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后高通时代 国产手机恐陷内战

楼主: eray0206 (eray)   2015-02-15 10:08:16
搅动中国手机芯片市场的高通反垄断调查终于画上了句号。
2015年2月9日,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宣布,已同意向国家发改委支付60.88亿元(约合9
.75亿美元)罚款。这是中国反垄断历史上的最大一笔罚款。另外,高通也将对手机的专
利授权方式做出多项调整,包括对中国厂商不再捆绑专利授权、不强制交叉授权、整机收
费打折等。
<中略>
“保护伞”正在消失
高通的核心商业模式被改变,对于国产手机厂商而言,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以前按照高通“反授权协议”要求,只要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机公司,必须将所持专利授权
给高通,并且不得以此专利向高通的任何客户征收专利费。这是高通专利授权商业模式中
的重要一环。因此,包括小米、锤子等新兴的手机厂商就很乐意使用高通的芯片。
“因为这些企业给高通交了钱,虽然费用也不便宜,但是交完之后就不需要对付华为、中
兴、联想等其他企业。这样一来,他们商务谈判的成本就降低了,同时资产年费也可能没
有那么高,因为高通把一揽子专利都圈起来了。”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表示。
相反,持有大量专利的华为、中兴、联想等企业则处于不利的位置。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11月,华为获得的专利授权量近3万件。魅族只有80多件,小米发明授权仅有10项。
华为消费者终端CEO余承东曾公开表示,“国内很多同行除了向高通缴纳专利费之外,没
有向任何专利持有者缴纳专利费。向高通授权,也就借到了高通的专利‘保护伞’,一旦
反授权协议取消,失去‘保护伞’,国内多家缺少专利技术的手机厂商将面临10%的成本
提升,将会超出手机厂商的利润率。”
而目前这把“保护伞”正在消失。项立刚指出,“未来华为、中兴等企业会更有优势。以
前华为、中兴用了高通的芯片,没有办法跟小米维权,不能找小米要专利费,也不能打官
司。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们想找小米就找小米,想什么时候找就什么时候找。这不仅仅
是为了钱,还可以打击对手,形成市场的压力,甚至有些产品可以申请法院的禁制令。”
据媒体报道,中兴手机日前已经向同业的厂商发出律师函,想就专利授权问题展开收费谈
判。而据多方消息证实,除了中兴之外,华为、酷派等厂商都向其他厂商发出过有关专利
的律师函。
用收购补专利短板
在国内的手机市场,厂商们依然围绕着价格、营销等进行对抗,不过有业内人士预测,未
来有可能围绕专利,展开新一轮洗牌。
在项立刚看来,洗牌倒谈不上,但是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如果有知识产权的积累,是
一个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就变得更加强大。相反,如果是特别小的企业,尤其是规模比较
小但又想建成一个品牌,就比较困难了,要承担的成本,包括知识产权的费用,有很多企
业需要去谈,没那么容易,各个企业的利益关系又不一样。而高通的想法是希望这些企业
都能发展,都能把手机卖出去,从而自己挣更多钱。”
目前,国内手机市场日趋饱和。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中
国手机市场累积出货量为4.52亿部,比2013年的5.79亿部下降21.9%。
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国产手机厂商开始转战海外。华为、中兴这类海外征战多年的企业自
然不在话下,近年来包括小米、酷派、金立、vivo等国产品牌也开始纷纷试水海外市场,
布局零售渠道寻求突破。
不过,他们现在开拓的主要是印度、印尼、俄罗斯、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其中重要的原因
在于新兴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远不如北美、欧洲等地区成熟,而当企业一旦想要进入
美国等市场时,专利的重要性就立刻凸显出来。
“目前可行的做法无非是更多地收购企业,收购已经有专利的企业,然后就可以做交叉授
权、可以谈判了,比如联想有能力,就把摩托罗拉收购下来,摩托罗拉本身积累了很多有
价值的东西。那么对于小米而言,申请专利在时间上来不及,但以小米目前的实力应该可
以收购一些企业。”项立刚表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