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团的行销经营与属地的用心,当然值得肯定。
几次进场,看到的很多家庭共同参与,
这显示的是棒球运动正在成为球迷生活的一个部分。
特别看到很多小朋友跟中年的爸爸,一起手舞足蹈,这些都是球团的正面成绩。
我在上篇推文所提出的问题,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商业活动的运动竞技,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运动伦理或者它的本质,在商业考量下是否会有所损失?
这种例子,其实很多,严重的例如禁药、签赌问题?
两者之间的冲突应该如何解决。
所以,问题或许应该从三个位置来思考。
身为经营者,球员(包含教练),球迷,这三种人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最有趣的其实应该是球员的部分。在台湾小市场但又竞争的环境下,
一个球员大概从小学中年级过后,就要开始投入。
而台湾三级棒球的环境,虽然比以前好很多,
但是激烈的竞争,课业的牺牲,学长学弟制的团体生活,
出路的考量与家庭的压力或期望(有些人是希望以后能打球养家的)。
都让球员的成长过程备受煎熬。
到最后,进入职业或业余,好一点的有机会出国。
运动员的生命也不过是这二十年的时间。
以职业而论,台湾的球员在工会力薄的情况下并没有太多的保障,
二十年能打完存到钱的,除了顶级球员之外,上次听到一个数字大概是两千万。
这个数字比一般人好,但在高度竞争且保障缺乏且不确定的环境中,
要撑到最后且拿到才是真的。
因此担任教练,或者球团有接续安排工作的人,就是职业生延续,
但能分到的就是那几位。
对我来说,这或许是球员派系与教练团斗争的一个原因之一。
谁要上位,影响的是其他人的工作,能不能继续受到重用等等。
所以,要换教练,的确如网友所说,没那么简单。
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投资球团,在商言商,或许有大老板真的爱棒球。
但是,随着经营成本扩大,大公司的老板必须要面对其他股东。
将本就利的计算下,考量排序的确是不同于球员与球迷。
因此,在这些条件下,要怎么考量教练人选呢?
在固定的投资下能不能打出战绩?
能不能协调(管得住)球员?能不能有效保护(运用)球队资产(球员)?
从球队的管理能不能当助母企业的形象提升等等。
在调度上,经营者大多是不会介入的。
在这些我所假设的考量之下。
球迷的需求是什么呢?
当然,先必须确认的是,有各式各样的球迷。
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他必须要扩大与满足各式球迷的需求。
而且球迷各式的需求彼此之间,并不必然会排挤。
例如追星的球迷也同时想要看好的比赛内容。
只是这些需求在每个球迷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比重。
但经营者必须是从结果来衡量他们的投资重点。
那么,看了这么多年的职棒,从高雄看到桃园,
最近几年,教练团的调度与调整功力,一直都是球迷关切的重点。
比赛的精采度,常常随着教练团不合理的调度,精采度大减。
因此,作为一个小小球迷的需求,当然是希望,
经营者能够兼顾,毕竟,球赛精采也能够带动球迷进场。
只是在商业的考量下,只要这一点没有明确的影响球迷进场的数量。
而教练团又能够达到经营者所设定的基本目标。
那么球赛精采度,似乎就不是最优先的考量了。
球迷希望一场合理调度的比赛需求,
似乎是可遇不可求,更是不能以此苛求经营者。
一些心得与观点,很多偏见与不足,大家参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