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新书“戎礼馨香”出版 国军透过追悼大会凝聚人心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6440525
2022-07-06 13:16 联合报/ 记者
陈言乔
/即时报导
https://reurl.cc/p1Glzx
最新一本抗战新书“戎礼馨香”出版,探讨国军对日作战纪念式的研究。(温玉珍提供)
今年是七七抗战85周年。一本有关抗战前期书籍“戎礼馨香:1931-1937国军对日作战纪
念仪式研究”出版,探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军阵亡将士追悼大会或纪念仪式,带读者
回到了历史追思现场,感受国军碧血丹心、英勇付出的卫国精神,也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
,是本具有学术及参考价值的新书。
自中共将抗战由八年改为十四年之后,如何评价国军及中华民国政府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
至1937年七七事变这一阶段的历史作为,便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这本最新出版的抗战书籍查阅分析了大量珍贵史料,考证了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1933
年长城战役及1936年绥远战役的国军阵亡将士追悼大会或纪念仪式,书中透过追悼会的办
理情形、追悼仪式、主祭人员、参与者、祭文、诔词、训话及媒体对追悼会的报导等相关
史料来进行具体而微的讨论。可作为观察当时国民政府对内整合民心与推行对外关系的重
要文本。
作者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博士候选人温玉珍,父亲为青年军军官,跟随国民政
府来台并参加登步岛、八二三等战役,使得作者自幼对军史产生浓厚兴趣。
温玉珍表示:“全书研究的国军阵亡将士追悼大会或仪式涉及不同派系或背景的国军部队
,每一场仪式本身也具有各自的地域或文化特色,但这些仪式都指向一个共同点:在国力
背景悬殊的情况下,中华民国政府采取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策略换取备战时间,并对民
众进行战前的精神动员,以为随时可能到来的大规模战争作准备。”
该书研究提出,国民政府透过阵亡将士纪念仪式安慰遗族,并对包括地方实力派在内的全
体军民进行精神动员和力量统合。而这一切在作者看来都是为八年抗战提供了坚实准备。
作者另一个发现是当时的国军几乎处在多线同时作战的困境中,如书中提及的第二十六军
,一方面要在湖北、四川追剿中共红军,但在长城战役爆发时,又要立即北上抵御日军进
攻,因此该部的追悼大会同时追思“剿共”与“抗日”将士,堪称彼时安内攘外的突出写
照。
温玉珍希望,国军阵亡将士追悼仪式送别生命的苍凉,能使今人能感知到战火无情、和平
无价的可贵,才更能体认到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绝非当代华人社会或东亚繁荣之福。本书已
由台北黎明文化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