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su1025 ()》之铭言:
: 我很早就看那个kzone不顺眼了啦
: 误判率超高
: 很多时候都是看捕手手套在标
: 这根本就是在落人口实而已
: 一但kzone跟判决出入 然后是我们得利 马上就被嘴
: 那个东西不要觉得花钱买就一定要用 效果那么差
: 又不是什么必要的东西
国内打者缠斗的能力
一直都很弱
2好球后,除了明显的坏球
边边角角差1~2颗球的位置,本来就是该破坏掉
不能希冀裁判能准确的判断好坏球
更何况所谓的好球带
本来就会依据打者身材、打击区站位、打击姿势
而随机产生浮动变化
实战中的好球带,并不是像kzone一样完全不变动的!
例如像昨天杨家维最后一颗球
乡长的球有往右飘移的尾劲
所以在杨的视线中,如果站着不动有可能会砸到自己的大腿
但闪身的动作,在主审的眼中
就制造出挥棒的空间
好球带就不会局限在本垒板正上方
而是往打者的内侧移动
┌───┐ ┌───┐
│ │ 打 │ │ 打
│ │ → │ │
│ │ 者 │ │ 者
└───┘ └───┘
▃▃▃▃ ______ ▃▃▃▃ ______
本垒板 打击区 本垒板 打击区
同样的道理,当打者站的打击区位置,离本垒板有段距离
投手即使投削本垒板正上方,外角1~2颗球出去的位置
主审判坏球的机率会大增
可是当打者球数落后
打者攻击欲望强烈时
跟球跟到最后面,身体往本垒板倾斜
裁判眼中就会认为打者其实也可以挥到这颗球
(好球带往外角移动)
所以即使打者、观众都觉得投手投得很海、很外角
裁判还是会判好球
结论:
2好球之后,除了明显的坏球
打者就是要破坏再破坏
站着不动不挥棒被三振
真的和KZONE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