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不只iPhone13 OLED 频闪的评测基本都有错

楼主: BadGame (人生 欢乐易忘却执著痛苦)   2021-11-04 21:33:16
经常用仪器测试手机萤幕的 欧阳秋叶看完 也对这一步测试影片 提出一些看法
欧阳秋叶:这个视频的测试方法弱化了频闪对人的影响,只局限于视网膜成像的影响。
从生理和医学考虑,都应该提高阈值,考虑到长期使用手机对节律的影响。而这个视频
引用了不同标准的依据,最终却是用人眼成像来验证,就降低了频闪对人的影响。
(就是 对于伤眼 还是更严谨一点要好)
https://m.weibo.cn/status/4699772260975337
@Navis-MDT 频闪分析的深度很好,看起来非常专业,但其实还是有一些问题。
1,引用专业论文的条件不统一
引用论文可以让内容看起来更专业,但是前提是宏观视角,能包含论文的知识区间,不然
就可能片面。
(a)讨论人的出发点应该是生理和医学为前提。而模拟的对象应该是屏幕。
(b)可以采纳照明设备标准,但必须明确照明和屏幕区别。具体的我们一点点说。
2,模拟对人影响的标准太低
讨论频闪对人的影响不能以视网膜成像为标准,人眼看不到不代表影响不存在。
事实上视觉细胞到大脑成像还有几个环节,神经或者说细胞更敏感脆弱。而敏感的人多数
也看不出闪,但是长时间会觉得不舒服。晃手指验证只能说大脑看不出,不能说不影响人

3,多变量没分别固定
这其实就是引用标准的条件不固定造成的,应该消化之后重新梳理。
照明灯具标准参考因素是长距离长时间对大众的影响,对灯来说,极少有一个人长时间近
距离对着自己直视,更考虑反射光。对屏幕来说可不是,距离的影响其实也很重要,远距
离更侧重视网膜成像,而近距离考虑的因素更多,更直接面对细胞。因此现在才没有特别
完备的屏幕标准。照明标准未必比屏幕严苛,条件都不一样不好比。片面的结论可能比没
有明确结论就说没有,更容易误导人。
4,选用模拟器材不够恰当
首先已经非常赞了,很多我想用但没借到的器材都随便用。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
比如说OLED的pwm是一行行闪,lcd是整体闪,多数人觉得lcd更闪。
实际上OLED的余晖和lcd不一样。钨丝灯接50hz交流电也看不出来闪,换成屏幕就能肉眼
看出闪,这就是余晖不同。不止占空比一个因素。当然OLED和lcd的差异没那么大,我们
看lcd能看到拖影,而OLED是闪影,就是余晖消失的速度不一样,这也跟人眼的视觉暂留
有关系。回到第2点,用视网膜成像模拟频闪影响本就片面,条件还不全。
OLED响应速度非常高,可以是lcd的很多倍。所以天生需要高刷高频,不然人就可能不舒
服。
另外实际使用中,我认为应该在低亮度下在暗室测试,高亮度在环境中测试,引用漫反射
的影响。因为人高亮度用手机都是白天或照明环境,只有漆黑环境才会低亮度使用。不过
这个因素不影响结论,高亮度再降低影响也还是影响不大。只是测试结果可以忽略不计,
不代表测试环节可以预先省略。
5,结论
他结论说到苹果13p频闪更严重,这个说法其实也不一定对。我通过仪器和人的大数据整
理,认为频闪应该先讨论有没有影响,再讨论影响大小。
所以我当时的结论是,苹果12的频闪被人感知的概率更大。都感知不到的人都没影响,只
感觉到苹果12的人只会觉得12不舒服。都能感知的人会觉得都不舒服,13稍好一点。而稍
高亮度的日常使用中,对波动深度敏感的人会觉得13更闪。
观测结论看起来是复杂的废话,其实都有原理解释。人对不同频率下波动深度的感知是不
同的。低频下人对波动深度的感知不明显,波动浅一点也能感知。而高频下有一个触发阈
值,感知到和不到的差异大。都无法通过视网膜成像的前提下,频闪的严重程度就不跟人
的难受程度成正比了。这种时候再用参数模拟伤害大小可能就是缘木求鱼。
以上是一点仅代表我的粗浅想法。
MDT对于仪器和单样本的测试已经是目前水平最高的,这指的是技术水平。对于生理医学
,统计学和多样本还无法跟科研团队相比,引用权威资料反而越谨慎越好。
对于观众来说,绝对不针对MDT的说,别看到引用权威资料就觉得专业,搞不好就被回形
针忽悠了[允悲]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怎么看门道?就是只看依据不看结论,看到底层逻
辑,独立思考。
随手写的,欢迎斧正。我有空再整理,先干活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