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色心理学和球衣的关系

楼主: miho42 (miho)   2014-06-27 21:04:04
书名和题名都太长了,所以我就自己下了一个标
觉得蛮有趣的!里面有说到蓝色、黑色、红色、白色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呢!
http://ppt.cc/7PFs
在总数457场比赛中,身穿红衣的选手赢得的比赛场次都比蓝衣选手多。为什么?
作者: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 亚当.奥特
红色。
红色令人想到热情浪漫,警告标志,和不及格的分数。
根据一项法国研究,女性穿着蓝色绿色等T恤拦车搭便车,男性驾驶人停车基续约为
12-14%;一旦改穿红色T恤,数字上升到21%。
红笔也会造成吹毛求疵的效果,研究指出,同一篇作文暗藏了各种错误,以红笔批改平
均挑出24项,以蓝笔批改指平均挑出19项。
红色能造成脑部的“趋避”动机--让你的心思投注在“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
,因此,如果是在需要警觉性、注意细节的状况中,红色反而有所帮助。
专门以研究“人如何形塑自身人生”的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亚当.奥特,指出
有九种力量暗中形塑着我们的每一个念头、每一股感受和每一项行为,这些因素包括了
颜色、环境、天气、姓名、标签等等如此日常。了解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借力使力,成
为更好的自己。
例如“色彩”对体育赛事,也有相当引人注意的影响。运动比赛禁止选手使用强化体能
的药物,却漏了这项有如心理类固醇的因素。
运动员虽然投注许多心力于训练上,但体育专家传统上却总是忽略了色彩在体育当中扮
演的角色。根据一项研究结果,有时候运动员身上穿的衣服是红色或蓝色,就可能造成
他们赢得奥运金牌或是全无奖牌的结果。
2004年雅典奥运的六名运动员——摔角选手毛约罗什、泰马佐夫与郑智铉;拳击选手波
夫特金与索利斯;还有跆拳道选手文大成——具有两项重要的共通之处。这六人在他们
各自的项目中都以始终不败的成绩赢得金牌,而且他们在各自的八强赛、四强赛与总决
赛之前,都在奥运主办单位的随机挑选下穿上红色运动服,而不是蓝色运动服。
在运动员充满迷信,连内衣裤都可以因此不洗的竞技运动领域当中,此一巧合实在难以
忽视——于是,两名人类学家便着手证明胜利与红色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是偶然。
研究人员首先将2004年雅典奥运当中所有希腊罗马式摔角、自由式摔角、跆拳道与拳击
比赛的结果蒐集起来。在这些总数457场的比赛当中,身穿红衣的选手赢得的比赛场次都
比蓝衣选手多;而且在所有赛事当中,红衣选手获胜的场次占了55%。竞赛双方若是实力
相当,这种效果更是强烈——因为此时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影响因素,理论上也可能左右
比赛胜负。
竞赛双方的种子排序若是相同,身穿红衣的选手获胜的比例就高达62%。说来讽刺,奥
运组织虽然致力于禁绝强化体能的药物,却在每场比赛中要求某一方穿上强化体能的红
色运动服。
红色运动服不论是材质还是合身程度都与蓝色运动服一样,为何具有如同心理类固醇的
效果,唯一剩下的可能,就是人只要看见红色,想法和行为就会因此出现改变。
就运动员来说:身穿红衣的运动员也许会觉得自己比身穿蓝衣的对手更强势,身穿蓝衣
的运动员则可能觉得,身穿红衣的对手看起来特别具攻击性或是特别强势。在拳击与摔
角这类竞赛的结果既然有一部分是取决于参赛双方何者比较强势、比较有攻击性,而且
在心理上比较权威,因此竞赛结果就不免对身穿红衣的选手些微有利。
就裁判来说:有几位体育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裁判确实会受到比赛选手的衣服颜色影响。
他们找来42名职业跆拳道裁判,请他们为一系列的跆拳道比赛评分。他们都采用世界跆拳
道联盟的正式规则,理想上两名裁判对于相同的行为应该会给予同样的分数。
半数的裁判根据比赛的原始录影进行评分,影片中的选手分别穿戴红色与蓝色护具。
另一方面,其他裁判观看的则是经过研究人员数位修改过的影片,内容完全一样,但选
手护具的颜色对调了。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原始影片里身穿红衣的选手平均得八分,对手平均为七分。然而
,颜色对调之后,身穿红衣的选手(也就是原始影片里身穿蓝衣的那一位)却以八比七
的平均分数胜过对手。
因此,裁判看的是两个人一模一样的表现,给予“红衣选手”的分数却多于“蓝衣选手”

黑色队服引发攻击性
在职业团队运动的世界里,一种颜色引发的攻击性似乎甚至比红色更加强烈。1980年代
中期,两名社会心理学家检视了美国国家冰上曲棍球联盟21支球队与国家美式足球联盟
28支球队的犯规记录。
他们特别注意这两个联盟里各五支采用黑色队服的球队——也就是队服面积超过50%是黑
色。不但有学生认为这些队服特别凶恶,而且这些球队被判犯规的次数,也远多于队服
颜色较浅的对手。
此外,匹兹堡企鹅队与温哥华加人队在1970年代末期换上黑色队服之后,几乎立刻就开
始吸引更多的犯规判决。匹兹堡企鹅队在还不是穿黑色队服的1970年代期间,每场比赛
的平均犯规停赛时间只有8分钟。然而,新的黑色队服却为他们带来了一个犯规充斥的
时代,每场比赛的平均犯规停赛时间长达12分钟。
◎黑色队服为企鹅队带来更多的“犯规”。
根据夏乌斯教授的研究,粉红色将能为人安抚激动,据此当牢房被漆成粉红色时,的确
大幅降低暴力事件。因此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美式足球教练,曾经将客队更衣室漆成粉
红色,后来被当地体育联盟裁定主客队更衣室不得有所差异才作罢。
研究人员为这样的结果提出两种可能的解释,结果发现两种解释都有证据可供支持:
一是人一旦穿上黑色衣服,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会比较具有攻击性;二是裁判与观众若是
看到身穿黑衣以及身穿浅色服装的选手做出同样的行为,就容易认为黑衣选手的攻击意
图比较强烈。
由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在职业运动的世界里,要保证公平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两名
竞争对手就算完全不碰类固醇,凭著签运而得以穿上红衣比赛的选手,还是享有明确的
优势。
另一方面,球队一旦采用容易引发攻击性的黑色队服,似乎也可能比较容易被罚停赛。
这些结果不但显示了我们周遭的世界如何在不知不觉间形塑着我们的思绪、感受与行为
,也显示了要打造一个没有偏见的公正世界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红色运动服会为人带来不公平的优势,
黑色运动服会引发过度的攻击性,
蓝色与白色的运动服则会造成较为温顺的行为。
--本文整理自《粉红色牢房效应:绑架想法、感受和行为的9种潜在力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