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大堆数位移民者被 Google 遣返,土耳其、乌克兰、阿根廷 ... 等等几乎无一幸免
。
然而,有些人被遣返,有些人没被遣返,有些人认为“迟早”每个偷渡到国外的都会被遣返
。
那么,问题来了:
比对非本国信用卡,实施遣返,其实根本无需分批,可以一次遣返完毕。为什么会发生“有
些人被遣返,有些人没事”的情况呢?
从科技业的角度猜测:
- 降低营收冲击。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对这些地方 Google 分公司来说,这些数位移民者恐
怕是蛮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
一次性遣返,对业绩冲击太大。
- 做 AB TEST,一边遣返一边观察,那些“愿意改付高额费用的人 vs. 从此变成免费仔的
人”比例如何。
免费仔其实并不是没付费用,只是从付钱变成付广告观看时间。
如果广告卖很好,Google 自然需要更多的免费仔来提高广告营收。如果广告很冷清,Googl
e 可能就不会急着遣返数位移民者。
- 广告市场最近一年确实处于复苏状态,Google 需要一些免费仔撑起广告观看次数,合情
合理。但是当这中间的平衡点到达时,理论上再遣返就是弊大于利了。
- 除了广告考量,恐怕还有成本考量。一个天天看 500 部片的移民用户,跟一个月看 5 部
片的移民用户,他们带来的成本也不一样。
如果要遣返,最合理的做法是“从总观看时长最多”的人下手。
目前我群组观察下来,确实是 YT 重度用户清一色被遣返,轻度用户(如我)有些尚未被遣
返。
以上纯属猜测。
如果经济再度变差,广告主缩手不投资了(例如最近兆丰银行拉十家银行开始对社群平台抽
广告,只要有诈骗就不下广告),台湾的遣返行为可能会减缓。
又,如果 YT 用量低,有可能会延后被遣返的时间。
好奇问问,有人几乎没在看 YT,也被遣返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