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OPPO R7五个月使用心得--UI与内建APP篇

楼主: TAIHO (一辈子作妳的男孩)   2016-03-12 14:46:05
这篇酝酿想写很久了,期间一直有些想法不断加进来,文长请见谅。
OPPO R7(以下略称R7)是我进入智慧型手机的第4只手机,
对这个牌子的印象要从R系列开始,
当初引进台湾的R1L外型深得我心,双镜面的质感直逼iPhone 4系列跟Xperia Z系列,
最重要的是主打超薄机身的特色让我朝思暮想,但最后没有入手,
就是因为仅搭配S400及1G RAM,还有时役手机One S(以下略称1S)头好壮壮。
历经R3的退步之作及炒话题的R5之后,R7系列登场了。
设计语言从双镜面金属边框走到全金属机身,不变的是超薄手感,
在iPhone 6系列(以下略称i6)也走金属与超薄的元素之下,
一堆跟风的超薄金属手机里头,
R7给了我不用太多预算就可以拥有的虚荣感,所以在冲动之下,
我把时役手机Honor 3C LTE(以下略称H3C)汰换下来,但也开启了我想写心得的念头。


这只怎么说呢?
2015年OPPO全年销量5000万台,其中R7系列三机达1500万台,
因为中国品牌加上使用中阶处理器S615,在板上不时会被拿来讨论,
不过多半是被酸低CP值,看得我也不太敢在上面评论什么,
但是就自己使用几个月下来,坦白说要不是承接二手机的价钱,
定价破万其实还有其它更好的选择,而且时间越往后CP值高的超薄金属机也越来越多。
它的兄弟机OPPO F1(以下略称F1)就是其中一个选项,不过那是后话了。
以下我会先把重点放在R7的UI-ColorOS上头,毕竟这算是手机的灵魂。
用过HTC Desire(无印),经历过Sense值五千的年代,再到1S的Sense 4高峰,
跳H3C时其实可预期使用者感受会有落差了,不过搭配的EMUI 2.3其实不算太差。
然而再跳到ColorOS却有很强烈的落差感,明显感觉是不同的设计语言,
虽然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我想这种使用者体验,还是会影响下一只手机的抉择。
R7搭配ColorOS v2.1.0i,对我而言最大的感想是自订性不足。
先以下拉功能选单来说吧!
一共有15个常用功能,5x3阵列排列,但是完全不能自订位置跟数目,
通知列有资讯时,下拉第一次仅会出现Wi-Fi、行动上网、铃声、结束全部、萤幕旋转,
下拉第二次或无通知列资讯时则会将15个功能全部显示,
但上述的最常用5个功能却跑到第3横列去了,很奇怪的逻辑。
此外,常驻状态列的排列靠左边是讯号强度(含行动网络)、电信业者、Wi-Fi图示,
正中间是时间,靠右边是震动静音、电量百分比跟电量图示,基本上就是个iPhone排列。
但我习惯资讯集中在右侧,左侧净空让各种通知图示排排站。


EMUI 2.3就可以让你自订位置跟顺序,也是第一次下拉5个,第二次15个都有了。
不过这15个也是被定义好的,无法增删。
然后电信业者常驻在左上角状态列,无法关闭,坦白说蛮碍眼啊!


Sense的下拉选单则是经年累月的难用(对我而言),唯一便利的时期是在Sense 3的时代,
然后Sense 4又被拔掉,这大概是4唯一的缺点(其它我都很满意),
然后到了5以后,变成必须下拉两次才出现诺大的3x1~3x4快捷功能,
这对5吋以上的手机根本是浪费空间啊~
我还是喜欢5x1的简洁感,下方其余空间留给通知讯息。
LG的UI在G3之后,对于下拉选单的设计也不错,不过依照萤幕宽度能放的数量不一,
超过了就必须向左拖曳而非以二次下拉的方式呈现,对我喜欢5x1的人不赖,
但有更多需求的话就变成累赘了。


再来是桌面。
ColorOS的逻辑长按桌面可以“由左而右”增加APP,所以首页默认是最左页。
然而等等,它又给了一个叫“心情音乐”的东西,破例可以增加在首页左边,
但这玩意儿对我来说根本是鸡肋啊!
对我来说原本习惯的首页右滑放置整页的日历小工具,似乎没得设定了。
BUT!!!就在我多玩了一阵子之后,某天我突然发现双指斜向内缩就可以指定首页!!!
这好像是很基本的手势,我却犯傻一直没发现啊啊啊啊@@


把手边的LG GPad 7.0(以下略称GP7)跟老婆的HTC Butterfly S(略称BFS)拿出来对照,
双指斜向内缩是共通语言没错。
而在长按桌面下,Sense 6跟LG UI都可以再跳转到指定首页与增删页面的功能。
还有一个桌面的逻辑是,只要没有任何APP或widget在页面上就会自动消失。
这似乎是单层桌面的默认(?),但EMUI允许空白桌面,我比较喜欢这样。
为此,为了展示桌布,又不想放自家的天气时钟小工具(丑到有剩),
我只好去抓Google时钟来放。
(题外话,Sense 6的天气时钟选择不少且美观,配合各种主题又有不同变化,蛮不赖的)
有关单层桌面或双层桌面(APP drawer?)的习惯跟美观问题见仁见智,
我个人喜欢双层桌面,可以把不想显示的APP全丢进去,
所以在单层桌面的状态下,就只好利用资料夹去隐藏它们了,不是很爱。
还好ColorOS的资料夹可以放无限个APP,EMUI就只能放12个。
而资料夹内的小图示,前者显示9个,后者是4个。


第三,也是让我很困扰的一点,音量控制。
自从Sense 4把铃声与通知音量、媒体音量、闹钟音量整合在点按音量键之后,
我就离不开这个便利的控制方式了。
(Sense 5更贴心的将通知音量独立出来,这点真的很人性。)
EMUI在这三个基础上又增加了通话音量,也不错(虽然从未调整过)。




可是我到ColorOS就完全触礁了,虽然有非常便利的双指上下调整音量手势,
但是点按音量键无法叫出整合的音量控制面板,一般状态下就只能调整铃声音量,
必须进入媒体播放时才能调整媒体音量,进入时钟APP才能调整闹钟音量。
夸张的是,在ColorOS设定里头将音效与显示分别独立在一般设定之外(但无实益),
但音量部分只默认可以调整铃声与通知/媒体两种,闹钟音量还没得调!
(可是R5却有这个功能喔!我猜测这跟Android版本是否有关?)


说到闹钟,再讲一个时钟APP奇怪的逻辑,就是闹钟设定里头,
竟然无法将音量调整到0!后来惊讶地发现,“静音”变成一种闹铃的选项。
这真是太文青了!


第四,应用程式管理无法按照大小排序。
我觉得这一点也是超级匪夷所思的,按大小排序不是合情合理的需求吗?
我玩了半天也摸索不出来,难道还有我有不知道的公版排序密技?


p.s感谢z995595大提供密技一枚,从设定-电量与储存-储存空间-应用程式点进去,
就会乖乖按照大小排序了(下图同样由z大提供,特此铭谢)


第五,网络流量控制也很不自由。
Sense跟EMUI若要限制行动数据流量,可以直接在流量统计图上拖曳上限,
任意设定流量达多少时提示或禁用行动数据。
或者,可以拖曳期间,藉以判断某一日各程式的网络用量情况。
可是ColorOS都不行,只能直接在传输量使用提示去设定达90%时提醒,
超出数据方案时停用,非常死板。


第六,v2.1.0i没有日历小工具。
这点让我非常吃惊,这不是最基本的吗?!偷了这个功能实在没什么意义啊?
(不过据说HTC One A9的Sense 7.0_g也偷了很多东西?)
于是我去找了Google日历,不过它的小工具也没有全月份显示,真是困扰我。
直到某天,我走进中华电信,随意拿起R5把玩,这一玩可不得了,
R5的v2.0.1i明明还有日历小工具啊啊啊!有图为证!


说到日历,EMUI 2.3的日历小工具虽不好看还只有4x2,但有农历显示这点值得称赞,
ColorOS也许是因应国际化,日历APP的呈现就很简洁俐落,有其特色。
对了,就在撰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找到HTC日历及日历widget,
美感与细致度整个大胜,然后就决定秒换了,我其实还是很HTC骨的嘛~


第七,相机计时器设定。
R7的相机APP接口跟iPhone如出一辙这个就没啥好吐了,陆厂一大票相机APP也一样。
关于相机附属应用这个很多评测文都讨论过了,在此不赘述。
但不得不提的是计时器设定只有5秒一种,而且连动主相机跟前镜头无法分别设定。
相较之下,H3C可分别设定前后镜头倒数时间还比较有弹性。
这在强调自拍的OPPO来说,实在是一种不够细心的设定。
第八,LINE及FB不支援桌面显示讯息数目。
我能想到的合理解释就是,大陆使用者没有这两种APP的需求,所以没有做。
否则未接来电跟短信都可以显示了,这应该不是什么困难技术才是。
第九,升级可能无望。
之前R7曾有小更新<文章代码(AID):#1MP_ubN_>,但那之后就没了,我也不期不待了(叹)
最后,在UI以外,一些内建的APP都被我取代了(图标的美感实在不是我的菜),
除了上述时钟、日历之外,输入法我从H3C就开始改用Google注音输入法,
网络浏览器则是使用HTC的。
(双击调整最适大小并自动换行这有专利吗?为什么Chrome就是那么难用?)
音乐用Poweramp,影片用MX Player这已经是起手式了。
大致抓了几个自己在意的部分,总结来说,UI这种东西用久了也就被制约了,
但是我觉得ColorOS还有改进的空间,而上面提到的一些小问题,
我也不知道是否与Android版本有关,所以内容如果有误还请高人指点了。
优点部分,不得不提的手势体感绝对是OPPO的强项,用过真的会黏。
最好用的我觉得是双指上下调整音量,当之无愧。
(也许正是为了配合手势,所以只能依照当时环境去调整铃声、通知、媒体或闹钟音量?)
不过我正好遇过游戏需要双指上下的操作,这时就有点小尴尬了。
此外,三指上下滑动截图也是超便利的手势,大幅增加我萤幕截图的动机。
此外还有超级截图功能,长按电源键与音量+即可连续截图最高8页,
最佳使用时机莫过于网页跟LINE对话这种,真心好用。
(Galaxy Note 5似乎叫做卷动截图,如果OPPO没有取得专利,我还蛮乐见其它大厂用上)
至于双击只可唤醒萤幕,双击HOME键可唤醒/萤幕上锁(我比较喜好大陆用语:熄屏)
我看过两派说法,一派认为OPPO不做双击萤幕熄屏是因为你还得找桌面空白处双击,
如果在操作APP时想要快速熄屏,还得先退出APP才行,所以作在HOME键上。
另一派说法则是使用者若习惯双击唤醒萤幕,但却要双击HOME键才可熄屏,
会造成使用逻辑的不一致,我觉得也有道理。
总之既然有实体功能键,最佳解就是一律双击HOME键开关萤幕就好。
(是说等到指纹解锁普及之后,到底是双击直觉还是指纹比较便利,还有得吵吧?)
休眠时画圈启动相机,以及其它可新增启动APP手势,我觉得还不错但没有很常用。
一来,它要等手势线条呈现之后才会开启,有刻意的时间差。
(不过有六种手势可以自定义启动第三方APP,这点必须承认蛮厉害的,
没玩过ZENUI不知道手势操作到达什么境界?)
二来,以启动相机而言,画圈的辨识度不是很灵敏,有时候要抢拍不是那么便捷。
(休眠长按音量+-虽然可以无声无息闪(盲/偷)拍,但是对焦就无法强求了)


其次,系统稳定。
我使用五个月以来,不常重新关开机,使用上只有发生一次大crash,
是在接听电话时突然黑屏,然后我强制关机后重新开机,
结果等了至少有10分钟之久吧?久到以为手机变砖了,放在旁边不管,
隔了一阵子发现它默默回复正常,有惊无险。
第三,内建APP不多且干净,相较其它陆厂来说,我觉得难能可贵。
恶名昭彰的小米就不说了,销量大幅成长的华为,在我使用H3C尾声时出现莫名APP,
我对这间公司也产生了不信任感。OPPO到目前为止都还令我安心。
第四,对于APP的权限监控,可按权限或应用程式去分别设定授权与否,
看起来做得有模有样,应该就像Android 6.0的权限管理功能吧?
而这个功能我在H3C第一次见到,但BFS跟GP7都没有。
不过我没有进一步去玩它,也从未使用过绿色守护或xposed这类玩意儿,
到底有没有效果,无法给出实用的比较。


第五,不必非得从萤幕顶端下拉/底部上推状态通知列,
这个细节我曾经看过有板友提过(不过是针对小米机),
这对萤幕尺寸日趋庞大的使用者来说还蛮重要的,
手指即便不够长也不需要改变握持姿势就可以下拉上推通知列,很方便。
第六,具备智慧拨号功能。
这在许多大厂手机来说应是基本配备,但在H3C就是个悲剧,
趋近于原生的拨号系统非常难以使用。
我觉得一间公司有没有用心耕耘台湾使用者,光就这点就可以看得出来,
像是愿不愿意给4G全频或者给双卡功能,都是需要投入成本去符合当地需求的。
第七,我觉得今天OPPO之所以能成为在台最积极的陆厂,
还可以从设定里头的"OPPO售后服务"看到用心。
直接内建0800电话跟官方网站连结,不需要再去查询就可以直接连络台湾分公司了,
我就曾经去电询问过有没有贩卖过原厂透明手机保护壳这件事,下篇会提到。
总之,先来个小结。
R7因着UI的设计语言逻辑奇特跟自订性不足,对我使用几个月下来,
会盖过它在手势操作等优势与印象,这是我觉得惋惜的部分。
至于硬件配置跟一些没谈到的,我会在下篇说明。
作者: abcd425heart (鲔鱼蛋)   2016-03-12 22:22:00
这个ui在批次整理app移资料夹很方便还有ram也很省,大概比三星少吃1G但在其他部分例如拍照UI就抓不到重点不过像其他大厂也经过几次大改才趋近成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