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山难案例讨论 2012能高安东军 双重山难

楼主: dennis15926 (ShadowHunter)   2013-12-19 15:18:17
2012能高安东军 双重山难讨论
时间:2012/11/9~14
11/13 D4发生山难
路线地点:5天能高安东军纵走,自屯原登山口起登
预计 D1 屯原登山口->天池山庄C1
D2 C1->能高主峰->能高主峰下营地(台湾池?)C2
D3 C2->能高山南峰->白石池C3
D4 C3->白石山->万里池->屯鹿池C4
实际 D3 C2->能高山南峰->南峰下营地C3
D4 C3->白石山->万里池->屯鹿池C4
D5 C4->万里池->搭乘直升机离开
成员:甲(领队、罹难) 乙(向导、没来) 丙(向导、撤退) 丁(挑夫、罹难) 戊(挑夫)
队员8人
事件陈述:
1.出发前乙向导即鸟队,11/9日一行12人仍照常出发
2.D1、2天气很好,行程顺利。丙向导在离开天池山庄不久后即因扭到脚独自返回天池
山庄休息。
3.D3天气仍好,但首批登顶能高南峰(10:30)至甲领队与后面队员登顶时间(12:20)已相
差近两个小时。下降至南峰下营地首批队员(13:10)与甲领队(14:00)又相差了50分钟
。甲领队考虑白石池仍远,决定在此扎营。
4.甲领队当晚有断断续续咳嗽声,但食量不错,聊天意识清醒
5.D4天气转阴雾,能见度大降。5:50出发,丁挑夫说要再睡一下,甲领队请他要赶紧收
拾赶上。
6.丁挑夫出发不久,即因休息起身、或调整背包时重心不稳导致坠崖
7.队伍仍拖很长,后半部行进缓慢。戊挑夫请前面的队员先走,自己在光头山上等后面
的甲领队与其他队员,却未等丁挑夫就先陪同后面队员离开
8.前半队伍约13:30抵达万里池,约17:00全员到齐,仍未见到丁挑夫。因时间已晚,在
前往屯鹿池路上迫降。当晚下起雨,而帐篷都在丁挑夫身上,队员蹲坐围着营火,甲
领队整晚在睡袋中休息,呼吸夹带明显水泡声,队员判断为高山肺水肿
9.队员们群龙无首,不知如何是好,三次集体开会讨论。凌晨三点决定向外求救,却没
有讯号。凌晨四点决定若再无收讯就自行扶持甲领队下降高度至万里池
10.清晨六点叫醒甲领队,已陷入半昏迷状况,却坚持必须找到丁挑夫。于是请戊挑夫
独自返回白石山寻找,队员则拆两队,四人往棱线试图向外求援,四人陪甲领队下
降高度
11.手机无法拨通119、112,07:15终与甲领队丈夫通联成功,消防局却要求必须附上
座标,延误救援。09:40甲领队休克,10:20直升机抵达,甲领队却已往生。其余队
员包含戊挑夫由直升机运送下山
山难检讨
一、队伍结构
本队出发前预期会是3带8外加2挑夫,虽已较山社标准低,但仍在可接受范围。此时论
拆队、联络、紧急处理状况人力都还绰绰有余。D0已乙向导鸟队仍继续出发就已不大妙
了。若此时有任两三名队员走得较慢,或是队员出况、甚至向导出状况,就会落得难
以拆队联络处理,有队员或许无人照应了。D2丙向导脚扭撤退,即是这队犯的最大禁忌。
队伍中只剩一位班底只要有任何状况都难以因应。D4 丁迟迟未出现甲即分身乏术,无
法赶快处理,只能希望丁最后会赶上。而在甲自己高山症慢慢失去判断时,亦无人能够
适时关心、怀疑领队的决策,甚至到D5 甲几乎无意识时仍听从领队命令请戊去找丁。
D4晚上、D5没有再次二次山难只能说老天保佑,队员拆队联络(一队四人)得当。
->最迟D2丙向导折返时即应整队撤退
二、装备分配
将所有帐篷皆交给丁背负亦非良策。考虑社会队伍难让队员背负公装,至少也因让定丁、
戊挑夫都背有露宿装备。若 C4 晚上有帐篷,甲不至于淋雨,或许也能够撑到隔天直升
机抵达。
->公装应平均分配,拆队每队皆应有露宿装备
三、行进结构
让队员各自分头走即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虽有似乎约定集合地点,但队员到该处也并
非等到大家到齐再出发。让学员自行行进本身就有危险,而更大的问题则是队伍中任
何人出事都无人知晓,无人能照料。丁挑夫坠崖却到 D5 晚上救难人员寻得背包才知
道丁挑夫出事地点即是最大的例证
->应集体行动,无法见到队员即应视为拆队,必须让各小队都有自己生存的能力
四、太过相信班底
丁挑夫登山经验充足,该队伍知道他出事都是相当不可置信的。但任何人在山上都可
能遇到不测,不是老手就不会遇到危险。D4出发甲领队即太过信任丁挑夫,而让其独
自在睡一会,自行打包出发。一路上未见到他,也都认为他能够追上而继续走,最后
造成无人知道其坠崖的憾事。
->看待任何人都要关心,皆不可放其单独行动
五、人员状况
其实从 D3 3、4点领队行进缓慢、持续可嗽即可看到高山证的端倪,此时即应多多注意,
持续观察她的身体状况。但因为此时她已是唯一的班底了,学员未察觉或不敢挑战领队
权威也不能说错。
六、留守
该队应设置留守人,了解其行程,减少通报救难单位的混乱与浪费的时间
结语:
此队伍彰显了社会队伍班底比例低、各自行进的缺点。由于前三点的疏忽,D3 丁挑夫
坠崖后即接连发生一系列憾事。也因未注意第六点,让通联救援时间变慢,让甲不幸过
世。
队员在群龙伍首的状况下做紧急决定,已非山下所能检讨要求。然集体讨论、一定人数
拆队联络为正确的行为。
纪录整理:
队员FB PO文 http://ppt.cc/MUlN
北搜 搜救纪录 http://mtrescuenc.blogspot.tw/2012/12/blog-post.html
以上两篇我大致相信,以下新闻、部落格评论则应再做判断
如新闻中指出 甲有回头寻找丁、C4晚上无热食 我认为不可信任
部落格抱怨文 http://mypaper.pchome.com.tw/angelliu16888/post/1323611424
keepon搜救文 http://ppt.cc/729G
成大山协 整理 http://www.ptt.cc/bbs/sttmountain/M.1353074409.A.63A.html
新闻 http://ppt.cc/hTSo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14/today-north16.ht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