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专门探讨萤幕的 Navis 的分享 帮大家科普一些知识 (大概是荣耀给的机会?)
走高频、看SVM公式 都还算正确。然后又多了一个 vico标准
一块屏幕是否护眼,大家会有很多争论,毕竟这是每个人都有不同主观体验的东西,不
过对于评测,甚至是研发来说,都还是需要有客观的,可重复的数据来作为基准。
我们最近得到了一次宝贵的机会,可以直接前往中标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向
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请教,并且亲身体验了视觉舒适度 VICO 的测试流程。
如果你对显示设备如何影响我们的视觉健康感兴趣,我相信这个视频会对你有所帮助
影片
https://weibo.com/tv/show/1034:4869466975305823
或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M411w7LY
(B站作者+互动)
视频有点长我再来自己总结一下:
1.人受到的视觉影响分为很多类,比如说高强度蓝光损伤的是视网膜,3D 眩晕影响的是
大脑,而大家关心的频闪,则会影响眼睛和大脑。
2.具体来说,由于频闪的存在,我们的大脑并不能接受到稳定的图像信息,因此会通过视
神经反向控制晶状体和睫状肌,让它们不断调节来得到清晰的图像,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睫
状肌调节能力下降和乳酸堆积。
3.睫状肌调节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有“对不上焦”,以及眼睛酸胀的感觉。
4.这个变化的过程,可以通过专业的设备定量测试,测试的指标包括睫状肌调节力 ACC,
视网膜 MTF 等等。
5.VICO 舒适度指标就是中标院基于根据上万人,每人数小时的数据测试结果得到的模型
,通过它就可以判断显示设备对人眼睛的影响。
6.所以 VICO 不仅考虑了频闪,其实也包含了光谱或者显示颜色对人的影响,如果非要说
有什么缺点,就是它需要大样本的数据支撑,所以每个机器的测试周期较长。而 SVM 是
衡量屏幕的波动,再间接推测对人的影像,相对来说出结果更快,也可以测试多个亮度的
值,可以作为互补使用。
网友
我本身也是个极度敏感人群,看完这个视频我有以下总结和补充。
1.magic vs 1.73的数据是1920hz下达到的,而magic vs,包括其他目前所有高频pwm
oled手机只有在低亮度下才会开启高频pwm,大部分在100nit上下。高亮度类DC模式下应
该是到不了这水平的,类DC模式下频闪影响就我和我群友讨论下来看,比高频pwm要严重
2.这次的Vico标准是符合我实测体验预期的,华系高频pwm产品我自己的体验来说就是能
忍但还是有感觉。
3.之前navis提出过svm,但是就我实测来看,并不是太准。因为我特地测过红魔之类低频
但是波动很小,svm很低的手机和matepad Pro11这样全亮度1440hz高频pwm调光的屏幕,
红魔那样低频低svm的仍然晕眩感比较严重。所以我当时和群友说的是,同样频闪频率下
可以参考svm系数去对比舒适度。
4.屏幕看着会头晕难受,其实不止和频闪有关系。这也是我最近才测出来的,其实和屏幕
太“亮”了有关系,也就是伽马。DC调光lcd手机出现大面积反馈头晕是正液晶迭代负
液晶的时候,然而负液晶相比正液晶最大的感知上区别就是开口率提高,伽马变了,屏
幕变“亮”,变刺了。
我最近测试过把小米平板5等原来看着头晕的DC调光LCD屏幕加上灰色的滤镜降低这种刺
的感觉后,屏幕都可以达到比较舒适的状态,高频pwm调光的oled相对舒适度也有提升,但
是效果不是特别好。
5.magic vs在高频pwm oled里舒适度较好,其实不单单是因为它屏幕在低亮度下是高频
pwm,华系这一年调色方案的改进也起了很大作用。
因为我试过,在低亮度高频pwm下使用MIUI高级模式把屏幕调成三星手机那种“通透”
效果,屏幕舒适度会大幅降低。
华系这套调色方案可以在保证舒适度的基础下达到不错的准确色彩表现,我个人体验下
来,mate50系列 荣耀v8Pro matepad Pro11 magic vs这一系列新机是有的,老款更不
更新这套调色方法,我不清楚。
以上都是我建群两年多来和群友一起实测加到处咨询尝试研究得到的结果,今天看到这个
视频,Vico指数很符合我实测体验的感知,我个人感觉完全可以参考。但是要注意厂家标
这个是在什么场景下测得的,并且你个人敏感度要到具体多少数值才能完全无感。1.73的
高频模式下magic vs,对于我个人来说其实仍然达不到无感,我可能要到1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