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陆媒小米Note评测 小米突破低价的新尝试

楼主: Lsamia (samia)   2015-03-24 23:57:15
文章很长,心得打在前头好了XD
这篇以对岸媒体来说算是写得很简要,
大部分的评侧也对于这次小米Note的外观有正面评价,
而小米从小米四的时候就开始转向四平八稳作风主打做工,
果不其然的就是想往高价进攻,这也是过去主打高CP的中国厂商开始转变策略的一年
毕竟始终要正面对决前几大厂的旗舰机种,得要拿出更强的手机阿
http://www.techbang.com/posts/22800-xiao-mi-note-review
两个多月前,小米用一款 5.7 吋的大萤幕旗舰机小米 Note 开启了它在 2015 年的新战
场,用双旗舰策略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产品线。这一次,曾喊出“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的小米也开始对设计重视起来,同时也跳进了手机 HiFi 的浪潮里。更重要的是,小米
手机的售价第一次突破了人民币 1999 元的红线,这些都让小米 Note 在硬件上没有明显
升级的情况下有了更多的看点。
历代小米手机中最漂亮的一款
第一眼看去,小米 Note 很像是小米 4 的放大版,机身设计紧凑,简洁大方,不过小米
Note 从正面看更显修长,这一点在白色版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按键配置也大致相同,左侧上方是插槽,右侧是音量键和电源键,耳机插孔设计在了顶部
,底部则是 USB 连接埠和扬声器。小米 Note 抛弃了小米 4 上采用的奥氏体 304 不锈
钢,转而使用了铝合金材质的金属中框,品质更轻,而且在手感上要更加温润一些,色泽
也更加明亮。
小米 Note 前后双玻璃面板,均采用康宁第三代大猩猩玻璃。前面板边缘磨成圆弧状,称
之为 2.5D 萤幕。这种设计始于 Nokia N9,并延续到了之后的 Lumia 800 等机型中,
iPhone 6 和 6 Plus 上也采用了这种设计。好处显而易见,手指可以很顺畅地滑到萤幕
上,不过 Nokia N9 和 iPhone 6 两者的边框也是弧形的,和弧形边缘的玻璃面板在设计
视觉上都有着更好的一体性,小米 Note 则是直上直下的边框设计,衔接处做了倒角处理
,整体的过渡会有很细微的错落感,但整体来说前置面板在滑动时颇为顺手,和我手边的
2014 款 Moto X 非常接近。
小米将背面设计称作是 3D 玻璃面板,同为大猩猩三代玻璃,经过高温热压塑形,左右两
侧圆弧裹在机身上,握持时可以贴合手掌的轮廓。从侧面看,机身会显得更加纤薄。不过
,背部的玻璃面板相对边框稍有内陷,握持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金属边框,会有些割手,
不过反过来弥补了机身太过顺滑,容易脱手的问题,这样握感更扎实。背面整体设计非常
干净,银白色的小米 logo 位于下方,左上角是 1300 万画素主镜头和双色温闪光灯,支
援光学防手震的镜头并未凸起,对 6.95mm厚的机身来说,这一点还是很难得的。
小米 Note 延续了小米 4 的 Edge Coating 工艺,取消了业界常用的塑胶夹层,一体性
更好。不过由于 2.5D 玻璃的采用,金属与玻璃的之间还是会存在一定的缝隙,不过这一
代小米 Note 的工艺还是很值得肯定的,不仔细看的话,很难发现前玻璃面板金属边框之
间的缝隙,我在拨打电话时也从没出现过夹头发的现象,更不会夸张地出现部分 Galaxy
Note 4 那种缝隙可以插进名片的情况。
前后双曲面玻璃的设计给了小米 Note 外型加分不少,比小米 4 提升了一个层次,当然
成本也更高,比起成本上的增加,更大的问题在于加工工艺难度增大,产能就更加跟不上
了,所以,前几天小米发布的竹制版小米 Note 已经开始预约。实际上,我个人更喜欢竹
制后盖的小米 Note,在与边框的衔接上更加紧密,手感也更加温和,会不自觉的拿在手
里摩挲,还隐隐有一丝情怀溢出。更重要的是,竹制后盖的摩擦系数更高,不会像标准版
的小米 Note 一样会自动滑下桌面,标准版的小米 Note 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装上保护套会
更加安全一点。
货真价实的 HiFi 音效
我们见惯了中国厂商动不动用 HiFi 作为噱头吹嘘自家手机音质,而实际上除了变态级设
计的几款 vivo 和一款魅族的 MX4 Pro 外,手机音质可称之为 HiFi 的寥寥无几。所以
,当小米 Note 打出 HiFi 的口号时,我们内心都多了一份警觉,再加上小米有过用手机
比拼 Xbox 的前科,更是不敢松懈了。
小米采用了 ESS ES9018K2M DAC 芯片,这颗芯片在前面说到的主打 HiFi 的魅族 MX4
Pro 和 vivo Xplay 3S 中也有配备,这是提高音质的基础性设计。左右声道分别配备独
立的二级放大设计,由两颗 ADI ADA4896 和两颗 TI OPA1612 构成。在音讯的硬件设计
上并不存在短板,诚意十足,并没有像一些厂商仅仅使用 SoC 内置音讯解码芯片就敢称
HiFi。
实际上,我拿到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安装网易云音乐,同步帐号下载歌曲,导入无损音乐
。一听,所谓的 HiFi 也就那么回事儿,同时又再一次确认设置中的 HiFi 选项已开启。
我之前一直在使用 vivo Xplay 3S,手边也有一条 Soomal 推荐的 GR07,已经深受其毒
害,对手机的音质也变得特别挑剔了,甚至宁可忍受它很多其他的缺点,所以用网易云音
乐试听小米 Note,这种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让我顿时感觉小米又不老实了,又来忽悠
人了。
在一次无意间点开内建的音乐播放器听音乐时,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声场开阔了
很多,细节上也更加丰富,听感上并不比我常听的 vivo Xplay 3S 差,惊觉自己原来错
怪小米了。不过,这也看出小米 Note 在 HiFi 系统上并没有一个全域性的处理方式,仅
仅对内建播放器有效,内建播放器和百度音乐合作提供线上音讯和下载服务,在曲库上似
乎并没有网易云音乐丰富,例如我随机找的陈奕迅的音乐。另外,开启 HiFi 模式会增加
一定的电量消耗,但增加的幅度并不明显,简单测试一下,听音乐 10 分钟,中等音量,
电量从 88% 降到 86%。
在专业音讯网站 Soomal 的评测中,小米 Note 在客观的资料指标上一样很出色,HiFi
名副其实,并被称为“目前为止音质第二好的手机”。所以在音讯方面,对小米心存芥蒂
的用户可以放心了,至少在 HiFi 上小米的用料还是很足的,最终的结果也很是让人惊喜
,对手机音质比较挑剔的用户又多了一个选择。
小米 Note 的外放音量够大,但受制于单扬声器配置,和双扬声器的 vivo Xplay 3S 在
外放音质上相比声音不够开阔,最大音量时会比较刺耳。另外,扬声器的位置由于在机身
底部,横放玩《狂野飙车 8》等赛车游戏时,会被挡住。
其他
对于小米 Note 系统层面的内容已经不需要过多的介绍了,MIUI 可以说是中国最为好用
的第三方 Android ROM,也是小米生态的核心。它有很多贴心的当地语系化功能,同时还
结合智慧家庭、小米生活等服务。同时,针对,5.7 吋的大萤幕,MIUI 也做了调整,从
Home 键向左右滑动可开启小萤幕模式。即使和小米 4 同一分辨率,小米 Note 在很多
应用程式中显示的内容也会更多一些。
尽管 MIUI 保持了快速更新的传统,系统的功能设置还有一些值得研究的地方,例如功能
列还是和前代小米 4 一样的三颗按键,从左到右依序对应多工、主页和返回功能。对于
习惯了原生 Android 的人来说,最左侧明明是功能表键的图示,却对应着多工功能,多
少显得有些别扭,这是 Android 阵营的通病,很多厂商不按牌理出牌,按键方式和配置
都有自家标准。此外,在某个 App 接口下,例如拍照,这时点击多工按钮,拍照并不会
出现多工列表之中,也就是说没有办法直接关闭,除非你点击了主页按键,然后再点开多
工关闭。像我这种习惯了用完某个应用后直接关掉的用户会比较抓狂。不过这些更像是在
吹毛求疵。其他的日常使用并不会有问题,即便是第一次使用 MIUI 也很容易上手。
平装版小米 Note 的萤幕保持了和米 4 相同的分辨率,都是 1920×1080,95% 的 NTSC
色域覆蓋,386 PPI 的像素密度。在开启“智慧场景环境适应”时,萤幕显示鲜艳锐利,
即便是强光下也有比较好的可视性,在这一模式下会自动开启小米所说的“阳光屏”功能
,有点像在拍照时使用 HDR,提高画面暗部亮度和对比度,同时控制亮处的亮度,增加对
比度,达到既省电又增强显示的效果。切换回标准模式又是另外一种观感,清淡很多,但
颜色不够通透,总感觉像是轻度雾霾之下的北京城。萤幕增强模式下,发色倾向和智慧场
景模式下接近,比较鲜艳,但也达不到 AMOLED 萤幕的饱和程度。整体的萤幕设定还是有
些繁琐,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一些学习成本。
相机方面,小米 Note 后置 1300 万画素的镜头,加入了光学防手震与 f/2.0 光圈,支
援最长达 32 秒的手动曝光设定。拍照接口的设置简单直觉、后置摄影镜头对焦迅速,但
如果被拍摄物体稍有反光对焦会有延迟,白平衡表现也有了不小的改进,抗眩光能力出色
,整体拍照水准进步明显。微距对焦速度一般,而且最近对焦距离有点偏长。前镜头是
400 万画素自拍相机,单个像素尺寸达到 2 微米,几乎是将 HTC 的 Ultra Pixel 搬到
了前面,支援即时美颜,像我这种沧桑的老脸也能拍得脸色粉嫩。
小米 Note 支援双卡双 4G,两个卡槽一个是 Micro-SIM,一个是 Nano-SIM 卡,两者可
以混用,即使只安装一张 SIM 卡,右上角的只显示一个对应的网络标志,不会像早前的
双卡双待手机一样,把另外一个 SIM 卡图示上打叉。这些都是值得加分的细节。
另外,小米 Note 内建 3000mAh 的电池,中度使用的话维持一天不困难,不过大多数人
已经习惯了一天一充,用零碎时间充电很常见,所以充电速度变得更加重要了,小米
Note 支援高通的 Quick Charge 2.0,在两小时四十分左右即可充电完成,充电速度还
算可以接受。
从产品,到品牌
小米 Note 前前后后使用加起来有两周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我跟身边的不少人都说过,小
米 Note 在中国手机中算是很漂亮了,他们点点头表示认同,想了想之后又补充道:
把前面的小米 logo 去掉就更好了。
我一时很难去判定这种看法是出于设计上的考量,认为去掉 logo 是外观设计上更好的处
理方式,机身语言会更加简洁大气;还是仅仅因为不喜欢小米这个品牌。另外,ifanr 在
小米 Note 评论文章中说到了品牌溢价问题,一部分来自于中国人认为国产品牌就应该低
价的固有认知,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小米所设定的 1999 元的红线,这是它开疆拓土的利器
,引得一帮竞品效仿,也是它的囚笼。但从产品本身来看,无论是双玻璃面板,还是
HiFi 音效,这些完全抵得上 300 元的溢价。
消费者对于 2299 元的标配版小米 Note 可能并不会有太多的犹豫,可以说“2299 的小
米 Note 是一次小心翼翼的尝试”,最值得考验的则是即将在 4 月份发售的 3299 元顶
配版:2K 萤幕、高通 810 处理器,硬件的提升倒是符合高阶 Android 机型的水准,但
两千元价位和三千元价位的差距远比数字上来得更大,不少国产品牌纷纷在这个价位上折
戟,除了 OPPO 和 vivo 这两个一直在低调赚钱的品牌,也就华为在去年凭借一机难求的
Mate 7 跻身其中。而小米的优势在于,一帮对手还在效仿它,恪守 1999 元的国产机价
格天花板时,小米率先选择了去打破底线,在战略上掌握著更大的主动权,它可以走的更
加从容。
小米 Note 代表着小米在产品层面达到的全新高度,做工更好,设计更成熟,也进一步丰
富了小米的手机产品线,不过产品的成功对于想往高处走的小米来说还只是第一步。
作者: Europeanlose (欧洲鲁蛇)   2015-03-25 15:07:00
小米音质也不见得都很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