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好,最近在虾皮买了一颗a2667的水货,因为看到充电头网的拆解评测,看起来好像还不错,而且又是2c1a很符合我的需求。
以下心得:
1. 两个C口单输出都可以达到65w,A口22.5w
2. C1+C2会是45w+20w,三口同时输出会是40w+12w+12w
3.支援3.3~16V=3.25A的PPS
4. 折叠插头、磨砂外壳,质感相当不错,但满容易沾指纹的
5. 试了一下iPhone 13 pro 20%充到70%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发热状况算微热。
S20FE 10%充到满大约一个小时多一点,三星的涓流也是花了不少时间。
注意事项:
有一个我在下订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规格,这颗充电头的输入电压是200V~240V 50、60Hz,想说都2022了,电器应该都是做100-240吧。A~恭喜 问就是没有。难怪台湾只有水货。
小弟学店文组,也不太清楚这样对设备会不会有影响,爬了一下文,也只有说功率会下降跑不满,但这种低功耗的电器,也不像吹风机什么的,实在不晓得会不会有损害。
![]()
![]()
以上简易心得,没有设备能够测试详细资讯,不过还是跟各位分享一下使用感受。如果有要入手的版友,要注意一下输入电压唷!
更新一下心得:
刚刚使用S20FE、iPhone 13 pro同时充电,皆从30%开始充到80%,线材是绿联5A CtoC、3A CtoL。
因为没有测量功率及温度的设备,所以只能说一下我个人的体感数据XD
假设两支手机都接近跑满,加总40W,充电头的温度用额温枪隔着一段距离量是42,如果靠着量显示过高,所以我猜想应该50左右跑不掉。
后面也接上我的G513QM笔电充电并同时使用,充电头本身有发出微小的电流声,不过要靠近听才听得到。发热也比前面的体感温度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