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owu5 (wowu5)
2025-10-29 16:03:10※ 引述《zaku7777 ()》之铭言:
: : → wowu5 : 事实上IBCS不需要那么多步骤pass给不同的系统去接战
: : → wowu5 : 你说的接战流程比较像目前寰网/寰展的程度
: 寰网是台湾整体式空防防空指管网.
: IBCS是多飞弹系统的作战火控指管网.
: Anduril Lattice OS是AI增强,主要针对无人机传感器融合的指管平台.
: 以目前来说,三者没有谁取代谁的问题. (以后的事以后再讲)
现在由寰网加强为寰展的升级案中也会有目标办认然后分配给它运算中最佳的拦截单位
发出指令给底下的各SAM连以自已的系统去接战
IBCS是把同样的功能下放到最基层的各防空连之间就能达到网络化,不用经高一层的指管系统
而且它的网络不但预警,还能直接传达火控资讯和直接接管其他雷达和发射器纳为己用
: IBCS只有在爱国者之间才是功力大成,可以做到A射B导的能力.
: 但跨系统是没这能力的,爱国者可以把侦获的目标以火控资料形式,给关机中的弓三,
: 而弓三,还是得雷达开机为打出去的飞弹上链. 爱国者雷达是不能为弓三上炼的.
: 不过,这是小问题,因为上述情况中,爱国者传给弓三后,就可以关机,
: 整体作战图像由开机的弓三雷达维持,等飞弹进入终端导引后,雷达就可以关机,
: 交给另一个雷达负责.
: 由于台湾是把长程防空飞弹当中程部署,所以各阵地都交叠掩护,
: 各阵地雷达只要能维持整体作战图像,就可以任意开关机,对于抵抗SEAD有很大的助益,
: 让各阵地的存活率,在搭配电战与诱饵情况下,大幅提高.
: 至于NG为IBCS宣传的各种额外延伸性能,其实与台湾都没有什么关系.
: 美国就是把IBCS当成一个黑盒子给台湾用其能力而已. NG自己讲得很清楚.
: https://www.rti.org.tw/news?uid=3&pid=165210
: "诺格副总裁克努普(Jeremy Knupp)则表示,未来将交付一个模组化的核心系统,
: ^^^^^^^^^^^^^^^^^^^^
: 也就是IBCS的核心,可以允许整合任何型式的传感器资讯,创造专属台湾地区的
: IBCS系统。"
: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步骤给不同系统去接战,只是单纯实际需要罢了,
: 特别是系统默认的是, 直接对抗一个PHL-191火箭营(12~18辆发射车)的齐射攻击.
美军自己的规划是
这几个雷达“旧MPQ-53/65、哨兵、LTAMDS、TPY-2”
跟几个发射器/拦截弹“PAC-3CRI/MSE、THAAD、AIM-9X、IFPC下一代弹”
都将能互相自由混合为对方提供火控
它的运作模式是雷达持续追踪目标并把资讯喂进IBCS的EOC(接战车)
而IBCS则找它网络上能连上的发射器射击,但因为是网络所以不限于单一系统
传统上SAM射出去是由这个防空连自己的雷达去导引,但实际上上链没有必要由同一个雷达去做
例如PAC-3可以由为IBCS开发的RIG-360 X频上链天线导引,而不限于只能给原来的MPQ-53/65
所以即使追踪目标的是非原规的TPY-2、哨兵、甚至是已整合的欧式Giraffe雷达、都能经过IBCS为PAC-3提供目标资料
除Giraffe 之外,NG之前的访谈上也说过非美规的飞弹如CAMM、IRIS-T SLM也已整合至IBCS
它的惟一局限性就如PAC-2等因导引原理(TVM)而要绑定雷达的飞弹,难以共通
既然已有外国雷达和飞弹整合的例子,天弓跟天弓的雷达没理由就不能整合于IBCS
接下来的小问题只是要看看天弓(飞弹)的上下链是不是要另外搞个台版RIG-360以便给IBCS导引
: 这也是为什么NASAMS要接入IBCS,因为NASAMS虽然可以看到火箭弹的再入期,
: 但爱国者与弓三都有能力看到上升期.
IBCS引进台湾本来是美台双方的事,要是去弄NASAMS还要再涉及第三方(挪威)
台湾本来只是NASAMS的其中一个客户,能不能让康斯堡愿意去配合NG整合是一个麻烦的问题
我觉得可能只会变成有限度的连接 (例如只在寰网的程度资讯分享),而不会纳入IBCS