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 键盘军机处---水坝与战争

楼主: iamcloudless (无云)   2020-09-29 01:47:44
【在我之后,洪水滔天】
在讨论水坝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水”。
水是均向物质,在各方向表现出的性质都相同,从矿泉水到海水,基本上都差不多。
无论体积有多少,水压力只随深度增加,每十公尺增加一大气压,想用结构物挡住它,
强度必须能抵抗该深度水压力,三峡大坝的最高水位约一百八十公尺,底部侧向水压力
达180吨/m2,等于在一个标准停车位上叠起四十辆主战车。
(编辑表示中国的停车位有这么贵吗?)
除了水压力,“水”还具有渗流力,会从高水头 (水位)流向低水头 (水位),
就像输送带一样不断把东西带走,水头差越大渗流力越强,最后甚至能造成土石坝的
溃决,连带造成一般人对水坝似乎很脆弱的印象。
但仔细想想,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外力,水坝不可能脆弱,它应该是你看过最强的结构体
才对,连核电厂与军事设施都没这种规格。
除非是设计或施工错误,基本上撑过刚蓄水的头几年,水坝就会趋于稳定,近代水坝的
损坏主因通常是地震与结构老化。
现实中的三峡大坝厚度随深度渐变,顶厚四十公尺,底厚则近一百二十公尺,全部采
混凝土浇筑,以自重加摩擦力对抗“侧向水压”与“翻倒力矩”,等于是一条由独立
坝块拼接起来的实心混凝土山脉。比起较薄的拱坝与土石填出来的土石坝,这种混凝土
重力坝是最贵也最能承受军事打击的一种。
(建商表示盖一栋十五层楼也才五十公尺,四十公尺的厚度可想而知)
因为就算某处破了个洞,其他坝块还是屹立不摇 (例如台中的石冈坝),不至于造成
连锁性破坏,如果打出来的洞不够大或不够低,等于只是帮它强制泄洪。而且战时水坝
会预防性调降水位,水位越低,攻击方要面对的坝块厚度也就越厚。
前阵子有记者拿Google卫星照片说三峡大坝歪斜,工程师们看完脸上只有三条线,因为
混凝土是脆性材料,几乎没有延展性 (规范破坏压应变为0.003),即变形量仅千分之三
就被视为挂了,如果变形到连卫星空拍都看得出来,现场早已天崩地裂,最后果然证明
是乌龙一场。
(读者表示原来重力坝这么硬,那我们是在讨论心酸的喔?)
不过就算是重力坝,二战时的英国人还是有成功破坏的纪录,由十九架轰炸机丢下十一
颗“弹跳炸弹”(内含高爆炸药三吨),打水漂似的飞跃水面,在坝体背后下沉至最佳深度
引爆,一举将两座砌石重力坝炸出够大够低的缺口,淹没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韩战时的美军也干了一次,他们用攻击机空投鱼雷,六颗鱼雷命中北韩控制的混凝土
重力坝,但鱼雷的作战深度与破坏力有限,捅不出英国人那么大的洞,北韩很快就把水坝
修复。
由上可知,如果没有核弹头,最好利用水压力帮你一把,从水坝背后而非正面下手,可将
爆炸威力反射集中。而三峡大坝的尺寸是上述水坝的好几倍,爆炸当量得更强才行。以地
理位置来说,三峡大坝深居内陆,距海岸线均有一千公里以上,超出国军战机作战半径,
更别说携带重型炸弹穿透防空网。因此,国军的选项剩下传说中射程一千五百公里的
“云峰飞弹”...
可惜先不论导航精度,飞弹弹体大部分重量都要拿来飞,携带炸药的“战斗部”顶多
几百公斤,攻击方式无法入水只能与大坝正面对决,比起“战斗部”数以吨计的空投炸弹
,等于千里迢迢飞去人家墙上钉钉子(~冏)
(老共表示你是想破坏我家风水吗?)
讲来讲去,目前能以传统手段解决三峡大坝的,唯有老美的钻地炸弹 (MOP,代号GBU-57)
,利用强化合金弹壳与重量 (高达十三吨),以重力加速度贯入坝块内引爆,搭配B2隐形
轰炸机突破防空网,趁高水位时下手达到最佳破坏效果,让整个长江下游回到大禹治水前
的时代...
但老美从没说他们要打三峡大坝,只说这是台湾可能的反击手段?
(国军表示您太看得起我了,政论节目却表示乐见其成)
以现今两岸军事态势,一开战,守势方的远程打击火力都得集中在攻势方的船团、泊地、
码头,这样才能釜底抽薪减少后续压力。因为登陆部队散开来很难消灭,在船上却是煮熟
的鸭子。到时候我们的海空军只剩一口气也要打船,陆军则忙着打已登陆的漏网之鱼。
除非老美愿意提供核弹,否则国军实在没闲工夫去搞什么报复性攻击。
所以我们该冷静思考,针对三峡大坝这件事,真正有能力放火的,为何绝口不提,反倒
是没能力放火的,却爱到处嘴砲...
某天邻居家真的神秘失火了,被推出去的代罪羔羊会是谁呢?
《小说-蝌蚪》作者 无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