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结果不意外,因为电池管理是在手机端,而不是在电池或充电设备。Google直接从管理层设下了封印。(二)真正损伤锂电池的,是过度充放电以及高温,而不是符合设计规范的快充。充电是让电荷从正极游向负极的储槽,快充就是加大电流让电荷游得更快。现代快充是双电芯加多通路充电,加上良好的电池管理,不会是你想像中的高电压、大电流强力伤害电池。因此在一般人换手机的周期内,快充和慢充影响电池寿命的差距微乎其微。但电荷运动得更快,意味着发热更高,而热功率是电流的平方,因此增加一点电流就会大幅发热。当其它厂商已能大幅降低电池的内电阻,即使120w快充依然保持不到40度,甚至开始实验200w快充时,Google对Pixel的电池管理,要嘛是过度保守,要嘛就是包括SoC在内的温控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