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这几年的心得

楼主: buding3012 (杰瑞)   2014-10-07 04:06:13
首先因为很少发文 排版不好请见谅
老实说我并不是真的猿迷 也不是哪队的很深的球迷
应该算是一个爱棒球的球迷 而不管是哪一队
当然跟很资深球迷比起来 我还差地远呢!
至于为何会到猿版来发文
因为看到这几年Lamigo球团经营的用心 实在非常的感动
去年到现在 都很想到桃园球场看球
但到现在还没去过 (感到很惭愧!)
我看棒球大概十几年了
当然跟很多资深的球迷比起来并不多
大概是从台湾职棒大联盟成立开始那时候开始看棒球的
当时候才国小而已 其实也只是跟着家人一起看
当时候家里做生意是卖吃的 店里有电视
到了晚餐时间 电视几乎就是两个联盟在互转
印象中也蛮多客人会一起看的
我并不像很多球迷一样的疯狂(这应该是好的形容词吧!?)
但棒球对我来说应该像是生活的一部分
平常打开电视机都会先转看看棒球
像今年就是两场转播加上日职在转 也会看看MLB
(有三场比赛在打时看时真的很过瘾)
到了大学时接触比较多的是业余甲组和三级棒球的比赛
因为跟所学的关系 有机会深入了解棒球更多的东西
(像是播报 新闻 纪录 等等等)
当时候有印象比较深刻是谷保家商
那时候的黄志龙 谢荣豪 后来的陈冠宇 还有一个潘杰 真的很强
高中的比赛跟职棒有不同的感觉
球员的拼劲 在场上的精神 感觉很棒
另外一个印象也蛮深的就是蓝寅伦
因为当时候高苑科大棒球队刚成立
记得访问过陈威成总教练
因为主要球员都是由高苑工商升上来的
球员都大一而已 非常的努力
然后第一年打春季联赛 成绩就不错
我印像中蓝也打得不错.....应该吧XD
再来当然是中华队了
说到中华队当然就不能不说陈金锋
已经被感动无数次 流过无数次眼泪了
跟着全场一起喊著 陈金锋 陈金锋 陈金锋!
感觉整个球场都在震动了
那种感觉 真的是没有亲身体验过 不会知道那种魅力
然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初的八抢三奥运资格赛了
小弟有幸能在现场 在阿福对澳洲那场至今能深深难忘
在解决最后一人后 全场唱着战歌
然后飘扬的超大国旗
标哥?(有点忘了) 唱着 中华队要来去北京奥运~
当下的感动 应该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吧!
跟大家分享几张Lamigo球员当时的照片
http://ppt.cc/9mnK
当时的总A就是洪一中总教练
http://ppt.cc/Lndr
那时候刚旅美的超级喜欢郭严文
http://ppt.cc/gLkC
#57 钟承佑
http://ppt.cc/5jdv
#31 大师兄
http://ppt.cc/81P-
刚回来当客座教练的无敌铁金刚 那时候拉弓真的超帅!
http://ppt.cc/BJhs
当然还有超大的国旗!
好啦!不小心扯得有点远了
其实就是平常也都会看看四队的队版
然后在这边看到大家发的心得文 跟今年进场几次
感觉Lamigo球团真的很用心在经营
逐渐改变了进场看球的习惯
球场的硬件设施也每年在更新 进步
之前看过一个访问董事长刘保佑的影片
印象中他说
经营职棒球队他并不是真的要赚钱
如果有更多的球迷进场 更多的收入
他会把它用在回馈球迷跟球员上
或许有人觉得有些人进场只是去看Lamigrils
但是又如何? 球迷愿意天天买票进看场
也就是球队经营成功不是吗?
球迷进场就是要享受球赛 享受现场气氛 然后放松心情
这些应该也都做到了吧
前几天看亚运 中华队日本的时候
当时候球评一直在捧日本的时候
跟很多乡民一样 听得实在很不高兴
没错的确日本职棒比较好 可是说的时机点不对啊!
当时是跟中华队的比赛 应该也是更多关注在场上的讲解
可是回归到现实面
日本职棒有非常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不想跟韩国比)
虽然可能国情不同 他们的东西我们不一定适用
但毕竟整体来说他们球团经营的用心 实在是令人非常的佩服
看到稻叶引退赛那天
把整个仪式包装的又感人又很精致 (又看到流眼泪了)
希望将来台湾有选手退休时
球团也能够用心的办个引退仪式
这两年来说
Lamigo应该是四支球团最成功的经营模式了(吧?)
就已反应在主场的票房上?
个人觉得
其他球团或许可以学习?(仿照?)这个方式
并不一定要一样 但毕竟已经有成功的例子
台湾的球迷就是吃这味?
可以朝这个方向去经营
也许台湾整体的职棒环境会越来越好
也希望可以变成不要只是国际赛的国球
而是真正的"国球"
最后 台湾职棒 加油!
个人一点小小的心得 文长 谢谢看完
P.S 期待看到冠军赛 全部人都穿着一样的T恤
拿着加油棒 挥舞著毛巾 这场面一定非常的震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