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Engadget主站iPhone6评测

楼主: notmuchmoney (真的不错....)   2014-09-18 00:29:20
iPhone 6 与 6 Plus
Engadget主站评测:
bigger and better, but with stiffer competition
“大”器晚成,但追得上竞争者的脚步吗?
如果硬要说 Apple 的做事方式与别不同,这未免太低估他们。Apple 这次同时发布 4.7 吋的Phone 6M 5.5 吋的iPhone 6 Plus,两者的外观都经重新设计而且配备了 iPhone 史上最大的萤幕。回想当年的.5 吋和 4 吋 iPhone,我们都已经觉得这尺寸已经是很大,足够任何使用。可是这些萤幕尺寸不再合时,与新推出的大屏 iPhone 看过去,旧型号的 iPhone 实在和玩具一般儿戏。没错,市场变了,Apple 亦然。
http://o.aolcdn.com/hss/storage/midas/a44b54a9033edfaec2e2cf38790c4791/200769616/iPhone_6_main_final-960%3F%3F.jpg
虽说这是 Apple 首次推出大萤幕的 iPhone ,但所带来的惊喜实在不多,有的更像是追赶潮流的感觉。老实说一句,在大萤幕手机市场上的空间的确不多,有的早已被 Samsung Galaxy Note 系列由.3 吋填至.7 吋,而且销量更是数以亿计(遑论把其他品牌的大萤幕手机计算在内)。Apple 此举都只算是对这市场参一脚,反正其他对手在大萤幕手机市场都得到不错的成绩。
The iPhone family
http://chinese.engadget.com/gallery/the-iphone-family-0/2943804/#!slide=2943804
硬件
除了萤幕尺寸和小许硬件分别之外,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是一样的。跟 iPhone 4 至 iPhone 5s 在风格上的分别是,两款 iPhone 6 的机身已经再找不到直角,变得很圆滑。除了玻璃萤幕面板之外,它们整个机身都是以铝合金来制造,跟 MacBook 机身的物料一样。iOS 8漱中蒆]计就是“coutinuity”(连续性),理念就是让软硬件无缝地一起合作,我们在两款 iPhone 6 上也可以看到这个理念的实践。iPhone 5 和 5s 的前后面是由一个完全平面的侧面来连接,不过 iPhone 6
的前后和侧面是一个连贯的表面,为一个真正一体化的机身。同时,它的玻璃萤幕虽然是微微凸起了,但边缘其实是有弧度,而且其弧度刚好接合了机身的弧边,令到整个机身的不同部件连贯性更强。可能有些人还是偏好 iPhone 4 或 iPhone 5 那种设计,不过不能否认的是,两款 iPhone 6 的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iPhone 6 Plus
http://chinese.engadget.com/gallery/iphone-6-plus-review-0/
iPhone 6 review
http://chinese.engadget.com/gallery/iphone-6-review-0/
此外,两款 iPhone 6 都比上一代更为薄,5s 的厚度为 7.6mm,6 为 6.9mm,而 6 Plus 则为 7.1mm。虽然更薄不一定等于更好,不过这次两款 6 的例子则可以套用更薄更好的理论,因为如果 6 还是 5s 那个形状的话,那机身变大了之后手感可能反而变得没有那么好。讲到两款 6 的手感比较方面,主站是比较偏向 6 而非 6 Plus,原因是仍然可以像拿 5s 那样轻易地用手包围着机身,而且没有直角机身那种“戳”着手的感觉;说到手持 6 Plus 方面,手只是刚好足够拿着吧。
6 Plus 的实际尺寸其实比看相片更大,不过如果大家本身已经习惯用巨型手机的话,理应会很快适应。先拿Samsung Galaxy Note 3荌竣@个比较吧,萤幕为 5.7 吋的 Note 3(尺寸跟未上市的 Note 4 差不多)机身比 6 Plus 短了 7mm,但宽了 1.4mm 和厚了 1.2mm。两部手机都很大,就算你有更大的手都可能会在长时间拿着之后感到疲倦的。以手持大手机来说,Note 3 的方形机身可以让你较容易地把握著,不过像 6 Plus 这种有圆边的则较难地把握,而且它铝制的机身表面也会较滑;虽然最后还是适应了,但要的是一点时间囉。
iPhone 6 versus the Galaxy Note 3
http://chinese.engadget.com/gallery/iphone-6-versus-the-galaxy-note-3/#!slide=2943866
要注意的是,单凭萤幕尺寸并不能完全推测到一部手机的大小,例如 LG G3 虽然都有 5.5 吋萤幕,不过手感却跟 6 Plus 不同。6 Plus 的机身比 G3 长了接近 12mm,宽了 3.2mm 和薄了 1.8mm,而且由于 G3 的萤幕边框较小,机背亦是全弧,所以跟掌心的弧度会很配合。在长期手持的情况下会比较舒服,也不担心会从手中滑下。
两款 iPhone 6 均有一个 IPS Retina HD 萤幕,不过 6 Plus 的解像度是比 6 更高,6 Plus 的为 1,920 x 1,080,换算过来是 401ppi;而 6 只有 1,334 x 750,得到 326ppi,跟 5s 一样。两个萤幕的影像都很锐利,不过若果将两部手机并排比较的话,则会看得出分别的。6 Plus 萤幕上的图像和文字会更锐利,从不会看到锯齿,不过主站认为这并不会是一个购买哪款 iPhone 6 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只要在几吋的距离之外观看,就会觉得两个萤幕的表现都很好了。两款 iPhone 6 萤幕的色彩表现都不会像 Note 3 的 Super AMOLED 那么夸张,跟 Retina 版 MacBook
Pro 的色彩表现极为相似。
http://o.aolcdn.com/hss/storage/midas/f886be9f00bee422c1bbe8e2db3f9a78/200771060/iPhone_6-7-630.jpg
此外,Retina HD 萤幕采用了一个名为“双区域像素”的特殊子像素排列技术,令用户在不同的角度之下观赏萤幕也不会出现色差。而且,这个技术也可带来更深色的黑色和更锐利的文字,在显示白色时则比 5s 的萤幕光亮,不过唯独 6 Plus 的色调会更和暖。在目测之后,两款 iPhone 6 的萤幕的确是历代最好的,很高兴 Apple 可以将这个技术应用在产品当中;不过要补充的是,Apple 把这个技术说得像全新似的,但其实 HTC 早就在ne M7Mne XW采用了。
在多年来,Apple 不断努力推出一些结合坚固物料和高档设计的产品,这代两款的 iPhone 虽然延续了这个传统,不过它们身上依然找到了一些较碍眼的设计。它们背面上下方都有一条天线界线,就像 HTC One 系列那样,有点“太突出”。其次,机身的确是很薄,不过镜头模组竟从机身凸出了一点,有可能会增加镜头外框或镜片被刮损的机会。
http://o.aolcdn.com/hss/storage/midas/b1331e42450b93c0b049a0fa061b82df/200771077/iPhone_6_family-4-630.jpg
当然地,这对某些人来说是吹毛求疵,而且不得不承认地,作为一款采用铝制一体式外壳的手机,的确有需要在机身上找位置来让天线接收讯号,上述两条界线的功能就是这样了。凸出的镜头方面,我们已经见过有不少厂商会在手机凸出的镜头周边补上一个“火山口”的设计,用于改善观感,但主站的意见就是宁可要现在这样的设计。
最后一个忧虑就是,两款 iPhone 6 真的需要很温柔对待才不会被刮损。主站在使用几日之后,已经发现了两部手机上出现了几处小损伤,而主站对它们曾做出的最暴动行为,只是把它们在办公桌上滑滑而已。虽然只要套上一个保护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缺点就是增加厚度,而且不能炫耀它们的设计之美呢。
NFC
Apple 将在十月推出自家的付款服务 Apple Pay,可惜只在美国地区先行,有兴趣的读者就要耐心等等。但这部份说的不只是付款服务,而是 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上终于配备有 NFC 功能。NFC 的功能很简单直接,其作用就是把资料传送到附近的装置上。但就对流动付款服务十分有用,因为 NFC 可用的范围小,所以资料传送时的安全性会大大增加,而且不用担心资料会误传到不知名的第三方装置上。
另一方面,因为 NFC 是有其通用标准,理论上 iPhone 的 NFC 模组能够做到 Apple Pay 以外的功能,例如是用来配对蓝牙装置、解开酒店房门,打卡签到等等。暂时,iPhone 的 NFC 模组只限于 Apple Pay;开发者们也只能望门轻叹。但积极地想,当年的 TouchID 未尝不是封闭了好一段日子,然后在上一次的 WWDC 上公布开放其 SDK 用于更多地方。所以有朝一日 iPhone 上的 NFC 模组亦会开放给开发者和使用者吧(希望不用太久就好)。
软件
http://o.aolcdn.com/hss/storage/midas/b76899c3931bfff0da8a8feda0492ad6/200766946/iPhone_6_family-7-630.jpg
两部新款 iPhone 都已预载了 iOS 8 系统,基本的功能在当初的发表,还有我们主站的评测中都有完整的报导,但专属 iPhone 6 与 6 Plus 的功能倒是相当值得一提。Apple 很难得的愿意在变大萤幕的 Plus 上采用了在平板电脑接口上的横式 Springboard 排版,所以在几个原生 App 像是设定、邮件、行事历与讯息等,都会分成两栏式的接口,比起更小尺寸的 iPhone 有着更具生产力的使用可能。除此之外,在横向模式之下的键盘排版也有所改变,现在在一般键盘的两旁会出现更多选项,包括复制、贴上、剪下、语音输入等都放到了两旁,并且用不同的颜色隔开。
http://o.aolcdn.com/hss/storage/midas/b20738c6dfb32546ae187590c8fb6826/200766954/iPhone_6plus_OneHand-630.jpg
两部 iPhone 都因为萤幕的放大,而提供了萤幕缩放的功能,可以将 App 图标更放大到占据更多萤幕空间些。而被许多 Android 用户戏称欢迎来到过去的单手模式,官方称之为“Reachability”,可以在短暂触碰 (不用按下)Home 键两下,即会让萤幕变为仅使用下半显示,看起来像是把整个接口往下拉的感觉,让你可以轻松触及上半萤幕的物件。不过要是你想要同时去复制邮件尾巴的连结的话,貌似这样的功能就有点鸡肋了。事实上我们也真的只有在空不出双手使用手机的状况下才会使用此功能,不过这也是就它使用的最佳情境囉。
从这边听起来,感觉 Plus 并不是十分适合所有人使用,而这的确是我们的感想。不过这额外的萤幕尺寸所带来的好处,其实也算满值得牺牲一点单手操作的舒适性来获得的囉。像是可以比 iPhone 5s 多得到一列的 App 排列空间(6 x 4 vs 7 x 4)、间距也较大,可以多看到些邮件、推特、搜寻结果、Engadget 文章等,而且 Plus 的尺寸也还算可以塞进大多数的裤子口袋(别太紧的话啦)。
相机
http://o.aolcdn.com/hss/storage/midas/5fb16674e89069fd5a0f4f1a95b6c791/200767057/iPhone_6plus-16_lens-630.jpg
Sony、Samsung、LG 与 Nokia 等厂商都在拼斗画素这个大战的同时,Apple 依然选择留在 8MP 的主相机分辨率,甚至连光圈大小也没有改变。不过比起 5s 之前的相机,这次该公司加入了称为“Focus Pixels”的相位对焦点(PDAF)规格,这项取自于 DSLR 上的技术,也早已应用在一些 Android 手机如Galaxy S5坐W了。这个理论上可以让对焦锁定得更为快速的技术,在我们的实际使用下也并没有令人失望,提供了高速且准确的对焦表现。
使用者可以在 iPhone 6 Plus 上获得 OIS 光学防手震的规格,将可透过防抖技术让使用者更轻松地在低速快门之下能拍到稳定品质的照片,也对影片的稳定性有帮助。我们也直接对比了 iPhone 6 与 6 Plus 所拍摄的低光照片,都能明显感受到 Plus 的拍摄成功率的确较高,放大来看更是如此。
而在与众厂手机的低光比较中,iPhone 6 Plus 在锐利度与白平衡表现上胜过了HTC One M8,但自动曝光似乎前者欠曝了点;与 LG G3 相比之下,iPhone 有着更自然的色彩与较低的噪点表现;iPhone 与 Galaxy S5 相比除了曝光较亮外,颜色与对焦也都较好些。最后 Lumia 1020 虽然得到较好的亮度表现,但也多了不少噪点与不自然的颜色表现。
iPhone 6 sample shots
http://chinese.engadget.com/gallery/iphone-6-sample-shots/
iPhone 6 Plus sample shots
http://chinese.engadget.com/gallery/iphone-6-plus-sample-shots/
iPhone 6 与 6 Plus 与众旗舰相比在低光下相当不错。但测试来到了大白天之下又是如何呢?iPhone 与 Lumia 1020 相比,后者细节多了很多,在白平衡与色彩还原表现上也好一些,但由于较重视暗部细节的关系,1020 高光则是较为过曝了一点。GS5 也是很值得尊敬的对手,具备相当丰富的细节表现,不过 iPhone 还是在色彩的表现上较为精确了点。G3 看起来则是较为过曝而且在宽容度的表现上并不是太好,明暗部的细节都不是很优异。最后 iPhone 与 HTC 旗舰的比较则是在宽容度与细节颜色上胜出。
总的来说,iPhone 的相机虽然并不见得在各个场合里都能赢过对手,但基本上也不至于与冠军差距太远。它的自动对焦相当快速,每张照片都提供了所需的细节(除非你真的非常放大来检视囉),宽容度很棒,而色彩重现方面则是十分稳定。虽说与 5s 相比 iPhone 6 / 6 Plus 世代的相机并没有很大程度地改进,但若说到要快拍照片,它的确是有着很不错的表现。
效能和续航力
http://o.aolcdn.com/hss/storage/midas/7fc6f1966486c552666c1521b351ebf2/200767068/iPhone_6plus-25-630.jpg
去年的 iPhone 5s 在 A7 芯片的帮助下,成功赢得了“首款 64 位元手机”这一头衔。而在今年的 A8 芯片上,似乎就没有那么大的亮点了。按照官方的说法,新一代的处理器在 CPU 表现上提升了 25%,而在 GPU 方面,改善幅度则达到了 50%。A8 中包含了 20 亿个电晶体,这个数字在当下基本上是其它手机厂商难以企及的(作为对比,Intel 的 Haswell 桌机处理器中也只有 14 亿个 )。至于更多的细节,官方照例没有公布太多,但以跑分成绩来看,这应该是一颗双核心 1.4GHz 的处理器。
当然,Apple 避开数据只谈体验的做法我们也十分理解。毕竟拿“双核心 1.4GHz”去碰“四核心 2.5GHz”的 Snapdragon,或是“真八核”的联发科,至少听上去,感觉是会输很多的... 但实际上,只要你用过 iPhone 就会知道,它在处理繁重任务时并不会存在什么问题。这在最新的 iPhone 6 和 Plus 身上也是一样,玩游戏、多工操作基本上都是非常顺畅的。
IPHONE 5 IPHONE 6 IPHONE 6 PLUS
3Dmark Unlimited IS14,899 16,689 17,902
Geekbench 3 (多线程) 2477 2885 2803
Basemark X 14,404 15,572 16,538
SunSpider 1.0 (ms) 449 351 388
SunSpider: 分数愈低愈好
不过,要论跑分对比,iOS 和 Android 装置实际上是很难放到一块儿的。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市面上有跨平台的跑分软件,那我们还是拿 Galaxy S5 和 HTC One(M8)这两款 Snapdragon 801 旗舰来尝试比较一下。以结果来看,新 iPhone 有输有赢。它的 SunSpider 得分是我们所见过最高的,Geekbench 的单执行绪表现也不错,多执行绪测试也能追上 Snapdragon 的脚步。在 Basemark X 中 A8 要领先很多,3DMark 就没那么好了。列出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想说明,核心的数量并不会对使用感受有那么大的影响。Apple 的产品目前在对手面前并不处下风,而且自身还保有
64 位元支援(硬件、韧体)这一优势。关于后面这一点,在 Android L 上线、更多芯片集成入 64 位元功能前 Android 阵营是很难赶上的。
除了主处理器外,新 iPhone 同时也换上了全新的 M8 协同处理器。它在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电子罗盘的基础上,又再加入了新的气压计。有了气压计,就可以测算海拔高度的变化,相关的功能也会被加到 Health 应用中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新 iPhone 在尺寸变大了以后,散热方面是如何来处理的。以实际体验来看,较小的 iPhone 6 在玩游戏时能感到明显的烫手。而大一些的 iPhone 6 Plus,在这方面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对那些难以抉择到底选购哪台新 iPhone 的消费者来说,电池续航力可能会成为最终的决定性因素。Plus 的尺寸更大,那容量更大的电池势必会带来更久的续航时间。但是,它和 iPhone 6 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少呢?我们在进行了影片播放测试之后,得到了如下结果:iPhone 6 最终维持了 10 小时 19 分钟,这实际上比去年的 5s(10 小时 50 分钟)还要更差一些;而 Plus 在 iPhone 6 挂掉的时候,仍然剩余了 14% 的电量,并且最终撑到了差不多 12 个小时。两者的成绩都低于官方给出的数据,但这可能是由测试手法不同所导致的。
http://o.aolcdn.com/hss/storage/midas/d9cbc211d64a2867f9de5843a6a64ed7/200767091/iPhone_6-22-630.jpg
不过,测试归测试,最终还是要靠日常使用的体验来说话的。而在这部分,Plus 的表现就非常突出了。通话、游戏、电邮、社交、电子书阅读、工作... 在这样经过了整整 17 个小时后,它依然有 3% - 4% 的电量剩余。而在同等情况下,iPhone 6 只能维持 13 个小时左右。当然,正常或轻度使用的话,要撑过一天、一天半这样也是基本可以的。
接着来说说支援的电信网络,就 LTE 这部分来看,新 iPhone 会分为两种版本。其一总共支援 16 个 LTE 频段,另外一种则会在该基础上再多出 4 个。后面这种支援 20 个频段的版本在全球大部份地方都可以通用,在大多数地区销售的也会是这个版本。除此之外,常见的 3G、2G 网络也都能支援到,适用于 CDMA 的当然也不会少。
Wi-Fi 这部分,新 iPhone 支援 802.11ac/a/b/g/n,同时也可用于 Wi-Fi 通话(目前仅可在美国 T-Mobile 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了 802.11ac 之后,理论上的最高传输速度能达到 433 Mbps。虽说大部份电信商未必能提供这样的效果,但能解除之前的“封印”总也是好事一桩嘛。
竞争对手
http://o.aolcdn.com/hss/storage/midas/1e9364a0e173e0de90abb63415b66a55/200767092/iPhone_6_Note-3-630.jpg
对于 4.7 吋的 iPhone 6,它在今天的旗舰手机中仍然是属于较小的型号。 Samsung Galaxy S5 是 5.1 吋;HTC One M8 亦有 5 吋;最新推出的 Moto XO5.2 吋;LG G3 更有 5.5 吋。当然,iPhone 6 仍然比前代 iPhone 的 4.5 吋大一点点吧。
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拥有更大萤幕 5.5 吋的 iPhone 6 Plus,它也有不少对手。如果在你的心中,大画面比 OS 更重要;拥有 5.7 吋 QHD 萤幕的Samsung Galaxy Note 4|在稍后时间上市,它在尺寸上比 iPhone 6 Plus 窄了但厚了一点。当然,拥有 6 吋大萤幕的okia Lumia 1520]可以列入考虑之一,因为 1520 的成色比 iPhone 6 Plus 更锐利(但前提是你不介意转用 Windows Phone )。
两款 iPhone 都有在全球上的计划,只是发售日期和地区各有分别。两个型号都有太空灰、银、金三色选择;内容量分有 16GB, 64GB 和 128GB 版本。价钱方面: 4.7 吋 iPhone 6 分别是 16GB 的 HK$5,588/NT$22,500 、64GB 的 HK$6,388/NT$25,900 和 128GB 的 HK$7,188/NT$29,500;5.5 吋 iPhone 6 Plus 16GB 版本售 HK$6,388/NT$25,900 、64GB 售 HK$ 7,188/NT$29,500 和 128GB 售 HK$8,088/NT$32,900。
总结
http://o.aolcdn.com/hss/storage/midas/8cab7a7f04d8f71ed0c30c04f1e086ee/200767095/iPhone_6_family-10-630.jpg
今年的 iPhone 更新是首次带多给 iPhone 买家一个选择,选择 iPhone 6 或 iPhone 6 Plus(当然在之前的更新,你都可以选择买或不买)。但今次的选择是在购买哪一个尺吋的 iPhone:较容易单手操控的 4.7 吋 iPhone 6?或是有更大萤幕、功能更强的 5.5 吋 iPhone 6 Plus?
今年的 iPhone 并不像从前的突破,更未算是完美。但 Apple 却显示了另一个令自己长期成功的要素:新鲜感。Apple 放弃了沿用之前的方正俐落设计,换上了更圆润、时尚的外观。并且补回了早应该加到智慧型手机的功能(例如是 NFC),而且 iPhone 亦加入了大萤幕手机的行列。总的来说,Apple 这次的更新算是落后市场太久的一个觉醒之作。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4/09/17/iphone-6-and-6-plus-review/
==============================
最近应该不少人在抢著预约iPhone6
同时 也在为6跟6+之间取舍苦难吧
iPhone6有比较好的手感及稍便宜一些的价格
iPhone6+有更大的萤幕及更好的续航力
到底那个比较受欢迎 实在令人好奇
楼主: notmuchmoney (真的不错....)   2014-09-18 02:03:00
手机发文 诸多格式乱码问题 十分抱歉 刚试过许多方法 依然无法删文 明日再试试看删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