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TrendForce:智慧手机Q3产量估3.73亿支、

楼主: Lsamia (samia)   2018-08-29 16:08:57
心得:其实这篇的重点是在一般不常见的前五名以外厂商的数据
刚过的第二季
LG 有1150万支
Nokia有 520万支
Sony 有 200万支
hTC 有 60万支
后面三家加起来还打不赢一间LG 这种差距真是某种程度的绝望
话说hTC跟第一名7000万支的差距居然已经超过一百倍了,
这连百倍界王拳都救不回来,到底hTC是怎么输到这种程度的阿
https://i.imgur.com/aeKYENW.jpg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534827
TrendForce:智慧手机Q3产量估3.73亿支、季增6%
〔记者王忆红/台北报导〕根据调查,第三季智慧型手机生产量约达3.73亿支,较第二季
成长6%,而前五大生产量品牌分别为三星、华为、苹果、小米以及OPPO,而华为连续二个
季度超越苹果。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指出,第二季智慧型手机市场受惠中国品牌新机铺货、海
外市场销售告捷等因素,全球生产总量较第一季成长3%,达3.52亿支;进入下半年传统旺
季,预估第三季生产量较第二季成长6%,约达3.73亿支。
 TrendForce指出,全球智慧型手机市场成长力道趋缓,市场趋向饱和,预估今年成长率
将较去年持平或仅微幅成长。
 第二季生产量排名第一的三星,虽保持小幅增长,然而较去年同期生产量衰退近7%,来
到7,440万支。展望第三季,TrendForce表示,三星旗舰款Note 9系列虽透过提前发表以
期增加销量,但由于整体规格和上一代差异不大,预估第三季生产量将以守住7,000万支
为目标,市占率将跌破20%。
 TrendForce进一步指出,以未来发展来看,三星面临两项困境,第一是三星在高中低阶
手机市场的布建已相对完整,相较于中国品牌厂可以往更低阶或是拓展新兴市场,三星要
开拓新领域的难度相对较高。此外,在中国市场受到中国品牌厂强劲竞争,市占率节节败
退,预估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仅约2%。
 TrendForce指出,华为虽在北美受阻,但透过荣耀系列在欧洲、印度等市场的突出表现
,成功打响市场名号,第二季生产数量达4,435万支,较去年同期成长高达32%,一举超越
苹果。预估第三季将持续受惠旗舰新机的发表,生产数量再成长5%,年增14%,全球市占
率为12.5%,排名第二。
 苹果第二季介于新旧两代机种交替的过渡期,消费者态度观望,第二季生产数量约
4,190万支。下半年苹果将推出3款iPhone新机,由于新机的生产排程都集中在第四季,因
此对于第三季的生产量成长挹注有限,预估仅较第二季略为成长3%,来到4,300万支,连
续两个季度被华为超越。
 TrendForce说,2018年iPhone受到下半年新机带动,生产量预估将有机会较去年小幅成
长,年增率约小于3%,然中美贸易紧张的情势恐将成为影响iPhone销售表现的最大变量。
 小米第二季生产总数达3,150万支,达历史新高,在印度市场也延续第一季的称霸地位
。展望第三季,TrendForce认为,在高性价比的行销策略以及周边商品的开发带动下,预
估将有机会较第二季大幅成长17%,生产数量达3,685万支,市占率来到9.9%,排名全球第
四。
OPPO和Vivo第二季渠道拉货动能回复,生产数量回复以往水平,随着第三季受惠旗舰新机
发表以及渠道铺货的带动,预估OPPO与Vivo的生产总量将分别为3,420万支与 2,730万支
。Vivo持续锁定海外市场,在印度等新兴地区也积极拓展,以第二季表现来看,Vivo为继
小米、三星之后成为印度智慧型手机的第三大品牌。
 另外,乐金LG第二季生产数量约1,150万支,预估第三季受到年底北美节日需求的带动
,生产数量表现有机会较第二季成长10%,来到1,280万支。
 索尼Sony近年来受到中国品牌夹带高CP值的激烈竞争,市占率不断萎缩,策略上改以推
出毛利较好的中高阶手机为主,第二季生产总量维持约200万支。
 Nokia透过和鸿海旗下FIH Mobile合作得以取得成本优势,加上品牌知名度以及在通路
的长久经营,销售成绩亮眼。第二季生产总量约为520万支,预估第三季将与第二季持平

 HTC面对2016年以来市占萎缩,透过减少新机推出频率与增加委外代工的比重,藉以降
低生产成本维系品牌运作。第二季受惠北美需求增加,生产总数较第一季增长,来到60万
支。观察HTC逐渐将重心转往5G研发,是否有机会透过5G智慧型手机力挽销售劣势,仍值
得观察。
 前六大手机品牌中,中国品牌拿下四席,TrendForce指出,面对市场淘汰加剧,中国智
慧型手机品牌积极开发新市场、精简销售渠道、布局线上以及线下多元销售的模式,透过
弹性的产品定价策略,包含强调高性价比以及各价格区间带产品布署齐全,成功推升其全
球市占率,预估今年市占率将攀升至54%。不过,高度强调性价比策略只会不断压缩中国
品牌厂商的获利空间,随之而来的金流压力将加速品牌的淘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