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elaluna ( ̄︶ ̄y)》之铭言:
: 原文恕删
: 小宅宅我个人是用Z1 LTE
: 我也来抒发一下对sony的观察
: 第一个经常为人诟病的是相机
: 大部分的人认为sony手机的相机感光元件硬件素质很好
: 但是败在软件调教
: 我个人觉得不然
: 看一下sony官方blog一篇关于Exmor RS的文章:
: http://tinyurl.com/m6yfpfm
: 其中一段说到他们的设计哲学:
: "In particular, the light sensor in Xperia™ Z and Xperia™ ZL provides 13.13
: effective megapixels and achieves a high resolution by the adoption of a
: newly-designed lens that is 1.12μm pixels, which is the industry’s
: smallest pixel size. A smaller pixel size allows more pixels to fix in a
: given field size, increasing the resolution."
: 满有趣的 可以看得出跟ㄈ家的ultrapixel思维完全背道而驰
: 他们居然以"业界最小pixel size"自豪
: 只为"increasing the resolution ?"
: 看来sony打从一开始就铁了心要在手机市场玩数字规格战
: 虽然上述文字是在Xperia Z 1/3" 13MP的时代背景
: 但今天1/2.3" 20.7MP换算下来pixel size仍然是差不多的
: 像素太挤的下场就是干扰变多 噪声变多
: 而这时候解决办法就是在软件端抹噪
: sony的软件调教不好?
: 我个人觉得也许他在软件端已经把降噪发挥到极致了
: 低光源下的照片 彩色噪声其实很少
: 但是看得出软件很努力抹噪的迹象-即油画感,难以避免的trade-off
: 所以pixel size可能才是问题的源头
: 解决问题唯有在停止增加像素的情况下 继续加大感光元件面积
: 也许哪一天可以弥盖当初这个 big fat lie.
: 但是sony目前为止在手机市场似乎还是以工设美感为导向
: 丝毫不在厚度上做任何妥协
: 所以镜片组加厚、OIS、Xenon闪光灯似乎是很难期待
: 第二个是音乐拨放
: 虽然以音响的角度来看 sony本来就是做成套环绕剧院的level
: 称不上hi-end or hi-fi
: 但可以看得出sony真的没有完全认真玩这块
: 当初Z1 Z2的walkman就真的只是个拨放接口 毫无感觉
: 接口老实说也没多好用 自家的tag database封面、专辑资讯还会出错
: DSP则是跟相机一样为噱头而做太多妥协
: 不论是那个ClearAudio还是任何EQ开起来 噪声都喷免钱的
: (用原厂付的耳机就听得出来)
: 而最近Z3加入了新的DSP: DSEE HX
: 其实不过就是upsampling/digital fiter之类的玩意
: 应该也是在软件端做的 而没有另外的芯片
: 且这种东西是好是坏取决于主观
: 客观来讲音乐这种随机讯号 没有人胆敢讲upsampling能够"还原"音质
: 顶多是另一种调音手段
: 硬件端还是毫无牛肉
: sony自家的S-Master这种低功耗的放大器应该很适合下放到mobile领域
: 不然也可用上其他类比大厂的现成芯片吧
: vivo都用上CS4398跟ES9018K2M了 这种才叫诚意
: 我相信大家最不满的应该是sony这家恐龙公司
: 整天设计一堆美美的trademark挂在PPT上 但是实质空洞
: 什么X-Reality, BIONZ, walkman, Hi-Res都只是软件端在做的还不打紧
: 实际主客观效果的确也让人失望
我觉得这完完全全没有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智慧型手机这种东西的产品周期太短了
多少手机厂很认真面对已发布产品的问题?
多少手机厂肯花心力研发把新东西加到新手机里去?
想太多了大大
手机说穿了就只是消费型产品 可用技术都是成熟的
硬件也都也都买得到...
也就是说 手机厂在意的是
如何在短期内把新的硬件兜起来 营造出新增了很多应用的感觉
并且让利益最大化 (话说这行毛利不高阿...)
怎么去验证我这种说法?
很容易
你把前年的手机掏出来
智慧型手机的应用有多少的改变? 大概就是硬件而以
就只是在红海厮杀的消费型产品罢了 别太认真
所以现在我挑手机 基本上定好预算后
我就只看UI写得好不好 合不合用
其它都差不多啦 (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