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终究是要回归本质

楼主: ironie (i姊姊)   2014-07-08 14:06:10
“LamiGirls 附属男子棒球队”这本来是个自我嘲讽的玩笑话
周日的开球事件过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这句玩笑话的振荡
我从很久以前开始听古典音乐,启蒙自“阿玛迪斯”这部电影
听音乐的兴趣前几年,到处想找人分享,也到处想找人聊音乐
直到内化成自己的一部份时,才慢慢听出音乐诠释的精随
在这段历程中,经历了古典音乐市场快速膨胀及萎缩的时期
那时,开始出现了陈美、Nigel Kennedy这样的演奏者
在低迷的市场中带动了些热潮,尔后唱片公司推出的艺术家
也开始往俊男美女或较为标新立异的诠释者现身
是这些非传统表现的艺术家带动了古典音乐市场的回春吗?
我无法说他们没有功劳,因为他们确实打破了文化的高墙
将许多人带进这个有些封闭的圈子
但是,真正回春的关键是因为老乐迷又回来了
那些年轻时买不起昂贵的CD,但在中年经济财力较为宽裕时
正好也遇到线上数位音乐的崛起,听音乐有更随心所欲的方式
前半篇举的例子,也许太简化商业市场的兴衰
但我要说的是,职棒在台湾确实也经历过极大的起伏
同样也是个封闭的文化,同样也在往回春的方向迈进
今年Lamigo票房的成功, 新颖的行销方式当然功不可没
但,这就是万灵丹吗?
我总是很爱举美国的例子,不需要太多视觉行销刺激
似乎他们的身体就留着这样的血液,周末全家大小一起出动
可能中午就开着休旅车出发,下午在球场附近的空地架起烤肉架
小孩在草地上玩,大人吃著烧肉喝着啤酒跟附近其他家庭寒暄
声光的享受是一时,文化的基础扎根才是关键
这次开球的风波,我懒得再讨论视觉上的观感
有人认为职棒现在只能靠这种话题博版面,我认为这是个过程
并不是真正排挤到媒体及舆论对于棒球议题深度探讨的元凶
但是如果认定花俏的行销才是王道
等新鲜感过了或是战绩低迷时,一切才会打回原形
基础扎根确实是无法短期见效的,但在让看热闹的粉丝们变成看门道的球迷前
还有很多很多最基本的事要做,如果短期内无法改善球场排水
至少基本的软硬件先加强,这些对于平日进场的观众人数提升绝对有影响
例如:
如果球场的硬件建设,当初计算的容量并非时常满场
那么就应该去检讨因应的对策
毕竟马桶水箱、水龙头时常没水等状况,如果在赛前都未能发现
有可能跟球场水塔容量或是扬水马达抽取的速度有关
万人入场的场次,清洁人员数量及巡逻次数应再增加
以往让人称羡的桃园球场厕所品质,已经开始严重下滑
球场内电视增设的技术问题须克服,有次我在商品部看到一位心急如焚的爸爸
催促著工作人员赶快结帐,因为他听到阵阵的欢呼声,很想知道发生什么事
如果希望商品部的营收能再增加,比赛进行间,让带着想到处逛小孩的家长
能安心的离开座位,让小孩好好挑选商品
也帮助分散商品部在赛前与赛后过多的人潮,提升购物品质
另外,有些小设施的设置,并不需发包工程等繁琐的手续也能办到
像是男女厕里增设尿布台,走廊或特定区域增设饮水机
这些都是可以在季中发包采购的品项,且一天内就可以搞定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爸爸在帮小孩换尿布,尿布台只设置在哺乳室不太合理
如果是只有爸爸带着小孩进场看球呢?还有,我家帮小孩换尿布的习惯
不是用湿纸巾,而是用湿毛巾擦拭,所以尿布台附近有水源这件事很重要
饮水机则更不用说了,总是会有不方便喂母乳的家庭需要冲泡配方奶
再来比较大范围的建议,就是尊重各种类型的球迷需求
进场观众的多元性才是长久经营之道
有人爱看热闹,就代表有人想认真看球
有人只想看LMG,自然也一定有只想看球员的人
有人就想进场呐喊,也有人喜欢安静
有人把球场当成发泄情绪的场所,也有人把球场当成与朋友交流感情的地方
客场球迷没有成长,不代表这部分的球迷不能开发
而是我们愿意尊重他们与否?一直竖起对立的情绪是否不够大器?
以上各种各样的人,不是不能同时满足
请球团务必重视许多球迷提出的“分区”概念,无论进场目的为何
想看一场“球赛”才最基本的想法
球迷的型态不会一成不变,培养死忠的球迷也须考量其成长的变化
年轻时爱热闹,并不代表他较年长后始终如一
绝对有单身时爱看清凉秀,当父母突然摇身变成保守派
该怎么做比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呢?
除了以上提到的分区,再来就是音响位置的设置及控制
有太多的文献提到长期处于嘈杂环境对人的不良影响
不要说长期,光是去年我们90几岁带不良于行的阿嬷去球场
坐在后方无障碍席位,头顶正上方就是超大的音响
看球虽然很开心,但是那种五雷轰顶的感觉也很要命
我知道每场比赛,无论领队或副领队等决策者都必须到处走动、环视全场
其实能否哪一场比赛,请你们好好坐下来
不用选到那么靠近音响的位置,大约坐到16排左右就可以
好好看完两局的比赛,并试图与你身旁的人交谈
看看是否能完整的讨论事情而不会吼破嗓子或重听
麻烦降低球场音响音量,并适度撤除部分区域的喇吧
请满足想好好与朋友寒暄叙旧、父母教导小孩棒球规则的需求
如果球场内还是有很多观众只顾低头滑手机
我相信无法与身边的人沟通交谈,绝对会是其中一项原因
我期盼有天Lamigo回归到棒球比赛本质
这里并不是反对过多的行销
事实上留下几个最受欢迎的Party,像是动紫趴,让他变成一种传统
当然大企业的宣传Party我也能了解其重要性
我认为真正的成功是球团未来不再需要想破头去做各种行销
只要周末就会很多人涌入
入球场不再只是“朝圣”(虽然代表一生必定要去一次,但也代表一次就好)
而是在规划休闲活动时,一个基本的选项,无论是什么原因、想法
我们的主场白球衣真的很好看,那是球队精神象征,简单且深刻
暂时叙述到此,文长也会失去其焦点,我期许球团能够更成熟
更愿意将观众的多元性视为代表球团的远见及能力
并且真正的打从心底谦虚的“尊重”你所经营事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