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Z3的4K录影在电脑播速度减慢

楼主: luguo (close to u)   2015-01-12 22:22:35
丑话先说前头,这篇文章很多部份其实都是闲聊这样。
字很多,看太多字会不自觉按End的。可以直接跳过这篇。
※ 引述《RG470AHZ (I <3 APU)》之铭言:
(部份文章恕删)
: 2.软件解码
: 当你的显示核心(GPU)不支援该影片的硬件解码,就会用软解
: 就把他理解成暴力解码好了没背过99乘法9x9怎么算?当然就是一个一个加阿,所以对于C
: PU(运算核心的负担超大),我测试过1080p大概要一代i5,4k大概要4代i5才能看
光看影片的分辨率其实不太准。
一般网络上取得的 1080p 30fps 5~7mbps 的影片,其实用8年前的老古蕫
Intel Core 2 Duo 双核 2.0GHz 以上其实就能顺播了,例如Intel E6400 2.13GHz。
至于3D BD ISO 由于平均流量都在30~40mbps 之间,而且还有3D播放需求的话。
就要使用四核的Intel Q8400 2.67GHz 等级左右的CPU,才不会出现掉帧的状况。
: 所以压
: 那些嘴电脑运算能力的,说手机已经超越电脑的,既然都会上批踢踢了,就多爬爬文八
: 别说第一代i5辣,S810的运算能力打不打的过十年前的第一代Core 2 Duo都还不知道
: i5:跟你跑,需要看你的后尾灯?
如果是纯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那Qualcomm Snapdragon 810其实已经可以跟x86初代的Intel Core 2 双核一较高下。
但如果是浮点与整数混合的矩阵运算,或是对二阶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求近似解,
那x86目前应该没有什么对手。
(部份文章及推文恕删)
: 推 GHOSTDOG : 用途跟平台不同,电脑主要是属于多支援度的 01/04 19:22
: → GHOSTDOG : 为了广泛的运用 所以设计上反而算是比较开放性(?) 01/04 19:23
: → GHOSTDOG : 看一个影片的副档名 电脑几乎所有都能看 分类超广 01/04 19:24
: → GHOSTDOG : 但是拿手机来说,可能就只能看那几个副档名 而且还 01/04 19:25
: → GHOSTDOG : 针对影片内部档案内容进行规范 这部分 也是W8 01/04 19:25
: → GHOSTDOG : 推不起来的原因 一开始范围太广 开始限制以后 01/04 19:26
: → GHOSTDOG : 用不习惯 拿WIN8内建的影片方块砖 字幕我还弄不出 01/04 19:27
其实x86(PC) 对字幕或影片格式的相容性这么好,是有前因后果的。
早2002年Windows XP SP1 刚出没多久,有个老外叫 gabest。
他在sourceforge 建立了一个叫guliverkli 的项目。
然后这个老外以 GPLv2 授权的方式,开发了一系列,
给Windows 内建的 Meida player 用的分离器及解码器。
让Windows Meida player(WMP) 可以播放不同格式的影片。
例如让WMP 可以读取并播放RM档的 RealMedia Splitter,
就是gabest 所开发的。
另外他还开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名字叫 VSFilter.dll。
让WMP 可以在加载时自动读取并秀出字幕。
而这个自他开始发展的VSFilter.dll,可以说是播放软件字幕外挂实作的老祖宗。
为何会这么说呢?
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在这个dll之前,Windows内建的播放软件是"没有"办法读取字幕的。
借由这个dll,可以在WMP 或其他基于WMP的播放软件中实现播放外挂字幕的功能。
第二个原因,则是几乎当时所有Windows 下所开发的影片播放软件,
都是以这个dll 的实作,作为字幕效果的标准。
所以说它是老祖宗,并不言过其实。
只是开发到后来,gabest 一方面觉得WMP 本身过于花俏没啥实用性,
而且依附在WMP 会有一些相容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他也想整合自己开发出的各种分离器及解码器。
所以他就着手开发Media Player Classic (MPC)。
由于MPC 是出自gabest 之手,所以字幕的相容性问题在MPC身上几乎不存在。
就这样开发了好几年。
直到某一天,
gabest 发现有个韩国人开发的播放软件。名叫KMPlayer。
实际上是拿了MPC 的程式码来用。
但由于MPC是以GPL授权的。
GPL授权要求若某个开发者的程式有用上其他人以GPL为授权的程式码,
那么这个开发者也必须将它的程式码公开,才符合GPL的授权方式。
只是... KMPlayer作者却没有公开他的程式码。
所以KMPlyaer作者这样做是违反了GPL授权的
这让当时的 gabest 非常失望,因为他不知道要怎么处理这个状况。
最后失望转变成绝望,gabest停止开发MPC 与VSFilters。
几年之后,由另一群老外接手,最终演变成目前见到的MPC-HC 及MPC-BE 了。
如果要我用带有个人观点来说的话。
我会说 Gabest 其实是open source meida software (for windows)界的神。
他参与开发的作品深深影响了后续Windows 系统下所开发的影片播放软件。
直到今天,这个影响力仍然存在。
至于他参与的另外一个有名的开放程式码专案:PS2模拟器 - PCSX2。
那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 嘘 gnemail183 : 认真问一下 手机电脑cpu效能要怎么比较? 从规格上 01/05 15:39
: → gnemail183 : 来说感觉差不多 是要实际去跑分才能比吗? 01/05 15:39
如果只想写来自爽的话,用IEEE 754的浮点数资料型态的写一个双曲函数的面积求解。
x86随便都可以屌打ARM,不过这样做有意义吗? 当然没有。
所以真的要说就还是那句老话... 看用途。
手机用的ARM架构。目前就像是经过特化的瑞士刀,可以满足基本的需求。
如果使用者的目的是为了作摆盘用的蔬菜雕花,那么这个瑞士刀对使用者来说。
就是个非常方便的工具。
反之若是拿来疱子解牛或是钉钉子,那这把瑞士刀可能就不是那么的适合及顺手。
而x86架构则是像是里头塞了一堆工具的工具箱,虽然用途看使用者是要锤、要钉、
还是要雕花都没问题,但提久了手会酸,携带也不是那么方便。
用比较学术一点的说法来形容的话。
手持设备上的ARM架构,就是如果有特定需求,就用特定方式解决。
而x86一路走来,总是以相容性为前提作设计,追求效能与相容性的最大公约数。
: 推 tsming : 10 bit硬解在PC上问题一大堆 01/05 15:47
10bit(Hi10p)在ARM架构下的硬解问题才是一大堆,
目前在x86(PC)上没有任何硬解方案,所有的解码器都是靠CPU硬干。
顶多拿GPGPU来当垫背的。
另外10bit的H.264并没有完美的硬解,例如目前MX Player这类apk用的方式,
是直接把10bit色域转成8bit喂给解码器,非常ugly。
: 嘘 JamesHsuan : 最好I5才能解1080,我Q6600就能顺顺跑了 01/05 16:38
要看流量跟参数这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