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google了一下,看到2014年刘保佑董事长
表示,票房、电视转播权利金和商品三大收入
都大幅增加,全年(2014年)可望达到2亿营收,
将是经营职棒11年来首次有机会转亏为盈。
2015年10月桃猿夺冠后,媒体报导桃猿的年度
票房收入达1.73亿元,创下队史新高。2016年
3月刘保佑董事长指出,因为2015年总冠军战有
8千万的票房收入,差不多持平。可是不久前,
刘玠廷却说,猿队每年亏损,需要靠总公司
每年支援1亿元左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我认为跟总公司这1亿
元的帐怎么看待有关系。如果总公司的1亿元是
做广告费用,那么桃猿这边会有1亿元的广告收
入,以2015年为例,1.73亿元加1亿元等于有
2.73亿元的收入,扣掉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后,
差不多可以打平。之后选手的薪资逐年增加,
可是观众的入场数却没有增加怎么办?这时候
就是靠球场举办演场会所能获得的业外收入来
弥补。
但是,如果你把总公司的这1亿元视为股东往来
(也就是总公司借给桃猿队的钱),那么桃猿每年
的收入就会少掉1亿元,也就相当于每年会亏损
1亿元,16年自然就亏了16亿元。
刘玠廷对外如此诠释,或许是在让买家了解现实。
可能是母集团已不再能负担每年对桃猿1亿元
(不管是广告费用还是股东往来)的支援,更不要
说未来还有改造外野等额外的开销,而造成桃猿
必须要做出转卖的决定。
问题来了,如果买家不是像刘保佑董事长这样,
可以每年投入1亿元,然后把这1亿元视为广告费
用,那么买家就必须每年额外创造1亿元的收入,
才能做到至少持平的局面,否则还是会亏损。而
这对买家来说,任务相当艰钜,不要说3年,5年
能否做到,我都很怀疑。
没有买家浮现,刘玠廷当然可以苦撑下去,但是
缺乏母集团的支援,将使球队竞争力日趋薄弱,
也非长久之计。
个人认为,球团与其被动等待买主上门,不如
主动出击,洽大企业谈冠名赞助的可行性,或许
是速度较快的方式。
另一方面,继续苦撑同时,还是要努力的创造
营收。如果有冠名赞助,加上自己额外创造的
营收,或许就能解决问题。
而最基本的,就是至少要提供有品质的比赛内容
(以确保观众数维持在基本盘不要流失)。
当失误很多、洋投很烂(土投亦同),战术、调度
做得很差,你都不会看到有品质的比赛内容。
提供有品质的比赛内容,是全体队职员可以掌握
与做到的。而顾好品质甚至提升品质,能创造额
外的营收也说不定。
加油吧!桃猿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