前进。先以平衡姿势开始,接着把外
侧脚交叉踏到内侧脚膝盖前上方形成不平衡姿势,注意不要跨太小步否则下一步难跨出去
。身体重量应放在冰爪上以免造成危险,插入冰面的地方也要够远(约一个手臂远)。(
fig. 18-14)最后踏出内侧脚回到平衡姿势。变换方向时则先从平衡姿势开始,踏出外侧
脚到与内侧脚同样高度的位置,双脚分开面向雪坡。接着转身朝向新方向,踏出内侧脚形
成新的平衡姿势完成转身的动作。(fig. 18-15)
德式技巧:以冰爪前爪踢入冰面行走。
美式技巧:混和“法式技巧”和“德式技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